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版號來了,能上桌了、就不胡牌

2023-12-05     張書樂

原標題:遊戲版號來了,能上桌了、就不胡牌

12月4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了11月份國產遊戲版號,共87個。

截至12月4日,今年國產遊戲版號總量到873個。

公開信息顯示,不少上市公司旗下遊戲拿到版號。

數據寶統計,中青寶3款遊戲上榜,分別為《契約戰歌》《蟻族戰紀》和《米修斯之印》。

咪咕互娛3款,為《我的公主糖果世界》《星際樂園》和《拯救貓車鎮》,公司為中國移動全資子公司。

ST美盛2款遊戲上榜,為《指間大營救》和《迷失小城》。

此外,完美世界《誅仙2》、吉比特《紐扣兄弟》、游族網絡《少年西遊記2》、愷英網絡《古怪的小雞》、盛天網絡《炁術行者》等遊戲也均獲得版號。

大廠也就7個號!

另據媒體不完全統計,雷霆遊戲、網易遊戲或是2023年目前為止拿到版號數量最多的運營單位,分別到手7個。

有遊戲公司負責人就表示,一年7個版號對於大廠來說是杯水車薪,大公司一年在研項目都不止7個,還不包括跟其他公司共同合作的遊戲。

由此,該負責人進一步認為,中小公司的局面只會更加艱難。

同時,2023年越來越多遊戲公司開始退場。

天眼查APP顯示,截至12月4日,註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的存續、在業遊戲公司,已經降至2554家。

而2020年到2022年,這一數字保持增長態勢,分別為2354家、2776家、2977家。

有意思的事,此次發放,中青寶一口氣拿下3個,中青寶今年三季度遊戲收入下滑非常嚴重,手握大量版號卻沒有響應業績,也成為當下遊戲市場一怪。

加之此前位元組跳動直接腰斬遊戲部門,朝夕光年朝不保夕、沐瞳科技暮氣沉沉,也讓許多人對遊戲市場的未來,有了擔憂。

對此,證券日報記者李豪悅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版號資源不均,確實會對過於依賴國內市場的公司帶來巨大困擾,也會倒逼遊戲公司出海競爭和激活創造力。

具體到中青寶過於密集獲得版號,或許是該公司申請的版號數量較多,而在排隊中經常「中獎」所致。

中小遊戲公司由於體量和實力,往往只是少量申請。

這種申請能力上的差異,確實可能造成版號資源向個別公司集中。

上桌為何不胡牌?

中青寶的問題則主要集中:上桌不胡牌。

在有版號只是擁有了在國內遊戲市場上牌桌的資格,但拿了一手好牌卻打爛的情況並不少見。

尤其是過度迷信IP去營銷、而在研發上缺乏專注的公司,往往更容易陷入有版號而無業績的困局之中。

有媒體估算,如果12月遊戲版號還是按照80+的平均數量發放,今年遊戲版號又不能破千。

這又會帶來什麼影響呢?愚以為:

版號的數量限度,依然會讓真正有大廠夢和遊戲夢的廠商更專注於精品遊戲,並在版號下來之前,去遊戲出海,驗證自己的產品能力、參與全球競爭,而不是擠在國內遊戲紅海里內卷。

同時,不少中小遊戲公司消失在2023年,版號的數量和常態化發放似乎並沒有解決遊戲產業的困局,真如此嗎?

實際上,部分中小遊戲公司還停留在2010年代的換皮、山寨模式中,通過當時大量版號發放的背景,去大水漫灌獲得收益,缺少創新、專注營銷。

這讓其在版號新常態下,難以適應和逐漸消亡。

海外市場已經淺藍啦!

版號發放的宏觀調控目的,就是引導遊戲公司製作精品遊戲,並通過遊戲出海參與全球遊戲競爭,獲得更大市場和取得更多技術進步,遊戲公司不創新、無前途。

畢竟,遊戲市場已經進入國內存量市場紅海化、海外增量市場淺藍化的狀態。

尤其是海外遊戲公司開始進擊手游,過去國產手游藉助填補海外遊戲類型空白的藍海時代已經結束,進入淺藍狀態,且很快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

創新程度和技術力量,將是決定其未來競爭能力的關鍵,無論是在國內還是海外。

至於位元組腰斬遊戲,則是一個「誤讀」。

位元組跳動並沒有放棄遊戲,而是保留創新項目,其目標是以創新驅動,而不是通過復盤其他公司成功的遊戲路徑去得到一個賺錢的遊戲,而不是具有超級爆款屬性的代表作。

這體現出位元組跳動依然想成為遊戲大廠的意圖,也體現出國內遊戲行業,依然普遍創新不足、複製有餘的惰性思維。

總而言之,原神、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和蛋仔派對,表面上是爆款,其實它們出現的時段,是創新。

如原神的開放世界和多端互通、蛋仔派對的派對遊戲玩法、和平精英的「吃雞體驗」等。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新出版有《自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清華大學出版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c4258e15bfa8b36f7c8b1fa162dd5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