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鍾意
有兩個男孩,A男孩和B男孩,
他們同一年出生,從小一起在村里長大,
家裡條件也都差不多,都是貧苦出身。
兩人一起上了小學、中學,
一起參加高考,
遺憾的是,都沒有考上大學,
A的英語只考了33分。
第二年,他們一起復讀再次高考,
這一次,
A的英語考了55分,
總分比B男孩少一分,
但結果並沒有什麼不同,
他們還是沒有考上。
A男孩找到B男孩說:
「我們倆再考一年吧!」
B也有點動心,去找媽媽商量,
結果,媽媽來了一句:
「考考考,還考個屁啊!
都考兩年了,
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
老老實實回來給我干農活,
蓋房子,找媳婦,生孩子,
讓我早點抱上孫子。」
B只好告訴A:
「那我就不學了,我媽媽不讓我學了。」
第三年,
B開始在家干農活,
A繼續上學,備戰高考。
這一年,A的英語考了90分,
順利考上了北大。
來自全國各地的50名精英學生被編成一個班,
他是其中之一。
他就是——俞敏洪。
59歲那年,
已是優秀企業家的俞敏洪回到村裡,
遇見了自己小時候的好朋友,
那個一起讀書的少年已經頭髮花白,
一看就是一個農村老頭了。
為什麼兩個出身相同、境遇相似的人,
會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俞敏洪感慨說,
一個人的見識,
對前途的影響是巨大的。
當年,俞敏洪想要考上大學的意願,
遠遠比自己的好朋友強烈。
8歲那年,媽媽帶他乘著輪船去過上海,
而B從來沒有離開過那個村莊。
要知道,對於一個去過上海的孩子來說,
這個世界等於在他眼前就被打開了,
黃埔江兩岸的燈光,大輪船,
那種長長的街道,馬路上開的電車,
都給小小的少年帶來巨大的衝擊。
從此以後,他就下定決心,
這輩子必須走出農村,去看更大的世界。
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願望,
支撐他一路向前。
而B呢,從來沒去過上海,
他的人生軌跡,永遠就是在村莊之間,
在村莊的兩條河流之間,
所以他覺得不離開農村也沒有關係,
這是見識帶來的區別。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
兩個母親的見識不同,
讓事情發生了本質的改變。
一個有見識的媽媽,
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俞敏洪的媽媽一直支持兒子讀書,
第三年復讀時,
她把兒子送到了城裡一個很厲害的復讀班。
原本學生名額已經招滿了,
是她冒著暴雨,想辦法去爭取來的機會。
俞敏洪說,
「我覺得我媽媽儘管文化水平不高,
一天學都沒上過,
但是一直是一個特別有見識的人。」
她在貧瘠的日子裡,
儘自己所能,給了兒子最大的支撐。
而且,她自己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學習,
不識字,就去上掃盲班,
從一個沒上過一天學的人,
到讀書看報寫字完全沒有問題。
後來還當了生產隊隊長,辦了工廠,
到了80多歲,還在堅持讀書。
她的言傳身教,
讓家境艱難的孩子,
一步一步成為了社會精英。
如果說,俞敏洪的成功有什麼秘訣,
大概是他有一個了不起、不服輸的母親。
一位網友說,
「我的奶奶,
在我爸爸複習準備參加高考時,
讓爺爺把煤油燈吹掉!
爸爸差0.5分就上了大學,
打算再復讀一年,
結果一家人都反對。」
後來,
爸爸一輩子都在遺憾,
為什麼父母不肯再給他一次機會?
不得不承認,
父母真的深刻影響了孩子的命運。
一個15歲女孩,第一次來到城裡,
她騎著自行車,
看城裡的一切都很新鮮。
路口拐彎的時候,一輛小車險些撞上她。
車上的人搖下車窗,沖她破口大罵:
「你怎麼搞的,沒長眼睛啊。」
她很囧,不知道該怎麼回應對方。
是後來才知道,
原來車上有一個東西叫轉向燈,
可在那之前,從來沒有人教過她。
她只知道要看紅綠燈。
一個普通人,
想要活成風光體面的模樣,
要經歷什麼樣的磨礪?
父母的見識,
在一開始也許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但結局並非是不可逆的。
每個人生來都是一張白紙,
多數普通人的起點其實都差不多。
是什麼時候開始變得不同的呢?
也許,是一次不經意的旅行;
也許,是一次徹心的談話。
有的人,開始仰望星空;
有的人,一輩子沒有期待過星辰大海。
我們用生命中一點一滴的痕跡,
最終描畫出了自己的樣子。
最近因直播爆紅全網,
飆一口流利英語、出口成章的董宇輝,
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
他好像很有天分,
他去過很多的地方,讀過很多的書,
應該從小就受過良好的教育,
他的家庭條件應該也很好……
然而,真實的董宇輝是什麼樣子呢?
——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從小受盡苦難。
他小時候背單詞,
把單詞寫在手上,邊走邊背,
背到卡殼了,抬手一看繼續背。
一次,走著走著摔了一跤,
爬起來繼續背,
走到教室才發現,手背都磨破皮了。
回家後,媽媽問他手怎麼了,
他說我學單詞摔了一跤。
媽媽看著他,氣哭了:「你怎麼這麼笨!」
的確,他不是那種天資聰穎的孩子,
光「大象」(elephant)這一個英文單詞,
他背了一個月。
他怪自己怎麼就是背不過,我怎麼這麼笨?
沒有記好單詞,覺都睡不著。
可就是用那樣的笨方法,
他背完了課文,背完了單詞,
甚至背完了卷子。
當年那個把單詞寫在手背的男孩,
其實只是從小不服輸而已。
他說,普通人也可以變得落落大方。
你只要勤奮一些就罷了。
所以,一個普通人的落落大方,
需要很多很多的努力。
其實上天給每個人都安排了2次改命的機會。
第一次,是你的原生家庭;
第二次,是你的自我覺醒。
原生家庭,我們很難改變,
但自我覺醒,一定不要錯過。
抓住了,堅持了,也許就離成功不遠了。
在此之前,
不要害怕失敗,只管努力。
就像俞敏洪說的那樣:
「我這一生,失敗的東西,
比成功的東西多的太多了。
每一個加起來的失敗,
都是我走向最後一個成功的墊腳石。」
—— End ——
作者:鍾意,一個酒量很好的自由撰稿人。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