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大地震是20世紀初期發生在日本東京的一次大的地質災害,當時無論在前期震源的預測上,還是在後來地震中政府、人民採取的舉措上,都使這次大地震帶有了傳奇色彩。在日本發展史上,這不僅僅是一次災難性大的地震,它對日本以後的經濟、科技以及政治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1923年9月1日的日本關東大地震,因發生在橫濱和東京一帶的關東地區而得名。當時在東京的西南方約70~80千米的震中相模灣內,震級竟超出了日本所定震級最高值7.9級的0.3個點。據日本政府發表布數字,在這次地震中,大約有14萬餘人死亡或失蹤,其中有4萬餘東京人是因被大火包圍後烘烤或窒息而死的。
震後地震專家研究表明,相模灣中部的海底下沉了100~200米,有的小區竟下沉了400米,在主要的下沉區以北發現一處海底上升了250米。另外,相模灣以北和東邊的房總半島的地面也向東南方向移動較多,表明這次大地震導致了海底地形的大變動。
住在橫濱地區的人們也沒能幸免於難。在地震爆發初期,橫濱人與東京人一樣,也正在準備午飯,地震爆發後,200多處同時起火,雖然開始火勢不大,但自來水管和滅火設備均已震壞,只好坐看火勢蔓延,全市60%的房屋都在這次地震大火中被燒毀了。
在大地震的同時,以東京、橫濱為中心的關東地區也經歷著海嘯的襲擊。相模沿岸狂浪猛撲,摧毀了所有船舶、港口設施和近岸房屋,捲走、打碎8000多艘艦船,淹死5萬多人,而東京、橫濱、橫須賀等大小港口均告癱瘓,多年不能恢復元氣。
日本是一個島國,地震、海難、火山爆發等是這個國家最常見的災難,因此日本政府對地震、海難等災難的預測以及防範一向重視。早在明治十三年,即1880年時,日本就設立了日本地震學會,以東京帝國大學理學部教授為中心對地震等進行記錄與編纂研究。當時日本地震學會的核心人物是正在東京帝國大學任教的大森房吉教授,而今村恆明副教授以代理幹事身份代行震災預防調查會會長事務。通過對地殼運動的研究,以及對日本以往所發地震的調查,今村恆明副教授發現,日本的首都東京正處在危險的大地震震源中,於是今村教授分別在1906年和1915年兩次提出大地震的觀點,但是大森房吉教授以避免人心混亂為由,一直否定東京發生地震的可能性。
20世紀初的科技發展水平,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際操作上,都還沒有發展到弄明白地震這種自然現象的程度,人們對地震前夕會出現的反常前兆一無所知,所以當今村教授提出東京正處於大地震危險中的論斷時,面對於東京對日本的重要性,以及當時盛行的「對不可預測的災害應當有所準備的思想和對不可抗拒的天災進行預先警戒是毫無意義的思想」,大森房吉教授一口否定了東京發生地震的可能性。
今村恆明教授雖然相信自己的判斷是沒有錯誤的,但是在與大森房吉教授爭論的過程中,又拿不出有力的證據。儘管日本的兩大地震專家從1906年開始就在圍繞著東京地震問題激烈地爭論著,但是生活在東京的人們卻沒有覺察到這種危險,依然悠然地過著自己的生活,直到1923年9月1日。當時大森教授正在訪問澳大利亞的雪梨天文台,當他走到地震觀測室的地震儀前時,發現地震儀的記錄筆突然瘋狂地大幅度擺動。敏感的大森教授馬上意識到這是太平洋的某地區發生了大地震。就在他細細地分析察看是哪裡發生大地震的時候,他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地點,霎時,大森教授驚呆了。
1923年9月1日的東京、橫濱兩大城市,面臨著一場誰都沒有意料到的災難。人們還在像往常一樣工作、生活,東京小克的媽媽剛剛幫小克爸爸準備了一份午餐,打算喂完小克後就馬上給他送去。這幾天東京的天氣有些奇怪,忽冷忽熱,前幾天還出現一條特別漂亮的彩虹,大家都說這是國家要昌盛的前兆,可是小克媽媽總覺得有些害怕,她覺得那道彩虹可能不只是個寓意那麼簡單,而且這兩天她抱著小克去散步的時候,發現很多螞蟻和蚯蚓都在地面上爬行。她一邊想著那條彩虹,一邊麻利地將小克的餐具收拾乾淨,而此時一直燒在爐上的海鮮湯也好了,她迅速地把湯倒進提前準備好的湯缽里,熄了爐火。就在這時,一陣劇烈的震動從地底傳來,霎時,爐灶翻塌,板壁倒塌,火星亂飛,小克媽媽轉身抱過小克就跑了出去,久居在東京的她知道,日本從未經歷過的大地震來了。
與小克媽媽的沉著冷靜相反,遠在雪梨天文台的大森教授的靈魂此時正在經受著冰與火的煎熬,「那個地方居然是東京附近!居然是在首都附近!」「570多萬東京人的生命就在一瞬間遭受了不知多大的苦難」的思想時刻啃噬著他,現在他所能做的就是祈禱,祈禱東京能夠躲過此劫。
而在東京,隨著還未來得及熄滅的爐灶的翻塌,以及地震波引起的大風的猛烈吹刮,剎那間火焰四起。一時爆炸聲、房屋倒塌聲、人們的呼救聲和哭喊聲連成一片,東京完全處於一片混亂之中。人們從烈焰中衝出,卻發現街上隨處可見裂縫,而爆裂的水管、倒塌的木房以及擁擠的人群,使得東京簡直成了人間地獄,而在這個地獄中,一切的救贖手段都已經宣告失效。
躲避火災的混亂人群一起躲到了暫時還沒有被波及的軍事被服廠中,當時逃難者從四面八方湧來,幾萬人擁擠一處,慶幸著虎口餘生。誰料到,慶幸的嘆息聲還沒有在口中散盡,火勢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逼近了,烈焰沖天,瘋狂收縮著包圍圈,而且很快就要燒到被服廠了。剛剛逃離虎口的人們瘋狂了,眼看著大火不停地吞噬著人們的生命,更多的人想要逃避逼近的烤灼,有的往外沖,卻發現外面的火更大,又拚命地沖回來。而隨著火舌的迅速蔓延以及硝煙的瀰漫,整個軍事被服廠瞬間變為一片火海,逃難於此的4萬人中有3.8萬人葬身火海,此處也成為關東大地震中最大的死亡之地。
在關東大地震中,大火燃燒了整整三天,直到可燒的燒盡才熄滅,而這次地震火災的燃燒時間、過火面積和死亡人數等都在人類災難史上留下了難以忘卻的印記。借著這次大火,日本政府大肆清除異己,在群眾中散播「朝鮮人放火」、「朝鮮人要暴動」、「大地震還要來」等謠言,藉此機會殺害了數千名朝鮮人和中國人。據說當時日本軍隊與警察為抓住所謂的縱火犯,只憑「10元50錢」這幾個詞的發音辨別是朝鮮人還是日本人,其中有很多日本人也被殺害了,包括日本著名的工會領導大杉榮。
關東大地震帶給人們的是深深的傷痛與痛苦的回憶,它是20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災害之一。這次地震中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都是日本前所未有的,日本民族因此得到了慘痛的血的教訓,這對日本的防災工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後日本逐步形成了比較健全、完善的災難防範與對策的法制體系。直到1961年,日本在制定《災害對策基本法》時,都以關東大地震為基本的地震對策預演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