習水縣歷史悠久,上下幾千年,從習國、習部、習水一脈相承。我們就來追溯習水進入文明時代後三千年多年的歷史歲月。
- 周朝
在周朝至戰國時期習水縣地域為鰼國。
- 秦朝
在秦朝,習水縣東部隸巴郡、西部隸蜀郡。
- 漢朝
在漢朝時期習水縣地域屬於犍為郡符節縣(西漢叫符縣,今天的四川合江)轄地。
- 晉朝
在晉朝時期習水縣在地域屬於益州江陽郡(今四川瀘州市)符縣(今合江縣)轄地。
- 南北朝
在南北朝時期習水縣地域屬於益州東江陽郡安樂縣轄地。
- 隋朝
在隋朝時期習水縣地域屬於瀘川郡合江縣轄地。
- 唐朝
唐朝(618)改瀘川郡為瀘州,今習水縣部分地域屬瀘州合江縣,部分地域屬溱州。
- 宋朝
宋朝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在今土城鎮建滋州,領仁懷、承流二縣,仁懷縣城設今赤水市復興鎮,習水縣境皆屬之。1121年(宣和三年)廢滋州,設武都城(治所在今土城);撤仁懷、承流二縣,設仁懷堡,轄原仁懷、承流二縣地,包括今習水全境。
- 元朝
在元朝時期習水縣地域為仁懷長官司和古滋長官司轄地,屬播州軍民安撫司,隸湖廣行省。
- 明朝
公元1601年(萬曆二十九年),播亂平定後,「改土歸流」,明廷始復舊地而置仁懷縣,屬地相當於今仁、赤、習三縣市地。
- 清朝
清朝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仁懷縣分為仁懷廳和仁懷縣。今習水轄地分別歸仁懷廳和仁懷縣,均屬遵義府統領。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在仁懷縣境內設立了「溫水府經」,就近管轄附近三個里。
- 民國
民國2年(1913)8月,在溫水鎮建立溫水分縣;1915年(民國四年)9月,撤銷溫水分縣,成立習水縣。
- 現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65年11月,習水、仁懷、赤水三縣進行了行政區劃調整,形成現今貴州習水縣的行政區劃。
習水,習水河和赤水河兩河之間的一片古老的土地。習水先民從久遠的時代起,就在開發這片神奇的土地。曾經的山區經過幾十代人的艱苦開發,如今成為貴州北部人民安居樂業的富饒酒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