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遊】攜程還是原來那個攜程嗎?在大模型「攜程問道」面世後,相信很多人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7月17日,攜程集團發布了旅遊行業首個垂直大模型「攜程問道」。據介紹,「攜程問道」具備兩大殺手鐧能力。一個是針對用戶明確的需求,可以提供查詢和引導預訂等服務,甚至能一鍵跳轉到預定頁面。另外一個是針對用戶尚未明確的需求,只需要輸入模糊的需求詞彙,就能實現智能化的諮詢、推薦服務。
此外,為了避免類似其他大模型可能存在信息錯誤的問題,攜程這次還推出一個旅遊行業的「可靠答案庫」——基於AI基礎+人工覆核相結合的口碑榜、熱點榜、特價榜。
在業內人士看來,攜程以行業大模型為引擎,驅動未來旅行產業升級的意圖十分明顯。如今的攜程,正走在新一輪「蝶變」的路上。
為什麼是攜程
2023年,AI大模型在全球帶來變革性浪潮。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國內發布的10億參數規模以上的大模型不低於80個。相對於通用型大模型,行業大模型擁有更大的、可直接落地的能力。因此,AI大模型如何實現在垂直領域的應用落地,成為了各家發力的重點。
資深網際網路觀察家丁道師表示,旅遊行業涉及到產品諮詢、路線規劃、內容產出等環節,這些都是技術活,所以它更需要這種垂直領域的行業大模型。對於攜程來說,20多年的旅遊行業摸爬滾打的經歷,使其在旅遊行業有著最深厚的歷史積累、技術積累、數據積累。「攜程做旅遊行業的大模型,應該說是恰到好處。」丁道師說。
事實上,攜程入局大模型,此前就已經有跡可循。
據品橙旅遊從多方了解到,自去年以來,攜程就一直在持續關注並低調地進行大模型建設的探索。20多年旅遊行業的經驗積累,加上5000多名技術員工,以及長期以來對技術層面研發的持續投入,為攜程能夠及時布局大模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23年4月25日,攜程與亞馬遜雲科技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更是加速了攜程在大模型研發進度。根據計劃,「雙方將開展行業大模型研討,支持攜程集團的行業大模型工程化探索」被列入「聯合創新實驗室」2023年技術工作重點之一。
彼時,在談到技術應用路徑時,亞馬遜雲科技大中華區方面表示,將首先考慮通用大模型在攜程集團現有的數字化工具中的應用,然後會探討在航線、酒店、客戶服務上,是不是可以在這種垂直的大模型上和攜程集團合作,去推出既符合客戶滿意度、又具有攜程集團特點的有能力、有擔當的大模型,更好地服務攜程的客戶,提升客戶體驗。
「垂直大模型的機會在於:AIGC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戰——答案並不那麼可靠。」攜程集團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認為,即使規劃節省了半小時,但推薦的酒店或者行程結果可能有5%的幾率是錯的,那是得不償失的。
打造「可靠答案庫」
作為垂直大模型,7月17日發布的「攜程問道」是篩選了200億個高質量非結構性旅遊數據,並結合攜程現有精確的實時數據進行自研垂練的百億規模垂直大模型,對用戶在旅行前、中、後期的需求意圖能實現更精準的理解,並實現快速響應。
另攜程的統計數據顯示,每天有千萬級的用戶帶著對旅行的期許訪問攜程。其中,60%的用戶已經有了明確的目的地,40%的用戶沒有想好什麼時候去、去什麼地方、花多少錢。
在這60%的用戶當中,挑選酒店的用戶從開始瀏覽到下單,平均耗時168.9分鐘;定機票的用戶從開始瀏覽到下單,平均耗時36.4分鐘;找景點的用戶,要在4個景點裡選擇比較才能定下其中1個,而在單個城市平均要打卡的景點數量是2個以上,糾結的時間會再度翻倍……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在確定一個目的地的情況下,用戶也要花上9.9個小時來做各種功課和決策。當用戶的行程關聯2個及以上城市時,其平均決策時間則上升到13.6小時。
在另外那40%的用戶當中,平均每個用戶要看近百條旅行產品、數十篇攻略內容,猶豫和糾結的時間會更長——完成一次真正的旅行決策,平均需要耗時11天零9小時。
如何才能結合用戶想去的地點、興趣、愛好、偏好、預算等選項,來迅速縮小他們的選擇時間和範圍,並保證這些答案變得「更靠譜」?
為了解決通用AIGC的問題,攜程在智能算法基礎上對酒店、景點、行程的常用主題推薦進行人工校驗並形成了「攜程口碑榜」「攜程熱點榜」和「攜程特價榜」。
攜程方面表示,為了儘可能保證實時性,這些榜單的數據會根據不同的設定時間進行動態更新——為了維護權威性,口碑榜以年度和月度為周期進行動態更新;熱點榜根據每天不同的時間刷新點,實時更新;特價榜依靠攜程的推薦機制,一款產品上架賣完立即下架的方式來運作。
在梁建章看來,這一組榜單不僅可以成為有攜程特色的代表性內容產品,還能解決通用AIGC的問題,打造旅遊業「可靠答案庫」。「希望用戶從包括『攜程問道』在內的產品獲得旅遊行業『可靠的內容,放心的推薦』。」梁建章說。
構築競爭壁壘
伴隨AIGC生態的演進和進步,儘管OTA行業迎來了發展新機遇,但同時也在面臨一些挑戰。
在攜程推出「攜程問道」之前,其他科技網際網路行業也發布了包括文心一言、通義千問、盤古、360智腦、星火、天燕等等在內的各種大模型。在大模型+文旅出行方面,百度和騰訊的實力均不容小覷。
例如,百度推出的文心一言、騰訊的「文旅大模型」在制定旅遊出行規劃方面(如路線、酒店、餐飲等)表現出的能力,就能影響到攜程攻略對用戶的價值。
此外,2023年6月29日晚,美團宣布以約20.6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大模型創業公司「光年之外」100%股權,此舉也被外界解讀為美團正在加快構建自己的大模型。
在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在線旅遊研究中心主任楊彥鋒看來,「攜程問道」的面世,是旅遊行業做垂直領域大模型的積極探索。這也為美團、同程、飛豬等平台潛在的大模型應用開發提供了借鑑。
不過,在丁道師看來,這些科技巨頭想在旅遊行業大模型領域打破攜程用了20年時間構築起來的競爭壁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020年,攜程把深耕內容作為公司未來的重要布局。攜程計劃以更好的算法,將高品質產品更精準地推向用戶,為新的內容產品頻道開闢更大的流量池。
2021年,在內容方面,攜程通過直播、榜單、社區三張「王牌」,涵蓋酒店、景點、民宿、目的地四大場景,打通線上線下內容渠道,彙集全網泛旅行內容核心創作者,實現內容產品一站式製作,為用戶出行提供一站式旅行指南。「用戶打開攜程時已經有了相對明確的交易需求,這是攜程做內容交易轉化的機會。」攜程集團執行副總裁、首席營銷官孫波表示。
2022年,攜程的榜單產品進一步升級,並發布口碑榜。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大步疊代,攜程不斷利用AI技術來改進和提升服務效率,提升客戶體驗。攜程利用長期積累的旅遊數據,訓練語義理解、信息抽取、信息摘要等模型,並深度應用於服務處置流程。同時結合旅遊場景的特點,持續優化和提升模型準確性。
同時,自研的人工智慧、數據分析及雲技術使攜程能夠將海量交易及行業認知,轉換並應用到商業及經營決策中去,進而不斷提高產品服務質量以及運營效率,並為上下游商家提供技術支持。
「對於攜程來說,其自身也要進一步強化大模型的相關技術。」丁道師說,「目前的『攜程問道』只是一個初級的內側版本,應儘快升級後續的2.0甚至3.0版本,並且與固有的旅遊產品結合起來,儘快培養用戶的習慣,形成更加堅固的競爭壁壘。」
對於以「攜程問道」為代表的旅遊行業大模型,在未來還有哪些可以探索的方向,丁道師認為,可以在主動智能管理、行業降本增效、聯動更多行業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
「未來行業大模型的應用可以幫助旅遊平台更好地理解用戶需求,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和推薦,同時也可以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同時,行業大模型還可以聯動更多產業,促進整個產業的創新發展。」丁道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