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人堅守坑道十晝夜,殲敵500多人,打出縮小版的"上甘嶺

2020-02-10   看北朝

在韓戰中,位於雙方戰線中部的金城地區一直是敵我爭奪的焦點地區,從1951年11月初開始,我12軍31師開始擔任該地區的防禦任務。其中31師91團的防禦正面為6公里,前沿陣地就包括官岱里以西的一處無名高地。圍繞此處陣地,敵我雙方曾經進行過一場極為激烈的爭奪戰,堪稱是上甘嶺戰役的縮小版。

我前沿部隊向敵軍出擊

91團最初並未派部隊控制此次無名高地,而是一直忙於完善主陣地的防禦工事,尤其是坑道的修建。直到1952年4月5日才以派出2個排進占該高地。我軍占領高地後立即開始修築工事。到6月中旬,初步完成了各種野戰工事,包括防炮洞和通往主陣地的交通壕,但坑道尚未全部構築完成。期間,我軍曾利用簡陋的野戰工事擊退了南韓軍精銳第6師團的多次攻擊,殲敵260餘人,鞏固了陣地。

1952年6月12日凌晨1時30分,南韓軍最精銳的第6師團以百餘門火炮,向我官岱里以西無名高地進行了空前猛烈炮擊。3時,4個連的南韓軍在5輛美軍第40師第140坦克營C連M46重型坦克掩護下發起猛攻。我91團2連1排、3排連續擊退敵十幾次衝擊,至下午14時因彈藥消耗將盡和人員傷亡很大而分別退守坑道。南韓軍控制了部分表面陣地,隨後敵軍又增兵2個連,試圖完全控制無名高地。

韓戰中美軍的M46重型坦克,由於朝鮮的地形限制,敵我雙方的坦克很少直接投入攻擊,多半都是用來當活動炮台,此次戰鬥美軍坦克大膽向我縱深穿插,但被我步兵部隊擊退

當天夜間,我軍以3連和6連各2個排進行反擊,但因準備不足和未能與堅守坑道部隊取得聯繫,僅奪回了部分陣地。13日,南韓軍第6師團第7聯隊再次發起攻擊,戰至15時,敵軍利用我防守部隊傷亡較大的機會突入我陣地。但其立足未穩,即遭到我6連2班班長率僅有的3人(衛生員、擔架員和戰士各1人)進行的反衝擊,隨即被逐出陣地。

南韓士兵看著從前線運下來的陣亡者遺體一臉無奈

與此同時,支援南韓軍步兵攻擊的美軍坦克24輛向我陣地側後迂迴,企圖割裂我無名高地與主陣地之間的聯繫,對我陣地形成前後夾擊之勢。美軍坦克進至古直木里東南500m時進入我預設的反坦克陣地,立即遭到各種反坦克武器的密集射擊,被擊毀5輛,擊傷2輛,其中受傷較輕的一輛被我軍開走繳獲,後來被送到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展出,當天美軍的攻擊失敗。

戰至17時,南韓軍當天的整個攻勢全部被被擊退。14日白天,南韓軍沒有再發動新的進攻。當夜,我軍再次組織6連2個排發起反擊,但因準備不夠充分而未達到目的。此後3天,雙方處於對峙狀態,南韓軍加緊使用各種手段攻擊我堅守坑道部隊,企圖鞏固其占領的部分表面陣地。

18日夜,我91團3連在43門火炮和3輛坦克掩護下,向敵軍占領的我原2連8班陣地和附近的表面陣地發起反擊,經38分鐘激戰將守敵1個連大部殲滅,恢復了全部陣地。南韓軍仍不甘失敗,於19日2時再以1個營兵力向我發動進攻。這一天的激戰長達14個小時,我軍先後擊退敵2個營的43次衝擊,最終守住了陣地。

我軍的T-34-85坦克隱蔽在坑道工事中等待出擊

與此同時,原堅守官岱里以西無名高地的2連1班、7班共14人在班長李經盛的指揮下,於12日13時倉促退守該高地1號坑道後,因事前未與主陣地定好轉入坑道時的聯絡信號,致使我方於12日和14日夜間兩次反擊均未能與主陣地取得聯繫。退守坑道的部隊只能在無水缺糧的情況下,繼續堅守陣地。

我軍依託坑道成功地降低了自身傷亡,大量地消耗了敵軍的有生力量

到了第4天,防守部隊因缺水,於當晚派1名戰士出坑道搶水成功,這進一步堅定了他們堅守的決心。在此期間,我軍不僅粉碎了敵軍攻入和破壞我坑道的企圖,而且主動出擊23次,頑強堅守了6天。到17日,我方坑道內飲水用完,熟食也已用盡,彈藥所剩無幾,遂派5名戰士突圍,返回主陣地與主力取得了聯繫。18日夜,我方2連派出1個班攜帶熟食和飲水潛入1號坑道,準備配合主力進行反擊。

我軍在炮火支援下反擊敵軍

21日19時,我軍發動反擊,防守坑道部隊率先出擊,炸毀敵殘存火力點,與反擊部隊5連配合,僅用10分鐘即全殲守敵恢復了陣地。隨後又擊退敵1個連的7次衝擊,鞏固了全部表面陣地。至此,我軍持續達10天之久的官岱里以西無名高地防禦戰鬥勝利結束,共殲敵2000多人,其中僅我1號坑道部隊就殲敵500多人。


參考資料

《抗美援朝戰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