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城市名字查看答案
南寧市古稱邕州,據《廣西通志》記載,邕州以「邕溪水為名」。
邕溪水並不是現在的邕江,而是指南寧北面的竹排江、朝陽溪、心圩江等幾條小江。
唐朝以邕水之名,在宣化地置邕州,故南寧簡稱邕。
圖源 / @陳旭DarrenChen
元朝統治者在鎮壓叛亂之後,為了維持封建秩序,祈望安寧,邕州路改名為南寧路,取南疆安寧之意,南寧得名始於此。
圖源 / @zorta
安定
略
圖源 / 秋秋
在南寧生活,推窗見綠、出門見園、行路見蔭。
圖源 / 王晉
現在,這座南方城市在時代的洗禮之下,也在不斷進步發展。
東協博覽會永久舉辦地,北部灣經濟區的中心城市,南寧作為中國的名片之一,成為了中國對話東協地區的代言人。
南寧的頭銜越來越多,但南寧卻不驕不躁,還是保持著那股不疾不徐的生活氣息。
圖源 / @陳旭DarrenChen
點擊城市名字查看答案
「龍城郡」,這個名字只存在了16年。
唐天寶元年(742年)。柳州改名龍城郡,乾元元年(758年),龍城郡復名柳州。
圖源 / @我不是屁
關於這個名字還有一個神奇的故事,南北朝時,傳說有人在一個迷霧茫茫的清晨曾看見在這條碧綠的柳江中有八龍戲水,於是把柳州稱作「龍城」。
圖源 / @我不是屁
這清明澄澈的柳江,從桂西北繞山穿谷蜿蜒而來,流經廣西柳州市中心,把全市分成南北兩部分,也實像一條巨龍曲折地臥於這座城市之間,低聲訴說著柳州的過往。
圖源 / @万俟蒝崴
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把柳州稱作龍城。
圖源 / @我不是屁
如今的這龍城已化身成為了一條鋼鐵巨龍,柳鋼、柳工、柳汽等「柳」字頭老牌企業,為廣西貢獻體量龐大的GDP。
圖源 / @我不是屁
雖是工業城市,但龍城卻有著出奇明凈的風景,青山環繞,水抱城流。
每年三月的龍城,20多萬株洋紫荊盛開,滿城的緋紅關不住……
圖源 / @zorta
想必這就是「山水城市中工業最強,工業城市中山水最美」!
圖源 / @zorta
對於外地人來說,提到「龍城」也許是個陌生的名字,但說起「柳州」,早就紅遍全國。
柳州二字後面跟隨的「螺螄粉」,已經讓越來越多的人漸漸上頭。
那一碗其貌不揚的米粉,卻帶著獨特的風味,原來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東西,不僅僅只有臭豆腐!
圖源 / @我不是屁
點擊城市名字查看答案
聽過
秦置桂林郡,因「治東北有桂山,桂生其巔」,這是「桂林」名稱的最早起源,但其實「桂林郡」郡治並不在今天的桂林市。
公元前111年,漢代設始安縣,才是今天的桂林。
圖源 / 攝圖網
外地人也常有一個誤解,桂林是廣西的省會,廣西簡稱「桂」,是因為曾經的桂林很長一段時間是廣西省會。
如今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一句話,早已成為了桂林的招牌,遊客們為一睹「峰倒碧波盈,灕江暮靄青」紛至沓來。
圖源 / 攝圖網
這張中國的山水名片,如同精緻的水墨畫一般,每一處的風光都恰到好處,沒有一絲多餘的筆墨。
圖源 / 攝圖網
對
曾有桂林人說,「每當有人從桂林回來,我都想得到確認,向對方問一句桂林美吧?每次確定的答覆,會讓我心中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圖源 / 攝圖網
點擊城市名字查看答案
郁
據《水經注》記載:「郁人所貢,因氏郡矣。」
起初的「鬱林郡」並不是在現在的玉林,而是在貴港,宋至道二年(996),遷至南流縣,才是如今的玉林城區。
圖源 / @BhadboyFIFI
玉林從秦朝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州郡歷史,是廣西歷史最長、且沒有中斷過的連貫政區實體,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嶺南文化、客家文化、僑鄉文化、玉商文化。
所以玉林被世人譽為「嶺南美玉,勝景如林」,自古享有「嶺南都會」之美譽。
嚇
大容山、都橋山、鹿風山、六萬大山……
這一座座大山樹木蒼翠,古藤直瀉,鳥語花香,如同地球之肺,玉林更是榮獲了國家森林城市之稱。
圖源 / 小紅書博主@Treve
在這千年古州,更名聲遠揚的是玉林人的經商頭腦,一直以來,玉商都是人們口中的傳奇。
南流
而如今,玉柴機器、三環陶瓷、玉林製藥這些老字號品牌也早就是人們心中的靠譜企業。
嚇
點擊城市名字查看答案
古代梧州北山遍地生長著桐樹,古人稱為刺桐或蒼梧花。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國,以蒼梧花之名設蒼梧郡,郡治廣信縣,即今梧州北山腳下。
圖源 / 小紅書博主@無名良品
漢《異物志》云:「嶺南多此物,故以郡名。」
廣信作為蒼梧郡治所達700年之久。
唐朝改蒼梧郡為梧州,故梧州盛名流傳至今。
圖源 / 玩遍南寧
古蒼梧文化深深影響了桂東、粵西和湘南三省, 歷史上梧州曾經建有開皇寺、龍母廟、城隍廟等十多座廟宇,大多毀於戰火。
如今的梧州仍然可以看到蒼梧古國留下的印記,西江不遠處桂江岸邊的一座山坡上,龍母廟便坐落與此,雖歷盡滄桑而風物依舊。
圖源 / 玩遍南寧
梧州的龍母廟是粵港澳乃至東南亞的祈福聖地,有著「中國龍母第一廟」的美譽,即使遠在廣東、香港、澳門的朋友都會來此祭拜。
千百年來,無數的百姓在此祈禱,那一根根綁在樹枝上祈福的紅絲帶,隨著繚繞的香煙陣陣飄蕩……
站在龍母廟頂,可以一眼望遍梧州的風光,那棟棟騎樓讓你恍惚,這是八九十年代到廣州嗎?
時間在梧州如同停滯一般,車馬郵件都慢。
圖源 / @陳旭DarrenChen
整座城市依山傍水而建,桂江緩緩流過,西江、潯江與其在這裡交匯,成排的船隻停靠在江邊。
船隻,梧州曾經名片,人們無論出行還是貨運,都靠著那一艘艘鋼鐵駿馬,如今梧州還流傳著「大船尾接小船頭,南腔北調語不休」。
圖源 / @陳旭DarrenChen
點擊城市名字查看答案
看到這個地名,別說不知道是哪裡,不少朋友更好奇的「翊」是怎麼念……
翊(yì),有輔佐;幫助之意。
據記載,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嶺南設下了三郡(桂林郡、南海郡、象郡),百色屬象郡。
圖源 / @万俟蒝崴
秦末漢初,百色為南越國屬地;漢武帝平定南越國後,百色屬鬱林郡增食縣地。
晉初,增食縣改為增翊縣,百色屬晉興郡增翊縣地。
圖源 / @万俟蒝崴
如今「百色」的名字由「博澀寨」演變而來,一說這為壯語「拍洗衣服的地方」之意。
據傳在鵝江與澄碧河匯合處,有一無底深潭,岸邊有村莊,村女經常在此洗衣,因而得名。
另也有說「百色」意為山川塞口地形複雜的地方。
圖源 / @譚英雄herotan
無論是哪種說法,都提到了與山河的聯繫,而百色壯麗的風景早就遠近聞名。
百色坐擁全世界第一、第二大天坑群,被稱為「世界天坑博物館」甚至有「世界天坑奇蹟 」之盛譽。
那連綿的群山,宛如一條臥龍棲息與此,山谷間忽吐白雲一縷,扶搖直升,瞬間帶你回到那個曾叫「增翊」的桃花源地……
圖源 / 吃遍南寧
點擊城市名字查看答案
欽州,古稱安洲。
在唐宋文人的眼裡,古安州是與離別、與流放分不開的。
唐宋時期,欽州尚屬南荒之地,當時許多被貶官員都流放到了安洲。
圖源 / 小鬼大叔范
「積雨生昏霧,輕霜下震雷。故鄉逾萬里,客思倍從來。」
那是1400多年前的感傷和思念,隨著青磚瓦黛流傳至今。
圖源 / 小紅書博主@二馬路sandy
從前的安洲是被貶之地,現早已蛻變成一個開放前沿的海港城市。
它是一座英雄故里、嶺南古城、古陶之都、海豚之鄉……
圖源 / 小鬼大叔范
煙火繁華的老街,將嶺南文化深深烙印於此,庭院深深,縱橫有序的廊道,承載著千年的記憶。
坭興陶燒制技藝在這得到了傳承,一捧陶泥的窯變,是斑斕絢麗自然色彩的幻化,也是安洲到為欽州的蛻變。
浪花拍打在三娘灣那連綿的海灘上,「海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成群結隊在此盡情的嬉戲。
難怪齊白石曾說「為口不辭勞跋涉,願風吹我到欽州」
圖源 / 小紅書博主@陳紙紙
點擊城市名字查看答案
聽到「貴州」二字,你是否想到的是貴州省?
此貴州,非彼貴州,而是如今的貴港市。
圖源 / 攝圖網
貴港市作為一座古郡新城,位於廣西東南部、珠江流域幹線西江中游,2200多年前,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設立嶺南三郡,其中桂林郡的郡治就設在貴港。
「貴州」這個名字最早來源於貞觀九年(635年)。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貞觀九年,改南尹州為貴州。」
境內北部平天山古稱宜貴山,取該山的貴字而得貴州之名。
圖源 / 攝圖網
1988年改為縣級貴港市,取貴縣的「貴」字和內河港口之意而得名。
當初的平天山如今已變成了平天山森林公園,不改的是那幽雅靜溢。
圖源 / 貴港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
溪谷幽深清澈,山體雄偉高大,動植物種類豐富,奇樹怪石遍布,氣候溫暖宜人。
沿著景觀大道登上山頂,一望無際的雲海映入眼帘,夕陽下似火的雲朵緩緩飄動,仿佛數千年的時光在你面前流淌……
圖源 / 貴港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
點擊城市名字查看答案
慶遠,這個地方名字,最早命名是在咸淳元年,在此之前,這裡是叫宜州,是個軍事州。
圖源 / 南寧生活志
因為宋度宗沒上位之前,在此任過慶遠軍節度使。
後來上位做了皇帝,宜州作為他的潛邸也就跟著升級了,改叫慶遠府。
如今的慶遠鎮位於河池市宜州區中部,是宜州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交通中心。
圖源 / 小紅書博主@髮菜髮菜
而它也同樣留下了許多歷史的痕跡,在白龍公園內有唐宗以來的摩岩石刻60幅。
河池在廣西,似乎是個不起眼的城市,給人印象模糊。
圖源 / 南寧生活志
與其說它不起眼,很應該說它低調。
不溫不火,使得河池可以免於過多的紛擾與喧囂,一直保持著那份「人與山水共悠悠」的安穩與靜好。
圖源 / 小紅書博主@髮菜髮菜
河池喀斯特地貌特徵顯著,是廣西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積最多的城市,是名副其實的廣西喀斯特之城。
陡峭多變的喀斯特地貌不利於耕種,卻構成了河池雄奇多彩、千嬌百媚的山水風情風貌。
圖源 / 南寧生活志
一條盤陽河將鳳山、巴馬、大化、三門海、百鳥岩串成線,沿著河水一路向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不禁感嘆。
圖源 / @譚英雄herotan
點擊城市名字查看答案
太平府是迄今廣西保存較為完整的明代府治石城,位於左江流域。
唐置羈縻州,宋析置太平砦,元置太平路,明改為太平府,即今天崇左市江州區。
圖源 / 崇左市江州區人民政府
曾經的太平府在歷史的長河中被保留了下來,如今的太平古城,隨處可見嚴謹工麗的明朝建築群,細節精巧又繁複,白牆黑瓦清秀而靜雅。
圖源 / 少女蕉
如今的崇左已成長為中國南疆的國門新城,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之一,中國邊境口岸最多的城市。
正因為如此,崇左依靠口岸資源獨特優勢,不斷發展進出口貿易,「打開門就是越南,走兩步就進東協」。
但提到這個「廣西最年輕的城市」,大家先想到的還是「亞洲第一大跨國瀑布」——德天瀑布、「中國九大名關」之一——友誼關。
圖源 / 攝圖網
雖說城市年輕,但這裡卻不缺歷史遺蹟,2000多年前的畫作,印刻在明江兩岸的崖壁之上。
這是當地壯族駱越先民祭祀的遺蹟,採用赭紅色的赤鐵礦粉作為顏料,用草把或鳥羽直接刷繪在天然崖壁上。
畫作風格雖是粗獷,只有單純的紅色為主,並無細節描繪。
但樸實的手法,讓畫作栩栩如生,仿佛數千年前人們生活景象突然活躍在你眼。
圖源 / 央視新聞
畫中人物姿各式各異,壁畫上有屈膝半蹲的人形,身佩長刀;也有側身的狗,作小跑狀,壯家特色銅鼓更是頻繁展現。
圖源 / 央視新聞
這是壯族祖先對生活的嚮往,是壯家人民存在的印記。
圖源 / 攝圖網
點擊城市名字查看答案
漢武帝時,因賀州之地是臨江、賀江匯合之地,起名臨賀縣。
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條件和重要的交通區位優勢,使其成為古代中原經濟、政治、文化、軍事向嶺南擴張的主要通道和節點區域。
在臨江與賀江交匯之處,形成了一個湖心島,在那屹立著古老的浮山寺。
遠處的臨賀故城,更是記載著歷朝歷代的故事,斑駁的文筆塔在低聲吟唱著曾經的文化繁榮。
圖源 / 攝影師遲遲
中原文化、楚文化、百越文化在這裡碰撞交融,現在臨賀流通的語言有壯話、瑤話、客家話、西南官話等十多種,它是賀州的縮影,天然的語言實驗室。
圖源 / 攝影師遲遲
除了臨賀故城,黃瑤古鎮更是人盡皆知,在那是賀州人的另一種生活。
在這座古色古香的千年小鎮,時光悄悄的繞了一個彎,讓一切都慢了下來。
潺潺流水淌過青青石板,渺渺炊煙縹至重重山巒。
圖源 / 小紅書博主@溫姑娘
一座座平地而起、翠綠雄奇的山峰如屏風一般,將古鎮與外面的世界隔離開來。
這特殊人文景觀、名勝古蹟,是賀州「人、水、林」共生的美麗畫卷。
圖源 / 小紅書博主@溫姑娘
地名,是人們賦予某一特定空間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實體的名字。
圖源 / @陳旭DarrenChen
地名的不斷更換,承載著在歲月前進的途中,這塊地區曾發生的故事。
它也蘊含著人們對於腳下這片土地的美好期盼。
這些曾經的古代地名,你喜歡哪一個呢?
今日話題
「你喜歡古代的地名,還是如今的名字呢?」
#快來留言區,分享你的看法#
*鳴謝提供廣西各地美景的以下攝影博主以及媒體:
@陳旭DarrenChen、@zorta
@万俟蒝崴、@譚英雄herotan
@無名良品、@我不是屁
@BhandboyFIFI、@清涼e嚇
@Treve、@髮菜髮菜、@二馬路sandy
@陳紙紙、@溫姑娘
攝影師少女蕉、攝影師秋秋
攝影師王晉、攝影師遲遲
央視新聞、廣西文化和旅遊廳
貴港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
崇左市人江州區人民政府
玩遍南寧、南寧生活志
(排名不分先後)
*資料繁多,如有疏漏
請在評論區指正
圖文編輯 / 南寧圈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片來源 / 見標註
封面圖來源 /@zorta
法律顧問 / 王文君律師創新法律服務團
轉載授權請聯繫微信:NNmiyuebiaojie
商務合作電話:18775349267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