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件書法被乾隆視為心頭肉,每件能換一座宮殿,現在價值幾百億

2023-05-23     書法網

原標題:這三件書法被乾隆視為心頭肉,每件能換一座宮殿,現在價值幾百億

這三件書法被乾隆視為心頭肉,每件能換一座宮殿,現在價值幾百億

古代有些品位較高的君主,往往鍾情於名人書畫和古玩玉器,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他們不僅都是書法家,還對書法鑑定與傳播立下了大功,「琅琊王氏」一門書法有眾多摹本傳世,多虧了他們;宋徽宗趙佶是出名的「藝術君王」,他對前人書畫、器物的保護不遺餘力,還培養出了不少書畫大家。

三希堂

不過,要論哪個君主內府所藏最富,恐怕要數乾隆了。我們且不論他的書畫水平如何,單看各大博物館書畫藏品上的印章,也知道他真是見多識廣。如此海量的珍寶擺在他的面前,哪些最稱乾隆的心意呢?答案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這三件作品便是狹義上的「三希堂法帖」,乾隆以這三帖為首,命人將將內府所藏曆代書法作品,134位書家的300餘件佳作進行彙編,這便是廣義的「三希堂法帖」,它也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書法叢帖。本文則主要論述《快雪時晴帖》《中秋帖》《伯遠帖》這三件。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三希堂位於故宮養心殿的西暖閣,是乾隆的書房,他把自己最珍愛的三件書法置於此,足見重視。據統計,這三件短小的書帖上,乾隆一共蓋了超200方印章、題了70餘首詩。目前學界的觀點認為,王珣《伯遠帖》是真跡,而另外兩件均是後人摹品,甚至有鑑定家認為《中秋帖》就是米芾寫的。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正文僅有4行、28個字。釋文為:「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宣和畫譜》和趙孟頫都認為它是真跡,但通過科技手段證明它是唐人精摹本。能瞞過徽宗和趙孟頫,可見此帖深得晉人法度,好在氣息、筆法的還原度上。尖鋒入紙,點畫俯仰得宜,鉤挑靈活而內斂。用筆圓勁,提按頓挫分明,中和流美,不愧是「三希之首」「天下第一法書」。

王獻之《中秋帖》

《中秋帖》也被稱為《十二月帖》,米芾認為這是「天下子敬第一帖」。它正文僅有3行、22字:「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因是用無心筆、竹料紙書寫,被判斷為宋摹本。正是這樣的書寫工具,此帖點畫極為靈變,「節節換筆」,用墨濃重,疏密、粗細變化,有「一筆書」之妙。臨摹者水平不在「宋四家」之下,因此有人認為是米芾所寫。

王獻之《中秋帖》

《伯遠帖》是目前唯一一件「琅琊王氏」書法真跡,其價值之高不言而喻,啟功就說:「王帖惟余伯遠真,非摹是寫最精神。」此帖正文5行、47字。釋文為:「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王珣《伯遠帖》

此帖得「二王」筆法真傳,順鋒直入,轉折方正剛勁、停頓自然,略帶隸味;結字扁方,以橫取勢;章法和諧,渾然一體。

王珣《伯遠帖》

「三希堂法帖」中的佳作很多,除了這三件,還有歐陽詢《張翰帖》、蘇軾《黃州寒食詩帖》等。以狹義的三希堂帖而言,這三件作品也都冠壓群芳,實在是書壇至寶,專家估值有幾百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96fa81bf259814a90848898f97fa3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