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今年來最強高溫來襲,10日起至13日,本次高溫過程將進入鼎盛期,河北南部、河南中北部、山東北部多地最高氣溫將持續維持在40℃或以上。
高溫黃色預警
局地可達40℃以上
9日,北方高溫迅速增多、增強,中央氣象台今晨6時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
10日至13日,高溫強度繼續增強,河北南部、河南中北部、山東北部多地最高氣溫將持續維持在40℃或以上,局地高溫強度或打破同期紀錄。
- 河南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高溫)Ⅳ級應急響應
- 專家解讀:河南此輪高溫天氣過程形成原因及影響
河南省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張寧:造成持續性高溫的原因主要是,近期發展的東亞中緯度高壓脊,脊前西北氣流在華北黃淮地區強烈的下沉增溫現象,配合地面強盛的大陸高壓,河南省天空晴朗少雲,濕度小,氣溫上升非常快,造成了持續性的大範圍晴熱天氣。
此輪高溫過程持續時間長、高溫範圍廣,且正值端午假期,高溫中暑氣象風險比較高。河南省氣象台今早8點發布了高溫橙色預警,省氣象局也啟動了高溫重大氣象災害四級應急。
河南省氣象服務中心首席服務專家肖瑤:提醒大家儘量減少在午後高溫時段外出活動,戶外或者高溫條件下的作業人員要做好防暑降溫措施,及時補充水分。
感覺中暑了
「挺一挺」可能會要命
如何在高溫天氣里有效避暑?萬一中暑了如何「及時止損」,避免熱射病出現?對此,央廣網記者專訪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孟慶義。
濕熱天氣更易讓人「不知不覺」中暑
濕熱天氣更易讓人「不知不覺」中暑
「覺得熱」和「溫度高」是兩回事。孟慶義介紹,天氣預報的溫度只是空氣溫度,而人體實際感受到的溫度叫「體感溫度」,是氣溫、風速、濕度等的綜合影響下,身體感受到的溫度。當濕度增加,體感溫度會明顯增加。
除高溫暴曬天氣以外,高溫高濕天氣更容易讓人「不知不覺」中暑。要有效防暑,除了避免烈日照射,不在高溫或烈日下過多活動,也要特別注意,在濕度大的天氣里減少劇烈活動,有意識地控制環境中的濕度,適當使用空調除濕功能。
中暑頭暈,堅決不能「挺一挺」
中暑頭暈,堅決不能「挺一挺」
中暑早期,頭暈是最早的一個表現。「切記,這時千萬不能想著挺一挺再休息。」孟慶義強調,很多人認為,在剛剛感覺不舒服時可以「再堅持堅持」,殊不知,暑熱帶給身體的傷害不是像個斜坡,持續累積、增加。而是個「直角」——當傷害超出了自我調節能力,身體就會頃刻到達「崩潰點」,出現暈倒、抽搐等嚴重症狀,甚至導致死亡。
孟慶義表示,一旦在室外出現頭暈的症狀,孩子突然「打蔫」、沒精神,就要注意是否為中暑症狀。此時,年輕人應迅速到陰涼處躺平、休息,適當喝點涼水,10~30分鐘後若還沒緩解,要及時就醫。
老年人體溫調節能力變差,出現頭暈迅速送醫
老年人體溫調節能力變差,出現頭暈迅速送醫
老年人出現頭暈等中暑症狀,無論當下是否緩解,一定不要自行判斷,要迅速送醫。
孟慶義解釋,老年人體溫調節能力變差,散熱能力降低,在一般人並不覺得很熱的天氣,也有可能出現熱射病。而且,老年人的症狀比較複雜。他們有時體溫並不一定太高,但內臟溫度已經升高,臟器或已經受到損傷了。「但這些在家裡是很難區分的。」因此,孟慶義建議,老年人出現中暑等不適,不要自己在家處理。「我們見過很多老年人說自己感覺能挺一挺,但等到挺不住了,再就醫也來不及了。」
喝夠水,消暑防病最佳「法寶」
喝夠水,消暑防病最佳「法寶」
汗液蒸發能夠帶走大量的熱量,因此,出汗是人體解暑降溫效率最高的方法。因此,在暑熱天氣里,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促進汗液排放。
關注天氣變化
注意防暑降溫
來 源丨央廣網、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 輯丨李楠
責任編輯丨郭啟迪
審 核丨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