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熱點|換電業務合作:長安與蔚來聯袂上演「稻草變身大戲」?

2023-11-22     車動力

原標題:車市熱點|換電業務合作:長安與蔚來聯袂上演「稻草變身大戲」?

欲「揚」,先「抑」。

看上去,蔚來創始人李斌算是深諳此道。

11月20日,李斌發起了面向公司全員的內部講話與問答,其間重點談及了近期的組織優化、銷量壓力和未來兩年之發展方向等話題。

在外界看來,此次「內部講話與問答」傳遞出了不少通常意義上會被視為「負面」的信息——比如,李斌再次確認近期將進行較大規模裁員,用他自己此前的話來說:「公司將減少10%左右的崗位,具體調整會在11月完成,這是面對激烈市場競爭不得不做的艱難決定。」

與此同時,更為重要的「伏筆」也已在當天埋下——針對員工提出的「換電業務是否可持續經營?」的質疑,李斌回應稱:「換電模式是蔚來巨大的先發優勢,目前已經到了面向全行業開放的時刻,明天就會發布第一家合作,後面還有4-5家在談。」

就在外界對李斌口中的「第一家」進行著各種猜測時,懸念就已於11月21日迅速揭曉——長安汽車。

僅僅數十個小時之內,蔚來和李斌似乎也經歷了一波「從谷底到峰頂」的「過山車」式體驗。

當一切水落石出之際,李斌的所作所為是「有意為之」還是「純屬巧合」似乎已不那麼重要。人們最為關心的是:長安,圖什麼?……蔚來,又能得到什麼?……

長安汽車:已提前洞察「先機」?

從長安汽車和蔚來雙方聯合發布的信息中,我們首先可以明確一點信息,那就是:前者對換電模式表達了「看好」之意,並藉此次與蔚來達成合作而正式「入局」。

此前數年中,由於面臨著行業標準/車型接口不統一、布局/建網耗資巨大、「入局」車企數量寥寥等問題,換電模式可謂是始終面對著諸多懷疑和爭議。

及至「超充」技術迅速崛起、並有越來越多的車型支持,行業內外甚至大有「『超充』將讓換電模式再無生存空間」之類聲音。

然而,後者的真實市場前景似乎卻並不像外界看上去那樣「岌岌可危」。

在之前舉行的「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正在研究編制換電技術標準體系,並推動換電電池尺寸、換電接口、通訊協議等標準統一。

甚至有消息稱,相關部門已經啟動對「國家換電站標準」的考察程序,並開始組織乘用車換電車端行業標準的最終評審。

若真如此,那麼長久以來換電模式想要最終「登堂入室」的最大桎梏——「國家標準」問題似乎將由此迎刃而解,並迎來全新的發展空間與可能,甚至一舉駛上「快車道」。

作為一家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背景的大型國企,長安汽車是否已提前洞察了這方面的「先機」?……

蔚來:「換電模式引領者」終於看到「曙光」?

蔚來此前發布的半年財報顯示:2023年1-6月,這家「新勢力」車企之虧損額高達108億元人民幣,凈虧損率達56%;再結合其上半年僅僅5.5萬輛的銷量,相當於蔚來每賣出一輛車幾乎就要虧損近20萬元!

堪稱「慘不忍睹」的財務數據之下,無疑折射出該公司極其高昂的運營費用。其中,已經建成、並投入運營的2100座換電站之固定投入就超過63億元(蔚來汽車總裁秦力洪曾在今年的上海車展期間透露,其換電站單站之建設成本約為300萬元)。

然而,這還不是換電站唯一的「燒錢」之處。蔚來副總裁沈菲此前也曾表示:「每個換電站只要能夠干到一天50-60單,就能夠盈虧平衡了。」

不過,從蔚來網站發布的數據進行推算,其單站日均換電次數僅有約30次,距離沈菲口中的「50-60單」還有不小差距。如前所述,甚至在蔚來內部也有不少員工對「換電業務是否可持續經營」表示懷疑。

一時之間,「越壘越高」的換電站數量,卻反而有可能成為最終「壓垮」蔚來的其中一根「稻草」。

所幸,長安在這個緊要關頭及時拋出了另一根「稻草」——與蔚來就換電業務達成合作的「救命稻草」。

看上去,事情的發展似乎正如李斌之前所言:「任何雲服務,最初都是企業自己應用,成熟之後再向行業開放。到了今天,蔚來換電業務已經到了可對外開放的時候;而且,蔚來的下一代電池包和高壓快換平台也會向全行業開放。」

毫無疑問,此次與長安汽車就換電業務達成合作,至少將為蔚來帶來以下兩方面的重大利好——

首先,長安這樣的業內「重量級選手」選擇「站隊」換電模式,顯然會對其它之前還在觀望、猶豫中的車企/品牌產生不可低估的示範和帶動作用,且「波及」範圍勢必將包括、但肯定不限於李斌本人所提到之「後面還在談的4-5家」。

由此,蔚來此前獨自投資+運營多年的換電站網絡將有望在較短時間內迎來多位業內「共享玩家」。

其次,隨著不同車企/品牌相繼與蔚來達成換電業務合作,勢必會衍生出越來越多支持其換電模式的產品/車型。由此,對蔚來換電站至關重要的「日均換電次數」這一核心運營指標將有望在未來數年中迎來持續增長,並反哺換電模式逐漸進入良性循環狀態。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蔚來似乎都會是這次合作中「贏了更多」的那一方。

產品懸念:消費者會看到什麼樣的「換電新車」?

在雙方昨日聯合發布的相關信息中,對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語焉不詳的,我們只能看到下面這樣帶有幾分「公式化」口吻的措辭——

「雙方將在推動換電電池標準建立、換電網絡建設與共享、換電車型研發、建立高效的電池資產管理機制等方面展開合作。」「未來,長安汽車也將在其它平台型、基礎性生態領域,從能源、充換電、整車『生態等方面持續加強與蔚來的合作。」

不過,李斌卻疑似在蔚來社區中透露了更多的相關信息。

他表示,蔚來對外共享的將是下一代面向大眾市場的「超充快換電池包」。據悉,長安與蔚來將聯合研發可換電車型——在這一合作模式下,首款共用電池包的換電車型計劃於2025年上市。

看上去,對雙方此次合作有所期盼的消費者或許還需要再等上些時日。

【車動力說】換電,原本早已成為可能最終「壓垮」蔚來的其中一根「稻草」。

然而,它卻最終成功換來了長安汽車拋出的「救命稻草」。

是「否極泰來」?……還是又一輪新的「選擇遊戲」?……既然這場大戲的帷幕已經緩緩拉開,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b02cf68729da4e26b35fd1175466c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