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每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這句膾炙人口的話,出自張愛玲筆下的《紅玫瑰與白玫瑰》。而寫這篇小說的時候,正好是她的愛人胡蘭成有了外遇,她離開胡蘭成之後。
張愛玲
張愛玲用細膩的筆觸,將人物背景鎖定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並告訴我們:愛情之路上,許多時候都是在抉擇,既然有了抉擇,就會有錯過,那麼接踵而來的遺憾亦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正如陳永光所說,這篇小說還體現了張愛玲的女性主義立場和批判精神。
紅玫瑰
佟振保這一生的紅玫瑰,大抵是兩個人,其一只在他的記憶中勾勒出朦朧的影子,那就是他的初戀——玫瑰。
那時他還是個在異國他鄉求學的留學生,青澀地拒絕了玫瑰的求歡,還因此獲得了一個"柳下惠"的名稱。不過,當時既然選擇了"君子"行徑,之後在午夜夢回時的遺憾當然就只能自己承擔了。
劇照:紅玫瑰王嬌蕊
而後他回了國,在一家外商公司謀了高職。租住老同學王士洪的屋子。也是在此時,
他邂逅了他的另一朵真正的紅玫瑰——王士洪的妻子王嬌蕊。
這個明媚的女子任性、放浪卻又不失童真。她會為了保持苗條而刻意只吃一點點主食,卻放不下更容易讓人肥胖的糖;她會在被人調侃臉上有肉的時候嬌俏地說道:"那是我去年吃的羊肉";她會穿極綠的裙子搭配粉紅色的內襯,卻一點不顯得違和。
從初見開始,佟振保就抑制不住自己對她的喜愛。於是在王士洪出去工作沒多久,在王嬌蕊有意無意的撩撥之下,他們就在一起了。
很快,王嬌蕊就深深陷入了對佟振保的愛之中無法自拔,她渴望和他永遠在一起,還因此要求與王士洪離婚。
劇照《紅玫瑰與白玫瑰》
可是佟振保根本就沒想過這些,雖然他心裡也有她,但是他無法承受"與朋友之妻有染"這種消息對他名聲帶來的打擊,無法接受這樣一個浪蕩的女人做他的妻子。儘管王嬌蕊再三表明自己的真心和改過自新的決心。
最終佟振保從她的世界抽身,而她卻依然選擇了離婚。
在愛情與名聲事業中,佟振保與大多數男人一樣選擇了後者,而王嬌蕊卻如大多數女性一樣選擇奔赴前者。
張愛玲筆下的這朵"紅玫瑰"與她有著相似之處,因為她和她一樣對愛情有著如火的熱情,即使胡蘭成是有婦之夫的時候,張愛玲仍然一心一意地愛著他。
劇照:佟振保
白玫瑰
做出選擇之後,佟振保冷靜了下來,心中卻仍然籠罩著一抹悲涼。而後在母親的撮合下,他娶了他的白玫瑰——孟煙鸝。
這個身材單薄,羞澀內向的女子給人的感覺只是籠統的白,嫻靜而缺乏生氣,她無法喚起佟振保的愛,也沒能引起他的注意。
可是她對佟振保的崇敬卻絲毫不減。由於家裡沒有一個活潑大方的主婦,佟振保會經常選擇在外面請客吃飯而不是回家。
家裡偶爾有客人找他時,孟煙鸝總是小心招待,總是會站在佟振保的立場想為他博得好名聲,卻沒有把握好方式,最終二人心生隔閡。
後來,家裡來客人的情況更少見了,她的女兒也被送到了學校,再無人與她搭話了,她就會打開收音機,只有她心裡清楚,她只是想聽到人聲而已。
她不出門,不交際,連"最好的戶內運動"也不喜歡,總是空洞寂寞的樣子。
劇照《紅玫瑰與白玫瑰》
這使得佟振保開始常常在外嫖妓,越發的對她不感興趣了。
在這一場紅玫瑰與白玫瑰的博弈中,顯而易見是紅玫瑰占了上風,她雖然沒在佟振保身邊,卻在他的心裡刻下了深深的印記。
誠然,佟振保的這個關於婚姻的抉擇給他帶來了莫大的遺憾,也削減了他的許多快樂。可是,如果重來一次,他應該還是會這樣選,因為他不捨得拿他的好名聲去做賭注,所以寧願自己咽下這人後的苦果。
其實,無論在什麼時代,單單有愛情,都敵不過現實的。
雙雙顛覆
本來在他的心中,王嬌蕊的嫵媚多姿,浪蕩洒脫已經定格在了他離她而去的那天,那個活潑大膽又不適合娶回家的女人總是會在一些特定的時刻,從他的腦子裡溜出來提醒他,在他的生命中曾有過這麼一個人,卻是再無法得見了。
而孟煙鸝的怯懦空洞,文弱無趣的形象也已經在他的心裡深深扎了根,再掀不起波浪來。
劇照:孟煙鸝與王嬌蕊
可是,世事總是朝著意料不到的方向發展。那天,他和弟弟打車,旁邊坐著一個女人和一個孩子,那人並沒有引起他的注意,卻是他的弟弟先驚叫了起來,他這時才注意到,這女人正是王嬌蕊。
不同於以往她留在他心中的印象,如今的她,比以前胖了,看起來也不再是以前活潑放浪的樣子了,她變得規規矩矩,是一個可以娶回家的女人了,卻失去了以往的神采。
於是,他們開始斷斷續續地聊起天來。原來她當時和王士洪離婚之後又另嫁了一個人,還生了孩子。如今看來,她不僅是個合格的妻子,更是個合格的母親了。此情此景讓他的遺憾之情更加深了一層。
白玫瑰孟煙鸝
不久之後,他竟然發現他的妻子——那個在他面前一向乖順的女人竟然和一個面目醜陋的裁縫有了曖昧關係,這樣的結果是他意想不到的。
這樣反轉的結局,使他原本覺得已經在自己掌控之中的人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裡,正是這篇小說的點睛之筆。
這樣的轉變,決定了這篇小說的價值不局限於解構,更具有構建的向度。即是,在解構男性霸權的同時,確立了女性嶄新的性別身份。最終佟振保面對的是王嬌蕊變成賢妻,而孟煙鸝追求自己愛情的結果,這使得他失去了主體性。
最終抉擇
發現孟煙鸝與一個卑賤裁縫私通,這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於是佟振保對事情的認知偏斜起來,他開始公開嫖娼,還將妓女帶到自己家門前引人注目。他想通過這樣的事來發泄心中的憤懣。
劇照《紅玫瑰與白玫瑰》
最後,當他回到家中再鬧了一通之後,文中寫道"第二天起床,振保改過自新,又變了個好人"。這暗示了佟振保最終的抉擇——接受現實,並開始新的生活。或許,他是找回了內心的良善,畢竟當初他是有著坐懷不亂"柳下惠"的名聲。
在這本小說里,張愛玲通過細緻的描寫和生動的比喻,反映的是小資生活的縮影和人類對情感的需求。
在妙趣橫生的情節里勾勒出在男權統治的社會下,女人們的生存狀態和情感體驗,"紅玫瑰"和"白玫瑰"代表的是兩個極端,卻都生活在困境裡面。
"紅玫瑰"是熱烈而奔放的,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情,甚至可以不顧一切。可是最終還是沒能擺脫世俗的枷鎖,佟振保心中根深蒂固的男權思想仍然是當時社會的主流,男人們將道德的限制和行為的限制強加給女性,使她們總是生存在困境中,也因此她的求而不得似是必然的結果。
張愛玲
"白玫瑰"則是封建時代最理想的妻子,卻因為無法滿足佟振保的原始慾望而得不到他的愛重。
處於這樣的困境之中,她們卻勇敢地顛覆了自己的傳統形象。這樣的結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正迎合了張愛玲的思想,女性應該獲得屬於自己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