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幾天看到一個熱搜視頻:男友第一次見女友家長搶著幹活。
視頻拍攝於國慶前一天,男生第一次去女友家見家長,肉眼可見的謹慎。
據女友介紹,男友剛退伍回來不久,女友便安排中秋節的第二天讓他上家門拜訪女友家長。
剛登門,男友就十分緊張,哪怕坐在沙發上,也只是恭恭敬敬地坐著,不敢喝茶也不敢吃小零食。
後來,飯桌上女友爸爸和男友喝了一點小酒,男友這才舒展了一些。
之後,男友便十分積極地表現,搶著干起活來。
言語間,女友滿心歡喜,對男友的舉動十分滿意。
視頻曝光後,評論區內一片沸騰。
有人怒贊在女友家幹活的男生是個好男友,也有人在經歷過婚姻後不屑於這類言行。
眾多評論中,一條高贊評論戳破了現實:真相是現在很可能是裝裝樣子。
這條評論的結論過於絕對,但有一點不可否定的是,當今社會有太多女生過於高估伴侶這類低成本的付出。
記得看過這樣一段話:
「希望你在選擇伴侶的時候,不要覺得對方為你做一些日常小事就深感歡喜,把自己一輩子就交付過去,你要看這個人在利益衝突面前是否會讓步於你。
日常的小事簡單一點來說就是你的對象每天給你發早安晚安,給你撐傘擦汗買個奶茶,請個吃飯看電影啥的,你就覺得『這個人太好了,我好幸福,我要嫁給他』。
這種低成本的太容易了,對誰做都可以,你要看他在做大決定的時候,是否優先考慮你;你要看他心情不好的時候怎麼對你。」
實在不能贊同更多。
太多女生總是通過日常生活細節斷定一個男生的誠意,但過多糾結細節往往忽略了從更高的層次上去了解這個人。
相比於擁有一個噓寒問暖的伴侶,你更應該看重的是他深入骨子裡的價值觀。
2
看過一個知乎帖子「我和父母微信辱罵妻子,妻子無意發現怎麼辦?」
事件從題主和妻子生了一個女寶開始。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題主和妻子便在公婆家坐月子。
一開始,大家相處得還不錯。但等到月嫂離開後,看小孩的重擔便落在了妻子和孩子爺爺身上了。
慢慢的,兩人因為育兒觀念和方式的差異,衝突也漸漸產生了。
後來小孩生了一場病,當時小孩腸胃炎便血住院,爺爺堅決認為這是題主妻子不忌口,有時會吃一些重口味的調料導致的,提出先暫停喂養母乳。
題主妻子多次溝通無果後,只能被動順從,改用奶粉喂養孩子。儘管題主妻子做出了妥協,但關係還是被破壞了。
後來題主妻子產假結束恢復正常上班後,工作日小孩便交由爺爺照顧,周末由夫妻兩人照看。
每到周末題主妻子回公婆家看小孩,都不得不忍受公公的黑臉,甚至題主妻子打招呼公公也不願理她。
各種瑣碎細小事件的疊加,讓題主妻子與公婆的關係不斷惡化。
有一次,妻子一次無意間翻看題主的手機,意外發現自己的丈夫和公婆在小群里稱呼她「顛婆」。
那一刻妻子瞬間崩潰了,無法接受曾經對自己「呵護有加」的丈夫居然如此對她。
題主事後坦言,自己當時在群里聊天時,想著孩子的腸胃炎是因為妻子的母乳問題導致的,所以一時惱火就喊了妻子顛婆,之後他的媽媽也跟著喊顛婆。
看完帖子,第一感覺真的是太令人窒息了。
是的,我相信妻子看到丈夫對自己那句「顛婆」的稱呼,足以粉碎她多年來對丈夫的愛意。
有人說,只有關鍵時刻,才能真正看清一個人。
作為丈夫,哪怕家裡出現了育兒矛盾,但對妻子保持最基本的尊重,始終是一段婚姻得以維持的底線。
一旦連底線都突破了,曾經的山盟海誓、噓寒問暖那一刻看起來都是虛假的泡影。
3
柴靜的老師陳虹是央視著名製片人。
有一次,一個編導問她:「某某都出國了,為什麼不讓我出國,我也做過片子,那片子我做得也挺好看的。」
陳虹聽完後,意味深長地說了一段話:
「我衡量一個編導,不是看你做得最好的片子,而是看你做得最差的片子。
最差的片子是什麼樣子,那才代表你的水平,最好的片子沒準是蒙上的。
你說你打一槍,嘣,打十環上了,蒙唄。你最差的一槍都打八環,那才表明你的水平真的是高。」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女主角明蘭在談論「親事」時,也說過觀點類似的一句話:
「與人相守,最終依靠的,還是那最低處,品性的最低處。」
什麼是最低處?
就是當一個人生氣的時候,憤怒的時候,落魄的時候,為難的時候,與你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
如果這些時刻,你還能接受他的樣子,那麼他才是真正值得交付的人。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