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晚上,睿藍汽車召開了盛大的發布會,正式宣告了品牌旗下新車型睿藍7的正式上市銷售。新車為純電動車,共有6款配置,指導價區間為11.77-17.37萬元。提供CLTC 450公里及605公里兩個續航版本。
作為一款定位在親民家用轎車市場的純電車,睿藍7毫無疑問主打的就是一個性價比。作為一個事實上的新生品牌,睿藍其實非常清晰地明白,在如今這個極度內卷的國內汽車市場下,新品牌若想打開市場,唯一的辦法幾乎也就只有通過性價比和堆料了。睿藍7的性價比毫無疑問是很高的,但現階段大家對於這台車,其實還有很多的疑問:睿藍到底是一個什麼品牌?睿藍7這款車和同級其他對手相比競爭力如何,以及睿藍這個品牌,到底品牌定位是什麼?
在很多其他消息源針對這台車的介紹中,再談到睿藍品牌時通常會冠以「吉利睿藍」,或是「吉利旗下的新品牌睿藍」。這當然沒錯,如今的睿藍品牌無論是車型還是技術上,基本都是全套吉利的底子,甚至具體到睿藍7這台車,有部分消息甚至認為,它和吉利的銀河L6是同平台車。
當然,睿藍7不可能和銀河L6是同底盤車型,畢竟一個純電一個插混,整個底盤架構就完全不同。但我們現階段需要解釋的,其實是睿藍這個品牌本身。其實睿藍這個名字固然是個新品牌,但睿藍的前身,大家一定不陌生:力帆汽車。
前幾年力帆汽車因經營不善而宣告破產倒閉,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陸續發生了兩件事:第一,力帆汽車原有的造車資質被理想汽車買去,而力帆品牌及其他資產則通過吉利注資的方式實現重生。在得到吉利的輸血後,力帆科技如今是「滿血復活」了。
而根據公開信息顯示,睿藍其實是吉利和力帆科技的「合資公司」。但考慮到現在的力帆本質上已經是「吉利的形狀」了,早已經不再是以往的那個力帆了。因此我們可以說,睿藍儘管從歷史上看是力帆汽車的後代,但現在的睿藍跟以前的力帆,已經沒有絲毫關係了。
如果我們進一步深挖就會發現,其實睿藍品牌和另一個品牌楓葉,也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嚴格來說,睿藍和楓葉是吉利在親民級市場布下的「雙子星」品牌策略。他們會共用很多核心技術,其中楓葉品牌面向的是營運車市場,主打的是換電等營運車剛需的產品點。而睿藍則是更偏C端市場的品牌,在繼承了楓葉品牌在換電等技術的基礎上,針對C端消費者作出了很多變化。
所以說白了,你可以把睿藍品牌看作是「面向終端消費者的,但同時也有著營運車的耐久性和換電技術的品牌」。
在睿藍7的發布會上,品牌方不斷地提及一個詞「真誠」。這個真誠其實有兩方面的解讀。首先自然是顯性的,產品力層面的真誠。睿藍7是目前20萬以內唯一一款搭載雷射雷達的純電,不過值得指出的是,睿藍7的雷射雷達只有頂配(17.37萬)才有,其他版本是沒有的,但這個倒也可以理解,畢竟雷射雷達的成本擺在那。
第二點則是,睿藍7支持一種名為「膠囊電池」的動力電池技術,還有睿藍自己的換電技術加持。這個膠囊電池其實是一種營銷詞彙,它指的是睿藍7可以支持550公里、605公里和750公里,40-100度的電池,這個其實是現階段非常火的,針對不同容量(即不同大小的電池組)在同一款車上進行換電適配的技術。這項技術目前是吉利一直在力推的換電技術,最初被用在楓葉品牌的多款營運車型上。這其實也就是我前面說到的,睿藍和楓葉兩個品牌在技術上的通用性了。
另外的睿藍7的亮點產品力,主要體現在三個點上,第一是頂配搭載雷射雷達,是目前20萬內唯一一個搭載雷射雷達的純電車,第二個是14.97萬的版本就給了605公里續航,第三個則是它的車機晶片沒有用高通驍龍8155,而是用了一顆名為龍鷹一號的國產晶片。
睿藍7作為一款緊湊型SUV,在12萬不到這個市場上,它的競爭對手其實真的不算多。作為純電動車,在數據上和它接近的,售價普遍比它高。和它價格差不多或者更低的,不是數據上遠遜於它,就是車型級別上和它有差距。
即便我們把競爭對手放寬到所有價格類似的新能源SUV,我們也幾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睿藍7當下在這個價位的性價比,接近無敵。因此如果單純看性價比,看產品力的話,睿藍7是無懈可擊的,當下你真的找不到比它更好的同級車了。
但現在的問題在於,睿藍這個品牌作為新生品牌,無論是品牌知名度還是輿論口碑上都是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換句話說,吉利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對這個品牌進行精細化運營和輿論口碑拉提,而這件事,遠遠比產品本身更費力。
不過,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睿藍7會大賣,畢竟在性價比為王的10-15萬市場,性價比拉滿,就是最大的競爭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