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兒子被幼兒園勸退,寶媽討要說法,園長:老師不是你家保姆

2019-10-02     JD媽媽

4歲兒子被幼兒園勸退,寶媽討要說法,園長:老師不是你家保姆

孩子一直都是父母眼中的寶貝,從他們出生開始的很長一段時間,都需要父母細心的關愛。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始終要學會自己生活,並且和其他的同齡人進行交流。

幼兒園作為一個專業的教學機構,可以幫助家長們在這一時期照顧孩子,讓他們能夠逐漸習慣脫離父母進行集體生活,而且通過學習特定的知識讓孩子們在入學之前有一個良好的過渡期。

許多家長出於對孩子受教育的關心,從一開始就要選擇師資良好口碑極佳的幼兒園,生怕讓孩子受到半點委屈。孩子正式進入幼兒園之後,這些家長又要儘量和老師搞好關係,以便讓老師分配更多的精力照顧自家的孩子,同時也可以通過保持聯繫來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

他們最擔心的就是即便自己付出了這麼多的財力和精力,自己的孩子仍然會被老師疏忽,得不到精心的照料。畢竟礙於我國的國情所限,一般的幼兒園都是一個老師看管十幾二十個孩子,根本做不到像家長一樣一對一的看護,在這種條件下難免會發生照顧不周的情況。

我的身邊就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反映了父母對於孩子上幼兒園的焦慮。同事的孩子今年已經四歲了,正好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一家人花了很大的功夫,讓孩子進了當地比較有名的幼兒園,就說裡面的老師都經過了專業的考核,正式教學的能力和經驗都是讓人放心的。

可是孩子去了幼兒園還沒幾個月,老師竟然就聯繫這位同事,表示她的孩子對於幼兒園的生活很不適應,希望父母暫時先把孩子領回家照顧。這一下可就讓同事一家人都感到難以理解,所以連忙詢問老師,是不是孩子在班上發生了什麼問題。

老師也很明確的告訴他們,這個孩子的照顧自己的能力相比起同齡人實在是太差,按理說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完全可以自己上廁所了,但是他們家的孩子明顯對這件事情還不熟練,每次都會拉在自己褲子上。

而老師自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總是幫同一個孩子解決這種麻煩事,所以希望家長先把孩子領回家去,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之後再考慮回到幼兒園。

我的這位同事其實一直都比較溺愛孩子,一直到上幼兒園之前都讓孩子穿著紙尿褲,想要上廁所的時候直接解決就可以,沒想到這種做法,反而讓自己的孩子被幼兒園勸退,這讓她感到不可理解。

這位同事的看法其實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父母的意見,他們認為幼兒園作為專業的教學機構,除了教授孩子必要的知識之外,還肩負著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重任,所以跑去想像園長討要一個說法!

然而幼兒園園長的一番話頓時給這位同事潑了一盆冷水,孩子之所以被勸退是因為達不到幼兒園的上學要求。雖然孩子已經四歲了,但是基本的生活能力非常欠缺,而且老師也不是你們家的保姆,不要總想著把所有責任都丟給幼兒園。

為了儘量避免孩子因為自理能力差而被勸退的尷尬,家長們最好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教會他們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讓他們自己用餐具吃飯或者自己上廁所,甚至在氣溫發生變化的時候學會自己添減衣物,用下面這些方法可以讓孩子更好的適應獨立生活。

一、每天為孩子預留出特定的時間,讓他們學會獨立完成特定的任務。

年紀太小的孩子本身自控能力就弱,所以即便家長教會他們生活技能,仍然需要讓他們適應一段時間才可以真正的掌握。家長可以每天在吃飯時間給孩子預留半小時的時間讓他自己來吃飯,或者讓孩子隔一段時間就自己去上廁所,這樣就可以讓他們養成一種獨立生活的習慣。

二、在孩子獨立完成事情的時候給予指導和鼓勵。

剛開始培養孩子自理能力時,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說吃飯的時候精力不集中,吃了幾口就不想再吃了。這種時候家長就要用鼓勵的方式讓孩子儘量把飯吃完,讓他明白只有在固定的時間才可以進食,所以在用餐時間必須要儘量學會填飽肚子。

如果在上廁所的時候,孩子因為太急或者沒有把褲子脫好,導致把褲子弄髒了,家長就要讓他們學會提前上好廁所,不要匆匆忙忙跑去上,而且蹲下之前要把褲子完全拉下來。

其實只要家長有心引導,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教會他們必要的生活技能是非常容易的。在我看來家長不能一味把教育孩子的責任丟給幼兒園,其實父母的教育和關心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家長需要讓孩子了解到終有一天要離開大人的懷抱,學會融入集體的生活,所以獨立生活的能力是孩子必須掌握的。那麼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教會他們自己自主生活的能力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iCcjW0BMH2_cNUgJbm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