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殺手》:簡單的故事線,不簡單的弦外之音

2019-11-04   語不惜說情感

01《雙子殺手》的故事線:「我」和「另一個我」之間的自我覺醒

李安導演的新片《雙子殺手》上映後,褒貶不一,有人說這部作品,一如從前,從影30年的李安,從來沒有讓我們失望過;有人說,這部作品撲街了,李安已經江郎才盡,從《臥虎藏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到《雙子殺傷》,李安詮釋了「英雄暮年,垂垂老矣」八個字。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雙子殺手》,真的就是李安傳奇人生的終結嗎?

未必。

正如李安自己所言,這部電影是對自己人生的一個檢討。

拋開特效,拋開技術,拋開演技,我們只看內容。其實這部電影,是在說我們自己。

電影中的威爾史密斯,人到中年,回望自己的前半生,有悔恨、有不甘、有無奈、有落寞,電影外的我們,何嘗不是如此?

已經51歲的美國國防情報局(DIA)特工亨利,受命一項特殊的狙殺任務,這也是他的第72次任務。

在前面執行任務中,彈無虛發的亨利,這一次任務執行的一點都不漂亮了,他瞄準的是腦袋,而打中的卻是脖子,這對於將有退休的他而言,是一次恥辱。

更令他無法接受的是,他的戰友傑克告訴他,他殺掉的那個人,根本不是DIA聲稱的恐怖分子,而是一位任教30年的生物學教授。

而租給自己遊艇的女孩,則是DIA派來監視他的,這也間接導致他和傑克的對話被竊聽,傑克被殺,他開始了逃亡生活。

他逃亡的路上,有個年輕的殺手小克一直在追殺他,兩個人玩起了一場「你追我趕」的死亡遊戲。

這個叫小克的殺手,是個複製人,自克隆的那一刻起,就生活在謊言中,被培養成了一個冷酷殺手。

而他的DNA,正是來自於亨利。

也就是說,23歲的小克,和亨利之間,是一種奇妙的「父子」關係,二人身上有著太多重合,亨利才是那個最了解小克的人。

小克在尋找自己生命的起源,「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亨利從小克身上,看到曾經的自己,他幫助小克,有奇妙的父子情分,一定意義上也有對自己過往殺手生活的回憶、對自己人生的再思考。

他們兩個人在完成一場自我救贖:亨利曾一味的聽命於DIA,可當他知道自己是一直被利用後,他想要找回自己。小克,發現養大自己的那個人,根本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他要找到自己的根。

02《雙子殺手》的弦外之音:人生若可以重來,你要如何過好這一生

看過這樣一段影評:電影中,中年的亨利遇到年輕的自己,一心想要用自己的人生經驗指引他的前路,保護他內心的純真;而年輕的小克面對老了的自己,卻是另一種質疑的態度,不甘心聽從過來人的建議,想按自己的理解去生活去體驗。

這樣的衝突,像極了我們的人生。

曾經,我和12歲的侄女聊天,穿越劇看多了小孩問我,「如果有一個時光穿梭機,讓你回到從前,你願意回到哪一年?」

當時我只告訴了她,我要回到高三那年,但卻沒有告訴她,為什麼要選擇那樣一個書山題海的年月。

那一年高考,我考取了一個專科學校,家人讓我報考師範學校,我按照父母的要求報考了,可年輕氣盛的我,看不上老師這個職業,於是選擇了復讀;

那一年畢業,很多人報考了家鄉的事業單位,或者參加了國考,回到了地方上,野心很大本事一般的我,非要執意留在大城市,自己孑然一身,奮鬥了很多年,依舊是無房無車無家。

終有一天,年過35歲,到了奔四的年齡,我才明白,父母的意見,有時候我們還是需要聽一聽;別人的人生經驗,有時候我們也要借鑑一下。

如果重來一次,我一定選擇去上師範學校,我可以不必執著於去考一個本科,我完全可以如很多同學一樣,專升本後,再去談人生理想;

如果可以重來一次,我一定選擇回到父母身邊,選擇現世安穩,而不是顛簸流離。

生而為人,不怕你沒有夢想,就怕你夢想太大,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野心,你還卻要一條道走到黑。

年輕可以任性,可以試錯,但年輕的代價卻也很大,那就是終有一天,你回望前路,發現你的任性,讓你的前半生,走了很多彎路。

最新一期的《奇葩說》中,有這樣一個問題:,每個人都可以按鍵,復活一位最愛的人,你支持嗎?

同理,《雙子殺手》給了我們這樣的思考,人生若可以重來,你要如何過好這一生?

這個問題,李安在思考,所以他說,這部電影是他對自己人生的一個檢討。這個問題,觀看電影的我們在思考,這是我們對自己前半生的一個回憶,一個總結,一個呈現。

03《雙子殺手》帶給我們的終極思考:過好當下,才能無悔過去

看《雙子殺手》的時候,我一直在想,李安為什麼要克隆一個小克出來,到了影片結束的時候,我終於明白了。

發現自己被欺騙時,亨利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他想要改變,已經來不及了,他只能帶著遺憾,結束自己的殺手生涯。

然而,這樣他就會在悔恨中度過,他的餘生將得不到救贖。而小克,那個代表年輕時候的自己,他的出現,卻彌補了這個遺憾。

他可以通過拯救另外一個生命,來重新找到自己的價值。

亨利勇敢地正視了自我,所以他不想小克將來某一天,也如同現在的自己一樣,陷入無盡的悔恨當中去,他要趁一切還來得及,撥亂反正,讓小克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有人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當下。

年輕的小克就是新生,小克能過好當下,就是對了亨利的最好安慰。

我們每個人,都如同老亨利一樣,驀然回首,發現自己的前半生留下了太多遺憾,然而過去的已經無法改變。

人生他是個單行道,通往暮年的這趟車上,沒有回程票。前塵往事我們回不去,唯有珍惜當下,過好未來,就是對自己人生最好的交代。

《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中寫道:「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自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終其一生,我們都在尋找自己。前半生已然過去,那麼就把握好當下,無愧於我們的後半生吧。

作者:語不惜,自由撰稿人,專注於婚姻、情感、育兒研究,理性思考,用心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