舔狗經濟崩盤:經濟下行,長期被無視的男性群體,怒了

2023-08-23     王新喜

原標題:舔狗經濟崩盤:經濟下行,長期被無視的男性群體,怒了

今年七夕,舔狗經濟崩盤了。商家的評論區淪陷,被大量網友潑冷水,「為什麼要送?」、「憑什麼只有男人要送禮物?」、「花自己身上不香嗎?」、「我怎麼沒想到給媽媽們買禮物呢,這就去買。」我們意識到,一個時代在翻篇了。

舔狗經濟為何崩盤在今年,經濟下行重壓之下的反彈

男性價值、男性訴求,男性的委屈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被各種節日無視,被商家忽視,除了清明節,幾乎所有的節日,都變成了男性給女性送禮的節日。

事實上,我們會發現男性與女性的需求慢慢呈現割裂的狀態。在今天,資本炮製出來的小鮮肉明星,幾乎都是為了取悅女性。各大視頻網站的首頁,首推的各種主打顏值的古偶劇、嗑CP,也是取悅女性。

這麼多年來,資本與商家精準的洗腦對象一直都是年輕女性。「女人,就應該對自己好一點。愛她,就應該把卡給她刷。男人負責賺錢養家,女人負責貌美如花。」類似的價值觀在長年累月的灌輸下,影響了很多人。

另一方面,資本與商家一直有意無意忽視了男性的經濟壓力與訴求,在經濟向好的時候,男性手裡有閒錢,倒也無所謂。

但今年的問題是,大環境不好,經濟下行,幾乎各行各業都不好過,大家壓力都很大。生育率進一步降低(根據中國家庭婚姻報告2023,結婚登記人數連續9年下降)單身群體進一步擴大,失業人群無所不在,生意越來越不好做,房子賣不動了,人們不敢消費,不敢創業,對未來充滿了危機感。

在這個時候,一些商家絲毫無視整個大環境施加在男性群體身上的壓力。他們沒有顧及到整個經濟大環境下,男性群體面臨的壓力委屈,依然在沿用老一套,主打讓男性取悅女性為她們花錢,為自己創收。

事實上,商家與資本這麼多年來,似乎一直沒有站在男性的立場去考慮過商品與品牌營銷的問題。

在過去,雙十一,原本是一個光棍節,是單身群體取悅自己的節日,但慢慢的,就成為了女性購物節,後來,幾乎所有的節日裡,商家們的商品營銷,都站在女性的立場,讓男性為女性花錢,沒有讓男性感受到應有的人性關懷與尊重。

在他們眼中,似乎男人天生不應該為自己而活,存在價值就是為女性花錢。在過去無所謂,但今年的大環境下,這種套路其實徹底把男性群體刺激了,種種重壓下形成了一種反彈。

舔狗經濟崩盤,長期被無視的男性群體一次集體憤怒

簡單來說,大環境變了,人心變了,時代變了,商家們的營銷思維還停留在過去,已經過時了。

其實,在這個時代,營銷的核心是要有同理心,想讓誰花錢,就要給予誰真正的尊重與理解。舔狗經濟崩盤,背後其實是長期被無視的男性群體一次集體憤怒。

因為這麼多年來,男性對節日營銷的痛恨與委屈至少是來自三方面:

其一,花錢吃力不討好。錢花少了,商家不開心,女性不開心,錢花多了,在商家的過度捧高女性之下,對方覺得理所當然,這一次的花錢標準又成為下一次的最低閾值,標準越來越高,商家們越賺越多,但男性越來越不開心,壓力越來越大。

其二,商家們從來沒有真正為男性認真準備過一個節日,沒有給過男性共情與理解。哪怕僅有一個節日,有商家願意在營銷中,給予男性群體的關愛與溫暖,倡導女性也要為男性付出,我相信男性群體都會感動的痛哭流涕。

但一年之中,僅有父親節作為男人的節日,卻沒有商家在營銷中願意這麼做。

在商家看來,男人的商業價值處於排序的末尾位置,也因此在商業營銷的規劃中,長期冷落了男性的利益訴求與心理需求,在商家看來,為這個群體準備節日,是難以獲得足夠的利益的。

而男性群體一直以來是商家與資本低估的對象,久而久之,導致男性的心理不平衡。

其三,商家與資本節日營銷過度傾向女性的消費觀,是如今低結婚率的幫凶。商家與資本在過去的種種的節日營銷中,幾乎沒有為男人準備應該在節日購買的商品,而過多的站在女性的立場去拔高女性的付出與價值以及應該獲得的東西。

比如一直以來,策劃的節日文案都是「愛他,就為他買××」等諸如此類,放大男性為女性花錢的正當性與合理性。

這導致女性群體對男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也間接推動了畸形的婚戀觀、價值觀。

愛情本身其實是雙向的奔赴

在鐵達尼號中,如果在船沉的時候,露絲沒有冒著生命危險去救傑克,在坐上救生艇之後,沒有露絲在救生艇上往船上窗口的那一跳,僅僅是傑克的單向付出與犧牲,這部電影就不會成為經典的愛情佳話。

在《大話西遊》中,如果沒有紫霞對至尊寶的真愛與付出,沒有那種如飛蛾撲火般的執著,電影中的愛情就不會如此感人,而朱茵的紫霞仙子,就不會擊中許多男性內心對愛情的終極想像。

但是,我們再看看今天的國產影視劇,尤其是偶像劇橋段,還有多少是雙向付出的愛情?還有多少是女性為男性付出的呢,我們見得多的是,一群又高又帥的富二代去義無反顧的單向奔赴追大女主,與商家們在節日營銷中刻畫的場景幾無二致。

商家是時候反思了

當商家們每年大量的節日都在刻意營造「男人為女人花錢,就是愛這個女人」的價值觀薰陶之下,我們看到了現如今的愛情,越來越多的是用金錢衡量愛情,價值觀變得扭曲、畸形。

越來越多的女性認為男人不為自己花錢就是不愛自己,但許多沒有考慮過自己有沒有為對方付出,是否願意為對方付出的問題。殊不知,不少男性其實也在期待有一天,會有人為他送出禮物與鮮花。

即便少數思想獨立的女性不會有這種想法,但在久而久之的商家薰陶以及身邊人的影響之下,會對自己身邊的男友/愛人在某個節日忽略了送禮這件事耿耿於懷,這也是很多男女愛情矛盾觸發的來源。

這也是如今單身率越來越高,結婚率越來越低,生育率越來越低的原因之一。

從目前來看,中國總和生育率已跌至1.09,在目前世界上人口過億的國家中屬於最低生育水平。

而這種嚴峻的形勢背後,跟當下愛情與金錢捆綁,用金錢來衡量愛情的價值觀灌輸,導致年輕男女對愛情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有一定關係。當愛情捆綁了太多的功利與物質,在經濟下行期,會遭遇越來越大的反感。這是商家需要反思的。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對於商家營造的舔狗經濟,不少網友已經頗有微詞與反感,而在今年的這種下行的經濟大環境下,最終集體爆發了。

今年的情況,很可能預示著「舔狗經濟」的落幕,時代的齒輪與風向開始發生了變化,商家對此要有深刻的認知。

尤其是在婚姻不景氣、經濟不景氣,收入不景氣的今天,商家最好儘量少拿「男人為女人花錢」過節來刺激男性。

今天的年輕人,已經不是80、90後那一代,他們的家庭環境、思想觀念都在改變,他們更傾向於取悅自己,不委屈自己,在婚戀生育行情持續下滑的今天,商家們是時候反思自己了,最好想想如何改變下營銷手段與方式,別再製造對立,否則翻車的那一天,遲早要到來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ac6087af220cab1491fac9654f99c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