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房價下跌通道已開啟?懂行人預測:2021年房價或將讓人更受傷
古代著名詩人杜甫在自己晚年悽苦之境,寫下流傳百世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其中一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讓人感慨萬千,所指之意是什麼時候才能有很多結實的好房子,可以讓天下所有窮苦人士全都住進去,都開心呢?這個疑問千百年來無人能回答,找不到答案,今天終於有人給出了一個具體的時間。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前不久預言稱,人人有房住這個過程需要15年,推算下來就是在2035年可以基本實現。
目前該論述毫無意外的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廣泛熱議,每個人的觀點都有所不同。有人說這個預言很靠譜,如今我國住房整體供需逐漸平衡,根據比較靠近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平均住房面積已經達到了40平米,這是過去20多年達到的水平,隨著建房工藝的不斷提高和持續建蓋,未來15年我國的住房總量只會有增無減,從客觀角度而言,達到人人都有房的程度並不難。
當然,還有人認為教授說的等於大白話,這個問題根本用不著預測,畢竟2020年也沒有看見多少人睡在大馬路上,區別在於有人住在洋房別墅,有人住在普通高層,還有人住在廉價的出租房裡。筆者認為,之所以能夠看到五花八門的回答,是因為這個預言缺乏前提條件,人人有房住是指每個人都有房子住,還是說每個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如果條件為後者,那麼在未來的15年里,剩下的無房者要全部消滅,都成為有房人群。這個設想有可能嗎?筆者認為有可能!但同樣需要有前提條件,這個條件是接下里的房價不能大幅上漲,甚至還要有下跌跡象的出現。
我們先從就近的階段來看,2020年是大家最不看好的一年,事實也證明今年的房價下跌通道已經開啟。近日,頭部房企恆大單刀直入的吹響最低7折甩賣的號角,在此基礎上可以享受其他一籮筐的優惠條件,比如網上購買交2千可以抵2萬,尾盤房和清盤房在享受完上述優惠後還能打8.8折,看套優惠享受下來一套100萬元的房子,只需要花58萬元就能入手,這一次恆大可真是下血本「打骨折」了。
很多人可能有些看不懂恆大的此番操作,其實這屬於多方因素變動下的必然結果。
1.2020年人們都活在新冠肺炎的陰影之中,致使全國經濟狀態低迷,經濟局勢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很多人被迫推遲或取消買房計劃;
2.房企和個人一樣,每年都有既定的工作任務,完不成任務就會沒飯吃、餓肚子,而一個企業如果面臨著沒飯吃的地步那就很有可能發生破產倒閉的風險,所以即使現狀再困難,還是要製造機會完成年終任務;
3.住建部、央行等高層組織了一場針對於房企的約談會,並且給他們畫出了「三條紅線」,這個因素將會成為改寫未來樓市格局的重要刻度線。
據了解,恆大做出在9、10月份打折促銷的策略,就是因為已經嚴重超出「三條紅線」規定的標準,正好藉此機會「以價換量」,抓緊時間降負債。說白了這也是「房企約談會」的實際目的,要的就是通過降房價來激發經濟市場的熱度,促進經濟內循環的發展。
在現代職場中打拚的人要懂得領導藝術,如果直接出政策要求房企降房價,這顯然不太現實,極有可能適得其反,因為房價真正的下跌買的人反而少了,但換一種手法以打折促銷的形式進行購房者就容易接受的多,這種買房思維短時間內不會改變。
懂行人預測:2021年房價或將讓人更受傷!
1. 在「三條紅線」不變的前提下,房企過去奉行的「高周轉456模式」無法再玩,及拿地後4個月開盤,5個月內回籠資金,6個月資金迅速回正。所有超過紅線標準的房企都要開始壓縮融資比例降負債,進入主動償還債務的階段,打折促銷形式的「以價換量」將會一直從目前持續到2021年,或者更持久。
2. 如果說人口持續流入的城市房價還會上漲,那麼人口不斷流出的城市房價自然就會下跌。從人口流入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和部分熱門城市地區,而更多的三四五線城市則淪為住房需求飽和型城市,這些城市的房價現狀幾乎一致陷入有價無市的死循環,要不然就直接露出本來面目,比如鶴崗、玉門這類城市。
為什麼李稻葵教授會說15年後人人有房住,學術界人士在公開場合說的這句話肯定不會是空穴來風,而是基於他個人的嚴謹思考與研究判斷得出的結論。央行調查數據已明確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家庭住房擁有率高達96%,戶均住房擁有率為1.5套,再過15年,市場中的住房總量在現有基礎上還會迎來俱增,國家會繼續加大多渠道供給,剩下的無房人士無論是購買普通商品房,還是共有產權房和經濟適用房都能夠滿足「居者有其屋」的基本需求。
各位看官是否贊同筆者的觀點,支持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9nXl3QBURTf-Dn53S0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