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明第一才子,一句名言世人皆知,書法卻沒幾個人見過!

2023-07-07     書法網

原標題:他是大明第一才子,一句名言世人皆知,書法卻沒幾個人見過!

他是大明第一才子,一句名言世人皆知,書法卻沒幾個人見過!

說起大明的才子,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和徐禎卿;或者說出劉基、解縉、徐渭的名字。這些人確實才華橫溢,不過與此人相比,還略遜一籌,他就是「明代三才子」之首、狀元楊慎。

楊慎雖說還到不了家喻戶曉的地步,但是他有句名言近乎世人皆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平時愛聽書和單口相聲的朋友,對這首定場詩也不陌生:「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英雄五霸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這也出自楊慎之手。

楊慎,字用修,號升庵,明弘治元年(1488年)生於四川成都,他家世顯赫,其父是東閣大學士楊廷和。楊慎自幼習詩文書法,楊家收藏巨富,他又博聞強識,年紀輕輕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才子了。明正德六年(1511年),年僅23歲的楊慎中狀元。

楊慎仕途並不順盪,常遭貶謫,為官期間遊歷各地,在經史、地理、金石、書畫、戲曲等方面成就斐然,可惜「人掩其字」,書法成就被他輝煌的文學光芒掩蓋。楊慎對於自己的書法自視甚高,甚至認為自己得趙孟頫真傳,時人評價:「以博學名世,書亦自負吳興(趙孟頫)堂廡」。

楊慎書法以魏晉為師,推崇晉人風流縱逸之氣,因此主要受南方帖學影響,他說:「晉賢草體虛澹蕭散,此為至妙。」其字受「二王」、米芾、趙孟頫、李東陽影響最大。《新都縣八陣圖記》是楊慎早期書法的代表,從中還能看出幾分「顏楷」痕跡。

此作筆力勁健,點畫爽利瘦硬,筋骨力道豐沛;結字嚴謹端莊,中宮緊實,略顯瘦長,轉折處方圓並用,既圓潤飽滿又不失端嚴。《新都縣八陣圖記》布局規整,字與字、行與行間章法舒朗整齊雅潔,從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楊慎有著紮實的功力。

屢次貶謫不僅歷練了楊慎的心性,也影響了他的書法。行書、草書數量增多,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走出「台閣體」的拘囿。其行草書極重視「韻」,表現在用筆更為自然,尖鋒入紙、一拓直下,筆畫處理中隨處可見「二王」的「內擫」與「外拓」。結字欹側,絞轉自如,時常有「一筆書」。

楊慎一方面追求魏晉風韻,另一方面也受「台閣體」影響,他對趙孟頫有著近乎執著的痴迷,盛讚:「自趙孟頫出,一洗顏、柳之病,右軍之後,一人而已。」楊慎的字,重筆法、重格調,力求作品由內到外都沒有「敗筆」,這也影響到了明代中後期的書法家。

大家對楊慎有何評價,歡迎評論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e7c3fc76c5bdd6f9393b1f6182581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