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嵐圖CEO盧放:若不轉型,燃油車5年內或在中國消失

2023-12-07     市界

原標題:對話|嵐圖CEO盧放:若不轉型,燃油車5年內或在中國消失

12月5日,2023嵐圖科技日暨嵐圖追光PHEV全球上市發布會在博鰲舉行,嵐圖追光PHEV正式上市,上市當晚,訂單量突破8000輛,其中,嵐圖追光PHEV超長續航四驅旗艦版訂單量突破5000輛,占比高達62.50%。

和26.69萬元的預售價相比,嵐圖追光PHEV正式售價為25.28萬到35.88萬元,與2023款純電版嵐圖追光(售價32.29萬-38.59萬元)的價格相比,新款車型售價最高降低了7萬元。

嵐圖汽車總經理助理、嵐圖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邵明峰表示,目前定價是根據市場分析後的結果,售價是用戶能夠夠得上的價位。

嵐圖汽車CEO盧放認為,最後留在牌桌上的,一定是長期關注用戶的企業。只關注資本,玩過激行為只能暫時是贏家,從長期看,並非好的發展路徑。為此,企業要回歸本源,尊重事物發展的規律,不要做與價值背離的事情,充分考慮用戶長期利益。

此外,嵐圖汽車發布了自研的SOA電子電氣架構——天元架構,該架構包括1個OIB(One Intelligent Brain中央控制器)、4個VIU(Vehicle Intranet Unit區域控制器)、和T-BOX(Telematics-BOX車聯網終端)。這種結構可以實現汽車的智能化和網絡連接,從用戶場景出發,通過軟/硬體整車功能升級,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具有高效中樞、敏捷系統、智能互聯、開放共創四大優勢。

在發布會現場,基於天元架構的嵐圖開發者平台正式上線,提供千人千面的定製化車內智能互聯空間,為用戶帶來智能硬體+軟體的個性化服務。嵐圖用戶、軟體愛好者、智能硬體夥伴可以通過三端編輯平台,利用天元架構開放的600+服務接口,進行場景創作和應用開發。

會後,盧放告訴市界,追光PHEV搭載的「天元架構」的VIU(汽車電子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收集車輛的各種信息並進行處理),嵐圖是行業內第一個做的,華為也敏銳嗅到了技術上的前瞻性,堅決要做技術上聯合開發。

談及最近汽車圈的「華為熱」,盧放表示,華為是非常令人尊敬,也是值得學習的企業。「我們也不排除跟華為有更多的合作,因為嵐圖本身就是一個開放的平台,我們歡迎所有的新技術能夠在我們車上能夠體現,我們也希望和我們合作夥伴展開更緊密的合作,能夠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嵐圖汽車CEO盧放發布天元架構,圖源/嵐圖汽車)

以下為嵐圖汽車CEO盧放,嵐圖汽車總經理助理、嵐圖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邵明峰與媒體的對話實錄:(在不更改原意的情況下,有所刪減)

價格戰下沒有贏家

Q:追光PHEV開啟預售5個小時就達到訂單量1萬輛,這個成績是否有超出預期,目前看,這些用戶的畫像大概是什麼?主要分布在哪裡?

邵明峰:企業主、金融白領以及注重氣質內涵和不那麼浮誇的用戶群體,他們也是購買BBA的主要消費者,我們堅定地瞄準這一目標人群。

盧放:我曾向許多新時代的中堅力量提出問題,包括企業領導和員工。他們表示,購買新勢力車型與身份不太相稱,認為這些車型過於激進,不符合形象。他們希望替換掉BBA等國際品牌,轉而購買國產車,以體現對智能能源車的認可和對中國技術的信任。

Q:關於追光PHEV這個車,用戶給咱們提了哪些建議和意見,咱們納入了哪些?

邵明峰:我們成立了一個用戶委員會,用來接近用戶、傾聽用戶心聲,以便於我們改進產品和服務。此外,每月都會定期召開用戶委員會會議,收集並整理意見。比如,第一款產品上市後,關於硬體、軟體以及各項配置的優化,首批用戶積極提出建議,使得我們在配置選擇上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他們提到智能駕駛配置當時雖然火熱,但真正願意為此買單或嘗試的用戶並不多,並據此提出將智能駕駛作為選裝的建議。

Q:追光PHEV在定價方面,嵐圖是怎麼考慮的?進入到12月份,很多品牌降價了,針對短期這種現象,嵐圖的策略是什麼?

邵明峰:定價是市場分析後的結果。目前整體來看,一定要切入用戶能夠夠得上的價位。原來我們只想上一款車,後來我們切出了一個25萬多的版本,滿足一部分想感受高端新能源車、又不需要最高配功能的用戶需求。整體上切入25萬-30萬的價格段,有一部分用戶看到了二十多萬的入門級車型,但覺得再往上夠一夠也能買單。

12月份,我們圍繞月銷1萬台的目標做策略,但可能會受到市場影響,友商的動作做得非常大,我們適當跟一點,保持整體營銷節奏,三款車齊頭並進,目前加量不加價是比較好的模式,給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另一方面,整個效率提升之後帶來的成本收益,會平分給用戶。

Q:價格戰之下,嵐圖追光PHEV售價到了20多萬起步,誰是贏家?明年價格戰有什麼趨勢?嵐圖有哪些研判?

邵明峰:嵐圖堅持長期主義,價格戰永遠沒有贏家,整個市場上沒有誰利潤為負,還能夠長期生存的。經過一段時間後,市場一定會回歸正軌,當前的洗牌過程可以理解,但嵐圖不做與價值和價格背離的事情,這是對用戶負責。有一些企業,卷完之後,就消失在市場上了,所有的服務都沒有了,用戶很痛苦,堅持長期主義才是真正利於用戶。

盧放:不論是作為一個央企,還是作為新能源國家隊,我們還是要從高質量發展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首先要對用戶負責,才有可能高質量發展。為用戶負責就是科技創新,服務創新等。現在市場上捲來捲去,最後留在牌桌上的,一定是長期關注用戶的企業。只關注資本,玩一些過激的動作,可能是暫時贏家,但長期來看,不是很好的發展路徑。真正有利於用戶,我們要回歸本源,尊重事物發展的規律,一定不要做跟價值背離的事情,一定充分考慮用戶長期利益,然後再規劃研發、營銷、製造下一步怎麼做。

Q:在大多數車企都虧的情況下嵐圖有降本增效,又有長期效益和有效率,同時又說是同行中虧損最小,這個車到底虧不虧,虧多少?

盧放:因為屬於投入期,嵐圖整體是虧損,但有毛利的。量上去之後,就一定會盈利,我們希望能夠成為最快實現運行向上的企業,這是目標,是東風集團寄予的厚望。單車毛利是為用戶提供長期服務的重要物質基礎,這個基礎必須達到,嵐圖所有的車都是有毛利的,只是毛利多少的問題,嵐圖毛利水平在行業來看不算遙遙領先,算是比較領先。

(嵐圖汽車CEO盧放)

Q:除了BBA,以及華為系的問界,嵐圖提到的年度關鍵詞是「統統拿捏」,如何拿捏?

邵明峰:一定要堅持長期主義,有兩方面:一是中國市場足夠大,總有你的那一份,堅持抓住自己的目標客群就可以了;二是作為造車新勢力,我們脫胎於傳統車企,同時面向著新的市場化模式,新的互聯化模式,繼續向人家學習,不斷進化產品。

12月銷量要衝擊1萬

Q:內部不太強調降本,而是強調增效,增效具體怎麼做的?

盧放:追求效率方面,降低成本是提高效率的一個途徑,並非唯一方法。

降低成本有多個層面,其中降本而不降低功能與體驗,才是真正的降本。簡單削減某些功能對用戶和企業發展均無實質意義。在嵐圖內部,我們更側重於提升效率,包括研發、營銷、製造、供應鏈以及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效率。關注用戶、效率、目標與結果,是我們做任何事情的基本原則和判斷。

Q:嵐圖曾說高質量發展是汽車行業首要任務或者是核心任務,如何踐行高質量發展?

盧放:高質量發展首先是可持續,可盈利的,否則無法為用戶提供真正的服務。

另外,高質量發展落腳點,一是讓用戶覺得可信賴,可依靠,這是很重要的。背後的實質是創新,技術上的創新,不斷為用戶提供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比如今天講的基於純電的插電混合動力,在技術上是比較大的創新,以及天元架構,和用戶實現更好的連接,為用戶產生更多服務可能性,都是我們做這件事情的初心。

還有就是,綠色節能。作為企業,要具備成為新能源戰略轉型主力軍的能力,對於用戶來講,也能節省用車費用。

Q:嵐圖希望開創的是一個混動新時代,怎麼理解混動新時代?

盧放:嵐圖的混合動力是基於純電平台開發,和一些傳統燃油車做的「油改電」不一樣,追光PHEV是電動車的體驗,能解決電動車補能焦慮和油耗高的問題。嵐圖追光PHEV是基於純電驅動的體驗和智能化體驗相結合的轎車,所以它開啟了混動新時代,重新定義了混合動力轎車。我們想中國的轎車一定有能力替代掉一部分合資轎車,同時,我們希望中國用戶能夠看到中國品牌轎車,選中國汽車。

Q:嵐圖12月份要衝擊1萬輛銷售目標,有沒有信心?如何實現?

邵明峰:從11月13日起,我們啟動了雙班生產,並在調整生產節奏和提升產品質量方面花費了大約兩周的時間。目前,我們已經迅速達到了預期的生產節拍,整個交付流程和交付質量都得到了顯著提升。可以確信地說,12月份的產能已經超過1萬台,這為我們的交付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

盧總一直強調,下半年必須將產品陸續推向市場,這使得我們的產品推出節奏非常緊湊。從8月份開始,我們每隔一個月就推出一款新車。

此外,我們正積極推進國際化戰略。我們已經開始進軍歐洲市場,並開拓中東市場。這些舉措不僅為我們帶來了一定的銷量增長,更為明年的發展提供了增長空間。

(嵐圖汽車總經理助理、嵐圖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邵明峰)

Q:2024年嵐圖海外目標是什麼?重點投放市場是什麼?

盧放:海外市場正在重點布局,挪威、丹麥、荷蘭、芬蘭等國家已有布局。接下來,我們將迅速拓展到其他歐洲傳統汽車強國的市場,已經派出了團隊前往各國尋找新能源汽車合作夥伴。我們也將重點關注其他地區的市場,包括中東地區。

注重短期利益的企業未來可能會消失

Q:11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均有不同程度地上漲,背後原因是什麼?有沒有價格方面的因素?

盧放:價格方面的因素,更多的是用戶把燃油車替換為了新能源汽車。對智能電動汽車而言,電動化的體驗遠遠超過燃油車,同等價位下,為什麼不買一個體驗更好的新能源車。

Q:之前智己LS6以超低價上市,銷量增長,這種勢頭是不是可持續?另外對於明年的市場,想聽您的判斷,明年會比今年更好嗎?明年油車與新能源銷量比各占多少?

盧放:隨著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不斷發展,所有的新勢力產量和銷量還會持續上漲,這是產業結構、用戶選擇帶來的變化。未來,如若燃油汽車不轉型,它的量會被新能源車五年之內替掉,所有新能源汽車企業的銷量還會上漲。新能源車企銷量持續增長,市場蛋糕足夠大,如果做這樣的轉化,我們一年有2500萬輛的空間,中國汽車銷售總量3億,我們轉化10年才會轉化完。

但未來幾年企業不做到高質量發展,不做到可持續、可盈利發展的話,都會被淘汰掉,因為不盈利,很難做到可持續發展。當然嵐圖現在未必能盈利,至少同一階段,我們從效率和效益角度出發,可以做到效率最高、虧損最低。

我們判斷明年還會再卷倒一批(企業),這也是市場上優勝劣汰的結果,明年新能源汽車車企都要嚴陣以待。

Q:新能源汽車發展非常快,銷量占到新車總量30%,中國未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如何繼續保持這樣的發展狀態,嵐圖提到的開創混動新時代,如何賦能其發展?

盧放: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銷量已經接近38%的市場份額,這與消費電子產品在周期性發展中的趨勢類似。我曾有過激進的預測,認為未來五年傳統燃油車可能會在中國市場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按照當前發展速度,中國市場未來有大量智能化的純電動或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替代傳統燃油乘用車市場。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包括增程,以及嵐圖追光PHEV等以純電驅動為主的混合動力技術。我們預測,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將成為未來的重要方向或主流趨勢,而只有將強動力、低油耗等這些效益考慮在內並實現最優化的企業,才能在這一領域取得成功。

Q:市場上,有聲音說2025年是智能電動汽車分水嶺,嵐圖怎麼看待?如何搶占市場窗口期?

盧放:我們判斷汽車一定會走向電動化,進而走向智能化,這是不可逆的趨勢。哪一年形成分水嶺不太清楚,我覺得未來大量的燃油車會消失,會轉向智能電動汽車。另外,新能源內部也會洗掉一些,不注重長期可持續發展,特別注重短期利益的企業有可能消失。

中國汽車市場競爭這麼慘烈,干汽車的人基本上很累,為什麼這麼累?大家只是通過很初級的手段,比如降價獲得競爭優勢,但是靠放血能活多長時間?我們追求高質量發展,要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構建競爭優勢。

作者|楊俏

編輯|田晏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b4a654c590ea3004c8a327abc0456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