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讚賞!
作者:毅品文團隊戰巡基洛夫,歡迎轉發!
雖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斷在炒作所謂俄羅斯即將進攻烏克蘭的消息,但是國際社會上已經有很多分析認為,這只不過是西方國家刻意炒作出來的鬧劇罷了,俄羅斯自己也多次強調,俄羅斯並沒有任何進攻烏克蘭的興趣。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如果純粹的從政治和經濟角度來分析的話,俄羅斯的確沒有任何繼續蠶食烏克蘭領土的動機。因為他們已經控制了克里米亞半島和頓巴斯地區,前者讓他們擁有了控制整個黑海地區的能力,後者讓他們擁有了足夠的與西方國家之間的戰略緩衝區,如果繼續吞併烏克蘭領土的話,很可能給俄羅斯自己帶來更大的災難。
首先是在經濟上,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之後,陷入到西方國家集體制裁的俄羅斯的經濟狀況已經相當之差,表面上看起來西方對於俄羅斯的制裁已經到不能再制裁的地步了,但是是如果西方國家選擇限制俄羅斯駐外使館的活動,採取極端手段禁止俄羅斯出口武器,以致購買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等原材料,甚至是直接勒令德國停止與俄羅斯在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上的任何形式合作的話,俄羅斯受到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很可能達到500億美元以上。
除此之外被俄羅斯視作外匯主要來源之一的軍工外貿行業也可能會受到非常重大的影響,從最近的一次俄羅斯外貿軍火的集體展示也能夠看出一些端倪出來,在上次杜拜航展上,俄羅斯的軍工集團拿出了多款堪稱拳頭級別的外貿產品,比如說比如蘇-75「將軍」單引擎隱身戰鬥機等等,但是讓人感到相當奇怪的是,無論是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的大型高管們,還是很多軍工企業的代表,似乎並不想著讓這些武器能夠在與烏克蘭的戰爭中露面,想著第一時間推銷出去換錢。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俄軍工企業非常擔心,一旦他們與烏克蘭爆發更大規模戰爭的話,自己就會遭受到更加全方位的制裁,俄羅斯的金融機構與世界金融體系徹底割裂,那麼他們向中東地區大規模推銷武器裝備的努力將會徹底破滅,這也極有可能影響到俄羅斯的國防研發。事實上當今這種現象正是俄羅斯軍工發展現狀,他們已經無法像當年蘇聯時期那樣,從莫斯科手中獲得幾乎無窮無盡的軍事資源,因此只能將武器研發的重點放在外貿上,現如今俄羅斯的軍工集團任何先進武器只要一出爐,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就會推出用於外貿的閹割型號,比如說蘇-57E戰鬥機。
就是上次從2014年以來,俄羅斯在國防研發上的成本就一路水漲船高。他們與烏克蘭的關係全面惡化之前,烏克蘭國內有數十家供應商,向俄羅斯提供航空發動機,雷達導引頭,航空電子設備、電子戰模塊等等關鍵零件。如果可能企業徹底退出之後,俄羅斯被迫在這些領域從頭再來,極大程度影響到了他們現成武器的生產以及軍工研發。而且拜登政府已經準備採取措施,對俄羅斯的半導體行業進行打擊。我國雖然遭受到了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制裁,但是憑藉著一己之力完全生產中低端晶片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俄羅斯的半導體行業是連28納米製程晶片都遠遠無法觸及的存在,如果他們的半導體被徹底斷供的話,那俄羅斯最基本的國防安全都有可能受到嚴重打擊。
因此俄羅斯根本不存在任何想要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進攻的動機,東烏克蘭地區從去年年底開始局勢緊張一直到今天,只不過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動用自己的喉舌媒體可意製造的荒唐鬧劇而已,他們的目的只是想找個理由不斷加強在烏克蘭境內的軍事存在,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之下,只好強行把髒水潑在俄羅斯頭上了。好在目前俄羅斯烏克蘭以及法國德國已經達成了初步協議,起碼在未來兩個星期之內不會爆發軍事衝突,接下來更多細節還要在柏林談判之後才能知曉。大家有什麼有趣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本文為毅叔說世界系列,感興趣的朋友,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局勢帝,收看全部毅叔說世界系列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