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起源於中國的竹蜻蜓,直升機上高原螺旋槳結冰怎麼辦?旋翼除冰很重要!

2020-12-08     噯懂了浮U

原標題:直升機起源於中國的竹蜻蜓,直升機上高原螺旋槳結冰怎麼辦?旋翼除冰很重要!

直升機的發展起源於中國的竹蜻蜓:兩片削成厚薄不勻的竹片裝在一根木棍上,雙手一搓,竹片利用慣性和氣壓作動力便可飛上天空去。我們是把竹蜻蜓當玩具,並沒有再往前跨一步。歐洲卻在「竹蜻蜓原理」上摸索,造出了直升機。德國人在1936年造出了用發動機驅動的直升機,可以持續航行2小時20分鐘,高度可達三四百米,還能作懸停、360度轉彎、前飛、後飛、側飛等複雜動作。1936年,美籍俄羅斯人研製成功了第一架軍用直升機。3年後,成批在美國陸軍中服役。

德國人首先在直升機上安裝機槍,在1944年用於戰鬥。這就有了武裝直升機。現在軍用直升機已經自成一個家族,有反坦克直升機、火力支援直升機、殲擊直升機、反艦直升機、反潛直升機、海陸兩用直升機等等,這是專用類型的。還有多用類型的,除去攻擊,還可以作運輸、空降、救護等用途。

我們都知道高原氣候惡劣,不但空氣中的含氧量非常低,往往還要面臨極端低溫的威脅,後者對直升機有致命的威脅。直升機在高速運轉時,螺旋槳上非常容易結冰,冰塊在旋轉時高速砸落可能會損壞直升機機體等重要部件。此外,結冰的旋翼的靈活性自然會下降,飛行員很難控制直升機的速度和方向,飛行時容易出現意外,甚至有可能機毀人亡。

那麼直升機如何除冰呢?

旋翼除冰有很多種方式,但是其中使用的最多的還是電熱除冰法,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國黑鷹直升機。這款直升機是同類戰機中的佼佼者,不管是飛行性能還是作戰火力都位居世界前列,他身上也應用了先進的除冰技術,能夠適應不同的作戰環境。它的四片螺旋槳上分別有一個加熱區,並且有不同的加熱模式,由飛行員根據外界溫度的不同自由選擇。外界溫度越低,槳葉的加熱時間越長。

這項技術的原理不複雜,但是想要在槳葉上有限的空間中安裝好加熱區卻是一件難事。此外,在實際操作中,必須對加熱後的溫度進行精密的控制,過低起不到除冰的效果,過熱會傷害直升機的槳葉造成危險。溫度頻繁變化之下,關鍵器件的壽命也會受到影響。種種問題都需要一一處理。不過我國在這方面已經取得重大突破,可以說,這就不是事!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這篇文章,記得關注點贊Biu一下哦~愛你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可告知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KI_RHYB2uKmW_kOZX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