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籠中》點映10天結碩果,這操作人人能學嗎?

2023-07-14     影藝獨舌

原標題:《八角籠中》點映10天結碩果,這操作人人能學嗎?

豆瓣上,有不少影迷討論到,已經很久沒在公映期看過電影了。

今年暑期檔熱門電影的口碑,大多從點映期就開始迅速發散。除了現實題材的《消失的她》《我愛你!》《八角籠中》,連動畫電影的《長安三萬里》《茶啊二中》也加入了點映大軍。

暑期檔不似春節檔,頭部片子可以更靈活地選擇點映時段。今年暑期檔種子選手競爭激烈,用點映提前造勢便顯出常態化趨勢。

實際上,去年暑期檔的頭部影片就開始扎堆點映了。但受制於疫情,去年暑期定檔頗為艱難。比如《獨行月球》提前十天才官宣公映日期,可選的宣發手段實在不多,點映無疑是為影片快速預熱,最具性價比的選擇。

或許是看到去年點映有成效,今年暑期檔的片子也紛紛效仿,每部電影依據各自的受眾群體、題材特點制定了不同的點映策略。

《我愛你!》和《封神第一部》,兩部片方明顯對成片質量頗有自信,都選擇提前一周進行全國大規模點映,其中《封神第一部》的點映只針對IMAX影廳開放。

點映讓影片口碑提前釋放,影院通過觀眾反饋,重新決定公映首日的排片率。2018年夏天,《我不是藥神》曾以這種方式實現票房逆襲。《封神第一部》若能在第一輪點映中取得口碑優勢,正式上映後,或有可能獲得比《超能一家人》更高的排片。

《消失的她》是今年暑期檔唯一一部女性題材作品,也是目前最大的票房黑馬,截至今日已收穫32.61億元。這部電影從上映前一個月就開始在營銷上發力,幕後拍攝細節在抖音、微博上瘋狂傳播。不過,片方並沒有配合營銷採取長線點映,影片只提前一晚與觀眾見面。

《消失的她》確實不需要點映。一方面,片子主打女性奇觀,並不側重口碑營銷;另外,《消失的她》上映是端午節前一天,彼時暑期檔剛拉開序幕,市場上商業片稀缺,《消失的她》尚無對手,太早點映釋放口碑,反倒容易帶來爭議不利於票房上漲。

同樣選擇提前一晚與觀眾見面的還有《掃毒3:人在天涯》。這部粵語IP續作在7月5日(周三)晚點映粵語版本,點映地區主要為廣東省。

去年,古天樂、劉青雲主演的《明日戰記》也是公映前一天開啟點映,正好趕上七夕觀影高潮,公映當天累計票房便破億。今年的《掃毒3》趕上《消失的她》《八角籠中》《長安三萬里》「神仙打架」,就算長線點映也難在票房收益上突圍了。

相比去年,今年暑期檔點映時間更長、範圍更廣。

小體量動畫《茶啊二中》,公映前一周開始多地區點映,目前總票房已突破4000萬元。《八角籠中》從端午節開始兩輪點映長達10天,放映城市和場次的密集程度堪比公映,甚至讓很多觀眾倍感迷惑:《八角籠中》是提前上映了嗎?

點映與公映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對放映城市、場次數量和時間有嚴格控制,同時對點映影城規格也有要求。

之前不是沒有多輪點映的電影。去年暑期檔主打口碑的《人生大事》《獨行月球》都曾開啟兩輪點映。《人生大事》首輪點映選擇了38個二線城市,每家影院提供場次僅有一場,時間控制在下午兩點半至三點半,次輪點映則安排在公映前一天晚上,範圍擴大至全國,場次、時段更加寬鬆。同樣,《獨行月球》首輪點映也以二線城市為主,且場次較少,直到公映前一天才擴大放映範圍。

提前一兩周大規模點映的電影,通常會安排在周末下午場或晚上場。像《八角籠中》這樣提前十天點映,不限影城規格,且密鑰時間覆蓋全天的影片,極為罕見。

想要達到這種級別的點映規模,除了片方和院線合作關係夠緊密,還需要能讓雙方都滿意的上座率。《八角籠中》第一輪點映在端午,6月23日《八角籠中》上座率為19.37%,與《消失的她》基本持平,有個別影院甚至表示,端午節《八角籠中》上座率超過了75%,為了滿足觀眾需求還臨時加了場。

首輪點映成績出色,片方和院線就有熱情開啟下一輪點映。點映期拉得越長,售票平台、豆瓣上積累的想看人數和好評就越多,討論度前置,宣發公司能提前配合話題做營銷拉升熱度,有利於電影公映後爭取到更高的排片。這也是《八角籠中》沒有選擇提檔,而是繼續做點映的重要原因。

可以看出,現在點映已不僅是小體量影片適配的逆襲神器。如今在大檔期上映的片子,無論體量大小,都傾向用點映來創造口碑。

長線點映可以幫片方利益最大化,但這種方式真的適合常態化嗎?

如果所有片子都延長點映周期,市場的正常運轉必然會受影響。畢竟,很多電影可沒有「想點就點」的話語權,也達不到《八角籠中》這種點映規模。比如原本定檔6月30日的《透明俠侶》,就在《八角籠中》《消失的她》的前後夾擊下,被迫臨時撤檔了。健康的電影市場不能只靠頭部影片撐起,也要給小成本電影留一處喘息之地。

【文/葵涌】

The End

往期推薦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1079ee591ec7c5cd71ba08aa0a1c3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