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城區官網發布《東湖街道仁瀆村、高平村、楊浜村、五聯村、岑前村村莊規劃(2022-2035年)》。
規劃覆蓋東湖街道大面積土地,還涉及拆遷、重大項目等建設內容。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看看。
1.東湖800萬方規劃詳情
本次規劃涉及東湖街道的5個村莊,總面積近800萬方。
根據現狀用地布局圖和規劃用地布局圖,規劃內的土地將發生巨變。
首先是規劃內村莊拆遷。
目前規劃內的仁瀆村、高平村已經完成拆遷,岑前村的拆遷指揮部也已經準備好,整村拆遷戶數達到896戶,規模很大,很快將啟動拆遷。
剩下的五聯村和楊浜村,雖然今年沒有提及拆遷,但根據規劃,最終也需要整村搬遷。
而且這兩個村的體量不小,都堪比岑前村。五聯村總戶數約772戶,人口1831人;楊浜村總戶數約910戶,人口2479人。
其次,是農林用地和建設用地的大幅調整。
3年內,農林用地要比現狀增加超70萬方,建設用地要減少64萬方。
以規劃南延的越安路為界,西面就是調整後的建設用地,東面則為大面積的永久基本農田。
而這片永久基本農田區域,就是「東湖·未來農谷」所在,計劃打造成水、城、田交融的現代科創農旅田園示範區。
2.田園示範區將帶來什麼?
東湖的田園示範區,其實脫胎於「田園綜合體」這一概念。
而田園綜合體的概念,在世界各地已有成功先例,並隨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在國內流行。
諸如美國加州的葡萄種植園和產業基地、德國的市民樂園、日本的大王山葵農場、法國普羅旺斯的薰衣草農場等等。
基本是綠色觀光、特色農業、種植、採摘等農業體驗活動以及休閒、娛樂活動。
2017年,全國首批15個田園綜合體試點單位公布,其中紹興也有一個:花香漓渚田園綜合體。
該綜合體總體量達到約1670萬方,是東湖·未來農谷的兩倍還多。
依託原有的拳頭產業——花木產業,漓渚以花為媒,打造千畝花市、千畝花苑、千畝花田。
通過政府投資帶動民間資本,不僅將原有的花木產業發展壯大,也打響了「國家級名優春蘭品牌」。
同時,漓渚打造的超大花海,並引入「棠棣驛站」等配套設施,建設鄉村振興實訓基地,成為集休閒、觀光、體驗為一體的現代化新興農業園區,遊客數量實現翻倍增長。
從漓渚的經驗可以得出,東湖·未來農谷將為這個片區帶來巨大的改變:
1.進一步深化、發展原有的特色農業優勢,實現農業產值的增長;
2.能帶來豐盛的配套建設,形成旅遊觀光勝地,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3.能盤活鄉村資源,改善鄉村面貌,改善當地居民生活。
而且東湖·未來農谷還不同於漓渚,是騰出了一整片土地出來打造,更容易形成集聚效應,更能迸發出強大的能量。
3.大城東超級藍圖
這次規劃也提到,以「東湖·未來農谷」為中心,聯動「未來航道」(杭甬運河)與「未來雲城」(迪盪湖科創CBD)。
這次規劃的越安路以西部分,正是窯灣江沿岸,是大兩湖科技城中的「區域總部湖灣」。
結合此前發布的「大兩湖科技城」規劃(詳情可見:迪盪兩湖合體!超級產業新城啟動!),和「芯城茶谷」規劃(詳情可見:紹興大城東按下「開發快進鍵」!),一張超級藍圖正在紹興大城東徐徐展開。
這張藍圖將有多高能?
高新產業上,有大兩湖科技城的先進產業項目和重大創新設施,有集成電路小鎮的晶片行業龍頭企業;
旅遊度假上,有東湖風景區、吼山風景區,以後還有茶陵風貌、未來農谷;
宜居方面,有梅龍湖、迪盪湖、洋涇湖、湖則畈四大湖區,以及窯灣江、杭甬運河的優美環境。
待這張宏大藍圖落地,越城區將真正展開它的右翼,振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