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絲綢及紡織技藝

2022-08-05     歷史百家匯

原標題:淺談中國絲綢及紡織技藝

中國的紡織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浙江錢山漾遺址出土的綢片,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家蠶絲織品。從漢代到唐代,大量精美的絲織品經由陸路和海路向外輸出,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中國絲綢及紡織技藝的外傳,對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進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夏布織造技藝

夏布織造技藝歷史十分悠久,四川川榮昌生產的夏布是其主要代表。漢代稱榮昌夏布為「蜀布」,唐宋發展為「斑布」「筒布」,主要用作貢品。清代康熙後期才形成商品生產。榮昌夏布以苧麻為原材料,經過打麻、挽麻團挽麻芋子、牽線等數十道工序編織成布,非常不易。

傈僳族火草織布技藝

火草織布工藝十分獨特,編制時有兩梭,一梭為麻線,一梭為火草線,交織而成火草麻布。這種麻布製作工序繁複,從割麻、制麻線到織布,有幾十道工序。火草麻布製作的衣服冬暖夏涼。由於每一道工序都需手工完成,織一件衣服,往往需要好幾個月,十分珍貴。

傳統棉紡織技藝

我國傳統紡織技藝歷史悠久,自7世紀棉花從印度傳入後,中國紡織業即由麻紡轉為棉紡。新疆伽師縣維吾爾族傳統手工棉紡織技藝將古老的生產方式保留至今,工序依次為彈花、紡線、拐線、絡線、經線、印布、掏繒、織布等。

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

南京雲錦是用傳統的大花樓木織機,由拽花工和織手兩人相互配合,通過手工操作織造出來的。南京雲錦主要品種有織金、庫錦、庫緞和妝花四大類,其中妝花的「挖花盤織」「逐花異色」因技藝繁複,至今仍只能手工完成。

蜀錦織造技藝

蜀錦即四川成都地區製造的花錦,傳統蜀錦織造技藝通過紋樣設計挑花結本到挽花工、織工合作生產,織出美麗的蜀錦。成都以盛產錦而獲得「錦城」「錦官城」的美名。

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

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是指包括栽桑、養蠶、繅絲、染色和絲織等整個過程的生產技藝,以及其間所用到的各種精巧的工具和由此生產出來的絢麗多彩的絲綢產品,同時也包括這一過程中衍生出來的相關民俗活動。5000多年來,它對中國歷史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並通過「絲綢之路」對人類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3371a495511e9bff26ae1207709d5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