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婧 上海報道
操作風險管理是證券公司全面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3年12月1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公司操作風險管理指引》(以下簡稱《指引》)。
廣發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陳福認為,《指引》的發布是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的表現,落實了會議對於化解金融風險的要求。隨著證券公司進一步完善操作風險管理框架,金融系統和監管對於金融風險的防範、識別、解決的能力會進一步提升,這種對於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有助於提高金融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進而服務於整體經濟長期健康、平穩發展。
一位券商風控部門工作人員對《中國經營報》記者坦言,行業普遍認為,證券經紀業務是操作風險識別和評估的重點關注領域,其次是投行業務及投資類、資產管理類業務,部分券商的託管業務也應重點關注。
加強操作風險防範
前述券商風控部門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有證券公司存在流程梳理與日常業務運作結合不夠緊密的情況,流程梳理存在持續更新不到位、多頭重複建設、應用場景單一、數據質量缺乏管控等問題。同時,操作風險管理的協作分工有待加強。證券公司各部門、各機構、各業務與管理條線都有可能涉及操作風險,將操作風險管理職責集中在個別牽頭部門不利於多部門協同,進而影響操作風險防控的實際效果。
中國證券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認為,近年來證券行業業務領域不斷擴展、複雜程度不斷提升、新業務新產品不斷增多,重大操作風險事件時有發生。同時,證券行業操作風險管理仍缺少統一、全面、兼具可操作性與前瞻性的規範,證券公司操作風險管理仍明顯滯後,對於操作風險管理重要性、複雜性和緊迫性的認識仍需進一步提高。
陳福認為,《指引》對於證券公司操作風險管理做出了具體、細節性的指導,並對多個重點領域提出了指導建議。操作風險管理機制的具體構成主要在於風險識別與評估、風險控制與緩釋、風險監測與報告三個方面,此外還明確規定操作風險相關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內部控制等專項領域管理要求,並強調強化證券公司的自律管理。
《指引》共七章、三十七條,涵蓋證券公司操作風險管理全流程。在中信建投證券非銀金融與前瞻研究首席分析師趙然看來,結合證券行業實際,《指引》對重點領域提出指導意見,一是強調操作風險管理統籌與協作,要求證券公司各職能部門在負責管理本職能領域操作風險的同時,應為操作風險管理牽頭部門提供管理支持;二是對操作風險管理工具的應用給予一定靈活性,且應以發揮管理工具實效為目的進行完善、優化;三是整合、梳理境內外操作風險典型案例和行業經驗,總結形成操作風險控制與緩釋的基本措施和主要業務領域的管理措施;四是提出對新業務、新產品和新系統的操作風險管理要點,充分識別和評估相關操作風險,強化風險管理的前瞻性;五是結合行業數字化轉型趨勢,對相關係統、數據在操作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提出意見。
中國證券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制定證券公司操作風險管理的行業指引,對於完善證券行業全面風險管理自律規則體系,指導證券公司建立健全操作風險管理機制,提升全面風險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遵循前瞻性管理
中國證券業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指引》遵循全面性、可執行性和前瞻性原則。一是覆蓋證券公司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各部門、分支機構及子公司等層級,包括風險識別與評估、控制與緩釋、監測與報告等環節,涵蓋與操作風險管理相關的業務連續運行、外包風險管理、員工行為管理、內部控制等專項領域。二是充分考慮行業操作風險管理現狀,強調與證券公司自身特點、規模、業務複雜程度相適應,側重於建立體系、指引方向、完善機制、打好基礎,避免要求過高、過細或者過嚴。對於操作風險管理涉及的基本事項,予以明確;對於基本事項以外的管理工作要求,給予一定靈活性。三是強調前瞻性管理,結合證券行業發展趨勢和數字化轉型的背景,強調對新業務新產品和重點業務領域的操作風險加強管控,對通過應用信息技術和數據分析開展操作風險監測工作提出指導意見,對操作風險有關係統建設、數據治理與數據質量控制提出要求。
在國泰君安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劉欣琦看來,操作風險是指由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程序、人員、信息技術系統,以及外部事件造成損失的風險。近年來,券商重大操作風險事件時有發生,但行業操作風險管理仍缺少統一、全面、兼具可操作性與前瞻性的規範,券商操作風險管理明顯滯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對風險要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健全具有硬約束的金融風險早期糾正機制。本次協會制定發布《指引》,旨在完善行業全面風險管理自律規則體系,指導券商規範操作風險管理行為,加強對各類操作風險事件的防控與應對,更好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
劉欣琦認為,《指引》落地後,預計證券行業操作風險管理及全面風險管理將進一步強化,券商各類操作風險有望更好實現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操作風險管理的行業整體性強化則有助於各類不規範、高風險展業行為的出清,頭部優質券商風控能力更強、展業規範性更高,優勢將更為凸顯。
(編輯:孟慶偉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