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上海率先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北京、廣州、武漢、長沙等地也逐步加入到推進垃圾分類的隊伍中來。一些所謂的垃圾分類神器,也是頻頻出世,吸引了不少用戶。然而,在推進垃圾分類的過程中,一些問題也接踵而至。最近,西安一些小區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就因為清運不及時,變成了擺設。
西安:無人清運!黑屏關機!智能垃圾桶成擺設
在位於西安市未央區的一個居民區,記者看到了幾台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一些居民告訴記者,這些回收機是在去年下半年安裝的,只要投進相應可回收垃圾,就可以獲得一定的環保金。一般一個飲料瓶可以得到3分錢,一公斤廢紙可以得到5毛錢,只要累計達到10元就可以提現,他們還是很樂意使用的。不過最近一段時間,這些回收機卻突然用不了了,回收金也沒法繼續累計了。
西安市居民 王女士 :得有兩個多月了都打不開。
記者:您之前往里投放過東西嗎
西安市居民 王女士 :有時候把紙箱都投到裡面去。
西安市居民 陳先生 :這個有的時候按了以後它都是已滿已滿 根本就使用不了。
記者走訪發現,這樣的垃圾分類回收機在西安的小區非常普遍,回收機共分為飲料瓶、紙類、紡織物、金屬、塑料、玻璃等投放箱,不過,現在這些回收機有已經無法正常使用,有的多個品類顯示暫滿和維護狀態,有的則直接斷電黑屏。
記者:以前每天都有來人來清理。
西安市居民 張女士 :嗯以前有。
記者:那現在呢?
西安市居民 張女士 :現在沒有,沒見人。
西安市居民 梅先生 :以前一天車來拉幾回 現在呢 現在沒有。投滿以後咱就投不成了 他不清理就投不成了
記者在這款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的手機應用程式上看到,目前這款回收機在全國30多個城市共鋪設了8000多台,而除了西安市,像北京、濟南等多個城市也都有一些機器長時間處於暫滿無法回收的狀態。這家公司的客服表示,垃圾無法及時清運的主要原因,是人手不足。
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客服人員:就是暫時沒有這個清運工作人員,後續的話也會不斷的進行著一個完善跟恢復。
記者:那大概什麼時間?
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客服人員:啊抱歉,我們這邊沒有收到具體的時間 。
成立兩年快速擴張 「小黃狗」如今破產重整
「吃進」垃圾、「吐出」現金,這些無人管理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曾一度被作為新型垃圾分類回收產業的樣本,而它所屬的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更一度融資超過10億元。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樣一個看似充滿前景的新產品,遭遇了困境?
記者了解到,這家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8月,註冊資本1億元,以「吃垃圾、返現金」的模式,迅速在全國多個城市鋪開。但是今年3月份以來,公司就出現了財務危機,目前,更是處於破產重整的狀態。記者通過電話,採訪到了企業的相關負責人。
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高遠 :原來有4000多人(員工),現在還有300多名,原來是我們自己收運,現在外包給那些再生資源的公司來收。
記者: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改變?
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高遠 :是降低我們的成本
記者:之前是咱們整體的運營成本要高嗎?
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高遠 :對,比較高。
事實上,對垃圾低價回收、高價賣出,是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賺取利潤的主要商業模式。記者在這些回收機上看到,在北京地區,居民目前投進紙類垃圾,能得到的環保金是0.35元/公斤,而金屬和塑料則是0.2元/公斤,這些都明顯低於當前廢品回收站的價格。不過,由於垃圾分類的人力成本和運輸成本並不低,加上一些小區回收物量少、價值低,目前企業還沒有實現盈利。
記者:目前的話盈利是肯定沒有 會不會改變現有的這種商業模式?
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高遠 :啊有 有一些政府會購買服務。我們現在有將近400萬的用戶流量,然後產生一些其它的價值,產生一些利潤 。
高遠表示,目前,投放在全國的8000多台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正在陸續恢復運營。
商業模式尚在探索 前端分類後端處理需有效結合
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近一年來,像小黃狗這樣註冊從事垃圾分類的企業多達2500多家。那麼,這些企業的整體運營情況又怎樣呢?
在北京市昌平區的一處居民區,垃圾回收公司免費向居民發放一種專用垃圾袋。居民往垃圾袋裡裝入廢紙、塑料、衣物等可回收干垃圾後,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預約回收員上門服務,回收的價格是每公斤0.8元。
北京市居民 李東艷 :以往一些很零碎的垃圾過去會直接丟垃圾桶里 現在就會攢起來。
北京愛分類環境有限公司回收員 劉佳浩 :一天基本上平均20單左右,一天能收200到300公斤之間。
這家垃圾回收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在北京的用戶有十萬左右,回收垃圾的資源化率可以達到95%到98% 。不過,由於回收量還達不到規模效益,加上企業的前期投入較高,這項業務仍然需要政府補貼才能維持運營。
北京愛分類環境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源鴻 :我們測算是在啊20萬到30萬戶左右,我們是可以初步實現這個自負盈虧。
一些投資公司表示,近年來,垃圾分類的概念比較火熱,不過很多早前投身「網際網路+垃圾回收」的企業,大都處於虧損狀態。
中關村綠創環境治理聯盟戰略決策委員會主任 曲睿晶 :現在都是說熱情是比較高的,但經濟上算不下來。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我國垃圾分類相關產業正處於早期探索階段,市場潛力巨大。但垃圾分類是一項涉及全社會的精細化管理命題,只有分類投放和運輸處理順利串聯,才可能對企業產生足夠的推動作用。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 副會長 潘永剛 :在做城市發展規劃的時候,能否把我們再生資源的回收網點、打包站、這回收網點中轉站、分揀中心納入到城市的主體功能服務區裡邊去,這樣的話為我們再生資源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很好的政策的一個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