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印度最善戰的馬拉塔人,被阿富汗人徹底擊敗

2020-06-19   昭武觀史

原標題: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印度最善戰的馬拉塔人,被阿富汗人徹底擊敗

在印度的哈利亞納邦,有一座名叫帕尼帕特的城市,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距離德里只有九十公里,正是因為這種情況,才使帕尼帕特成為了印度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在印度的歷史上,帕尼帕特地區曾爆發了三場大規模戰役,而本文要講解的則是爆發於公元1761年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

帕尼帕特城的古建築

在十八世紀初期,印度的莫臥兒帝國已經衰落,生活在帝國中部的馬拉塔人開始崛起,他們擺脫了當地莫臥兒貴族的統治,他們的國家被稱呼為馬拉塔帝國。而在印度的西北部,阿富汗杜蘭尼王朝的君主艾哈邁德沙也對莫臥兒帝國的土地虎視眈眈,在印度的歷史上,曾多次遭到阿富汗人的入侵,印度的居民一直十分懼怕北方的阿富汗人。

此時的莫臥兒帝國,既不能阻擋北方的阿富汗人,也阻止不了馬拉塔人的崛起。公元1748年,艾哈邁德沙率領阿富汗人穿過興都庫什山,莫臥兒帝國的北方總督無法阻擋兇悍的阿富汗人,莫臥兒貴族被迫將印度河西北部的土地割讓給阿富汗人,並且每年向杜蘭尼王朝繳納貢金。不過莫臥兒貴族的妥協,並沒有讓阿富汗人停止南下,到了1757年,艾哈邁德沙率軍對德里進行了洗劫。

艾哈邁德沙的畫像

而當時的馬拉塔人,則是印度最驍勇善戰的民族,在印度有兩個號稱是「印度教守衛者」的民族,一個是拉傑普特人,另一個便是馬拉塔人。在印度的歷史上,每當遇到外族入侵的時候,拉傑普特人就會積極進行抵抗,莫臥兒帝國的創建者巴布爾遠征印度的時候,也曾遭到拉傑普特人的阻擋,可是後來一些拉傑普特貴族卻選擇向莫臥兒帝國效忠。

馬拉塔人是非常崇尚武力的民族,摔跤是他們最喜愛的運動,唐朝的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便曾這樣記述生活在印度的馬拉塔武士:「「其形偉大,其性傲逸,有恩必報,有怨必復,人或凌辱,殉命以仇,窘急投兮,忘身以濟。」

馬拉塔人的服飾

拉傑普特人向莫臥兒帝國的臣服,標誌著馬拉塔人正式成為印度教守衛者,當馬拉塔帝國建立之後,馬拉塔人便不斷向莫臥兒帝國開戰,帝國的領土也越來越大。但是當阿富汗人南下之後,馬拉塔人意識到阿富汗人要比莫臥兒貴族更具威脅,因為那時候的杜蘭尼王朝,要比莫臥兒帝國的軍事實力更強大,也比馬拉塔帝國更有資格被稱呼為「帝國」。

當阿富汗人占領德里城之後,艾哈邁德沙任命自己的兒子鐵木爾為德里總督,但是當艾哈邁德沙剛剛回到阿富汗,馬拉塔人就和錫克人一起進攻鐵木爾的軍隊,並且將鐵木爾趕出了德里城。而在此之前,艾哈邁德沙就已經多次擊敗馬拉塔人,面對馬拉塔人的捲土重來,艾哈邁德沙決定再次出征,然後通過一場決戰徹底擊敗馬拉塔人。

杜蘭尼王朝的士兵

這場決戰的地點選在了距離德里九十公里的帕尼帕特城,艾哈邁德沙親自率領六萬多名阿富汗士兵向帕尼帕特城進軍,其中有四萬多名騎兵。而馬拉塔帝國的統治者巴拉吉二世則派出了自己的侄子巴奧,巴奧的手下士兵的人數和敵軍的人數差不多,只是巴奧還擁有許多馬拉塔民兵,這些民兵的人數雖然很多,但是戰鬥力並不強。

到了公元1760年的11月,杜蘭尼王朝的軍隊和馬拉塔軍隊在帕尼帕特遭遇,雙方立即展開對峙。在接下來的兩個多月時間裡,馬拉塔人和阿富汗人一直在進行小規模的戰鬥,直到第二年的1月14日,決戰才正式爆發。在那一天的凌晨,馬拉塔人在軍營中食用了甜食,然後便開始向阿富汗人發起進攻,馬拉塔人的大炮不斷射向阿富汗人的營地。

馬拉塔武士

而杜蘭尼王朝的阿富汗士兵在受到攻擊後,也抬出了他們的六十門大炮,阿富汗人的火器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要遠超馬拉塔人的火器。在炮聲漸漸停止後,雙方的騎兵便開始了衝鋒,面對兇悍的阿富汗騎兵,馬拉塔騎兵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他們在和阿富汗騎兵的對戰中絲毫不落下風,並且擊退了阿富汗騎兵的多次衝鋒。

當馬拉塔人在戰場上開始占上風之後,他們的指揮官巴奧認為阿富汗人並沒有人們所說的那樣強大,於是他便所有的士兵都調往了戰場,想要徹底殲滅杜蘭尼王朝的軍隊。可是讓巴奧沒有想到的時候,在戰場上和馬拉塔人廝殺的那些阿富汗人,只是杜蘭尼王朝軍隊的一部分,艾哈邁德沙還有兩萬多名精銳騎兵沒有進入戰場。

手持長矛的馬拉塔士兵

就在巴奧欣喜的以為他們即將獲得勝利的時候,艾哈邁德沙派出了自己的精銳騎兵,這些騎兵像旋風一樣衝進了馬拉塔人的戰陣,像秋風掃落葉一般將馬拉塔士兵砍翻在地。這些精銳騎兵的登場直接扭轉了戰局,馬拉塔人開始敗退,就在這個時候,馬拉塔人的後方也出現了問題,一些之前被馬拉塔人俘虜的阿富汗士兵殺死了看守他們的守軍,並且不停的對敗退的馬拉塔人進行襲擊。

馬拉塔人開始敗退後,艾哈邁德沙命令阿富汗士兵乘勝追擊,無數馬拉塔人死於敗退的路上,他們的指揮官巴奧也被殺死。這場戰爭讓馬拉塔人損失慘重,有三萬多名馬拉塔士兵在戰場上被阿富汗人殺死,還有兩萬多人在敗退的路上被殺。

英國人征服馬拉塔人

當阿富汗人取得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的勝利後,艾哈邁德沙又開始對馬拉塔人進行清算,阿富汗人殺死了所有馬拉塔戰俘,並且在馬拉塔人的聚集地展開大屠殺,大約有七萬多名馬拉塔平民死於這場屠殺。

這場戰爭對於印度歷史的影響極大,因為當時的馬拉塔人是唯一一支能夠對外族進行有效抵抗的勢力,可是他們卻在帕尼帕特之戰中被阿富汗人重創,馬拉塔帝國的國力也開始下降。而帕尼帕特之戰的真正受益者則是從海上抵達印度的英國殖民者,馬拉塔帝國的衰落使英國人有了可乘之機,他們在1818年滅亡馬拉塔帝國之後,印度已經沒有一支軍隊可以對英國人進行抵抗。

參考資料:《印度歷史上的戰爭》《大唐西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