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1月6日,空八師轟炸大和島炸塌大和洞,炸死了多少敵軍?

2023-12-17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1951年11月6日,空八師轟炸大和島炸塌大和洞,炸死了多少敵軍?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的將軍級戰犯們終於露出了本色:有人幸災樂禍,有人異想天開,有人憂心忡忡,絕大多數都認為那將是一場難以取勝的艱難戰爭。

我們看電視劇《特色1959》中眾將的反應,基本都符合史實,文強、沈醉等人的回憶錄,跟電視劇演的基本一致,邱行湘的外甥黃濟人寫的《將軍決戰豈止在戰場》,也有大段文字描寫戰犯將軍石怎麼被志願軍的英勇事跡感動並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功德林將軍級戰犯對志願軍的理解不夠全面,如果他們知道在1951年,我們志願軍空八師在轟炸大和島的時候,一口氣轟塌了大和洞,並摧毀了島上88%的地面建築,炸斃無數敵軍,不知又會作何感想——王耀武杜聿明肯定歡呼雀躍,黃維和周養浩等人的表情,一定很有意思。

當年的功德林將軍級戰犯為了幫助我軍了解美軍,寫了不少有價值的資料,但是他們分析我軍與美軍的優勢與劣勢時,說得並不是很客觀。

那些人吹捧美軍的話,現在聽著以很耳熟:「美國軍隊是當今世界最強大的軍隊,這一點,在二戰時期早已被證明。二戰過去的時間並不長,美軍的基本組成並沒有多大變化,他們的士氣還在,作戰經驗也不過時,武器裝備也沒有刀槍入庫……」

吹美軍的武器裝備,吹美國的工業能力,估計山姆大叔聽了都得臉紅,那些敗軍之將卻面不改色,又轉而對志願軍的武器表示看不上眼:「空軍就那幾架日本教練機,海軍也是一樣,重慶號巡洋艦被炸沉後,手上就沒有一條可用的戰艦。」

黃維康澤周養浩等人可能忘了:就是沒有空軍也沒有海軍的解放軍,消滅了老蔣八百萬軍隊,並將他們逮進了戰犯管理所。

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在武器,更在於人,即使是現在,中東很多土豪世界各地買先進裝備,最後卻都成了沙漠草鞋兵的戰利品,連民間武裝也打不贏。

事實上當年的功德林戰犯還是目光狹隘,志願軍也並不是沒有拿得出手的空軍,雖然飛機比美軍差一些,飛行員經驗也不是很豐富,但要論起「空中拼刺刀」,一個志願軍能單挑三個美軍,我們拜讀志願軍飛行員孔憲東、張隨軍、吳天軍、韓明陽等人的《志願軍空軍在朝鮮戰場》《親歷首次轟炸大和島》等回憶文章(本文黑體字均出自這幾位英雄的回憶),就會發現只要裝備沒有代差,志願軍空軍打起美空軍,那也是入雄鷹搏夜梟,被斬落的美軍王牌飛行員,也不止三個五個。

實事求是地說,當年我們的空軍在裝備上確實落後:「1949年11月才成立的中國人民空軍,當時僅建成兩個殲擊航空兵師、一個轟炸機團、一個強擊機團,各型作戰飛機不足200架。新組建的志願軍空軍飛行員亦大多來自陸軍,剛從東北老航校畢業不久,平均飛行時間只有200小時,駕駛噴氣式殲擊機飛行僅15小時左右。」

當時志願軍空軍主要使用的是蘇制米格9和米格15型噴氣式飛機,其作戰半徑小,飛行時間短,從安東(現丹東)機場飛到朝鮮清川江,作戰僅五分鐘就得被迫返航——再打下去,油就不夠了。

志願軍的飛行員大多數是「新兵」,侵朝美國空軍首批投入的兵力就有十萬餘人,出動了作戰飛機一千一百多餘架(占當時美空軍總數的1/5),這一千多架飛機,大部分是當時最先進的F84、F80、F86,其飛行員大多參加過二戰,王牌飛行員的飛行時間多達三千小時。

紙面和裝備上的對比,志願軍無疑處於劣勢,但是就戰機和經驗都處於劣勢的志願軍空軍,卻把美空軍打怕了。美空軍參謀長范登堡悲嘆:「中國幾乎一夜之間,便成了世界上空軍力量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我們(指美軍)的戰鬥轟炸機除了扔掉炸彈、四散逃命之外,別無其他辦法。」

據不完全統計,到1951年年末,志願軍空三師參戰八十六天,共出動飛機二千三百九十一架次,空戰二十三次,擊落敵機五十五架,擊傷八架,志願軍空二師、空四師、空八師、空十師同樣也取得了輝煌戰績。

志願軍與美軍的空戰,史料記載極多,咱們今天的話題,主要是來聊空八師轟炸大和島的大快人心場景,空三師和空四師的戰績,咱們有機會再說。

1951年11月6日,志願軍空軍首次轟炸大和島時,年僅二十三歲的空軍轟炸航空兵第八師二十二團二大隊大隊長韓明陽,擔任了轟炸機隊的領隊長機,親歷了那次轟炸行動的全過程。

大和島位於鴨綠江口岸的朝鮮西海岸,是侵朝美軍和南韓軍的主要前哨和雷達陣地,島內盤踞著李偽軍「白馬部隊」一千二百餘人及美陸海空軍情報機構四百多人,並設有大功率雷達、對空台及竊聽機器。

為了拔掉這顆眼中釘,空八師二十二團二大隊出動九架圖2轟炸機,由大隊長韓明陽率領,攜帶爆破殺傷彈、燃燒彈對大和島進行轟炸;空二師出動十六架拉11殲擊機、空三師七團出動二十四架米格15殲擊機負責空中警戒掩護。

當時志願軍空軍轟炸部隊只有空八、空十共兩個師,空八師有七十多架種飛機架,其中六十四架是圖2型轟炸機,一次出動九架圖2,志願軍是準備將大和島夷為平地的——誰讓它的名字討厭了呢。

韓明陽回憶:「當接到中朝人民空軍聯合司令部(空聯司)派專機送來的航空照片時,幾十雙眼睛立刻都集中在敵人的指揮機構——大和島上的大和洞,恨不得把敵軍陣地布局牢牢地印在眼睛裡。大和島上的敵軍偵察機構是插在我們後方的一個眼中釘,不拔掉它,我軍的行動就沒有自由。」

1951年11月6日14時35分,韓明陽帶領九架轟炸機,在戰友殲擊機的掩護下飛到大和島上空,先用一陣機關炮打啞了敵人的高射炮,然後降低高度投下了航空炸彈。

韓明陽投彈完畢轉過機頭,看到敵軍的指揮所大和洞完全籠罩在沖天的濃煙中,岸邊的兩艘登陸艦艇也被炸得開了花。

戰後統計,這次轟炸行動共投彈八十一枚,命中七十二枚,炸塌了大和洞,摧毀房屋四十五幢,占原有房屋88%,炸死、炸傷敵少將作戰科長和海軍情報隊長等共六十餘人,炸毀敵糧食二十噸,各種彈藥彈藥萬發,炸沉敵艦二艘,而志願軍空軍無一損傷,美國媒體當時根本不敢相信志願軍有了如此強大的空軍力量:「這次襲擊不會是中國方面來的,這次戰鬥,以小分隊駕駛新型轟炸機進行了成功的轟炸,看來不是亞洲人乾的……」

經過三次轟炸,11月30日誌願軍五十軍向被炸成廢墟的大和島發起總攻時,敵人的抵抗只能算負隅頑抗垂死掙扎:「我轟炸機群憤怒地將一枚枚復仇的炸彈向敵陣傾瀉下去,大和島頓成一片火海。志願軍陸軍官兵乘勢迅速登陸,一舉殲滅了島上殘敵,解放了大、小和島。」

志願軍在朝鮮戰場連戰連捷,空軍也大發神威打出了美軍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米格走廊」,這消息傳回國內,不但舉國歡騰,連功德林里的將軍級戰犯們的心態也發生根本的轉變。

戰事初開時,黃濟人記錄的戰犯們有的夜不能寐,眼角眉梢都是笑,夢裡也在打哈哈;有的慷慨陳詞,將心肺肝膽和盤托出;有的一言不發,卻總是最先搶看報紙。

隨著志願軍節節勝利,慷慨陳詞者,變作一言不發;一言不發者,變作慷慨陳詞。大家開始為志願軍炒米炒麵,楊伯濤在寫完《關於美軍戰術之研究》之後,又寫了《為抗美援朝中國人民志願軍炒乾糧》:「調和鼎鼐倍辛忙,為最愛人爨餱糧。只緣此身罪待改,心逐米粒到戰場。晝颺烽煙夜燭天,揮汗酣戰灶台前。千杓萬鏟渾意倦,大同江畔報敵殲。」

強者總是應該被尊重的,志願軍英勇作戰,不但征服了功德林里的將軍級戰犯,也讓美軍見識到了一個不可戰勝的對手,我們在感佩之餘,也不能不產生一些聯想:如果1951年我們有足夠的飛機大炮和坦克,抗美援朝戰爭,是不是會取得更加輝煌的戰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cf19fd7c0d68901b6e2b1f270a80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