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你的美貌
仿若昔日尼西亞的小船,
在芬芳的海上輕泛,
疲憊的遊子
轉舵駛往故鄉的海岸。
·
久經海上風浪,慣於浪跡天涯,
海倫,你美麗的容顏,你紫藍的秀髮,
你那仙女般的丰姿令我深信
光榮屬於希臘,
偉大屬於羅馬。
·
——埃德加·愛倫·坡(美國)
神話中的希臘
在歐洲的南部有個地方叫希臘。它的西面,隔著亞得里亞海,是國家輪廓酷似女士長靴的義大利。它的東面是愛琴海,北面則是馬其頓。雖然這個國家並不出名,但在古代卻是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它最偉大的君王亞歷山大大帝曾經帶著一支軍隊,從馬其頓路打到了印度,成為了西方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征服者。
希臘的南面是地中海,因為被歐洲、亞洲和非洲緊緊包圍,就像被塞在了大陸中間一樣,所以得名為地中海。地中海一年四季碧波蕩漾,所以希臘人很早就開始借著這個大海四處討生活了,用一個現代說法就叫「殖民」。希臘人在南面的小亞細亞半島和東面的義大利南部建立了許多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就是一座座獨立的城市,它們比母邦富庶有時還會和母邦大打出手,西方歷史上著名的特洛伊戰爭就是這樣發生的。
在古希臘神話中,特洛伊戰爭的爆發和三位女神還有著關係。話說有天,希臘所有的神衹都去參加一個婚禮,唯獨掌管紛爭的女神厄里斯沒有得到邀請。為了報復眾神,厄里斯就扔下了一個金蘋果,上面寫著「送給最美麗的女神」。為了得到這個誘人的金蘋果,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愛神阿佛洛狄忒爆發了激烈的爭吵。最終,三位女神決定請特洛伊王國的小王子帕里斯來做裁判。帕里斯經不住愛神的誘惑,將最美的稱號授予了愛神阿佛洛狄忒,獎品就是那個引起紛爭的金蘋果。
後來,阿佛洛狄忒履行了自己的承諾——讓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嫁給帕里斯。就在帕里斯來到另一個城邦斯巴達時,愛神用神力讓斯巴達王的妻子海倫愛上了帕里斯,他們二人還雙宿雙棲地私奔到了特洛伊。為了報奪妻之恨,斯巴達王墨涅拉俄斯就找到了他的哥哥,希臘最強大的兩大城邦邁錫尼和阿爾戈斯的王阿伽門依。阿伽門依聽到弟弟求援的消息後,立刻率領全希臘的勇士來討伐特洛伊,特洛伊也奮起抵抗,由此爆發了長達10年的特洛伊戰爭。
兩個發現者
古希臘遺址的發現是與兩個偉大的發現者聯繫在一起的,這就是德國人施里曼和英國人伊文思。施里曼是德國人,從小愛讀在西方家喻戶曉的荷馬史詩,在史詩里施里曼看到了特洛伊王普里阿摩斯是大富翁,與一般人不同的是,小施里曼對史詩里所說的每句話都信以為真,發誓將來要找到特洛伊。
長大後,施里曼沒有上學,他到了隔壁村子的一家雜貨店做學徒,學做干奶酪和梅子生意。但施里曼發現做這一行很難發大財,就和當時很多的歐洲青年一樣,漂洋過海到南美洲淘金去了。然而施里曼的船沒有到達黃金之國,而是在風暴中沉到了海里。無奈的施里曼只好回到歐洲,在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商行里靠幫人記帳餬口。後來,他的老闆將他派到了俄國的聖彼得堡。施里曼到了俄國後,很快就開了自己的公司專門做茶葉和藍靛生意。就在這時,克里木戰爭爆發了。施里曼抓住這個機會,簽訂了許多軍事合同,大發戰爭財。1856年戰爭結束,施里曼又在美國西部的加利福尼亞加入淘金者的隊伍,又大發了一筆,終於成了百萬富翁。
這時,他記起了那個童年時遙遠的夢想,回到了歐洲。他到了土耳其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大把大把地送錢給帝國的官僚們,得到了發掘特洛伊的通行證。
施里曼來到了小亞細亞西部靠近愛琴海的地方。但去哪裡發掘呢?他知道有個法國學者勒舍瓦里曾經說古代特洛伊就在現在一個叫布納爾巴希的村子。他到了那裡後,卻發現那裡不可能是古代特洛伊的所在,那裡的地形與荷馬所說的完全不一樣。例如《伊利亞特》里說,一天之內,希臘戰士可以在自己的海邊軍營與特洛伊城之間來回往返幾次,他們甚至可以聽到特洛伊人幽幽的長笛聲。這說明特洛伊距海不遠,布納爾巴希卻離大海足有13千米之遙,而且布納爾巴希周圍有好多懸崖峭壁,這樣的話,那被阿喀留斯追得狼狽不堪的赫克托爾怎能圍著特洛伊城兜圈子呢?
所以施里曼斷定特洛伊肯定不在這裡,他在小亞細亞半島的愛琴海沿岸漫遊起來,後來到了一個叫希薩爾雷克的小山腳下,他立即發現這裡就是傳說中的特洛伊之所在,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周遭環境與荷馬史詩中描述的簡直一模一樣!
費盡千辛萬苦、送了無數錢財給各級官員後,他終於得到了許可,開始了對特洛伊的發掘,條件是將發掘到的財寶的一半送給土耳其蘇丹。發掘過程是很繁瑣的,這裡且不具體說,總之他實際發現的比他想要發現的還要多得多。他在這座不起眼的小山上一共找到了七座城市這些城市不是一座挨著一座,而是疊羅漢般一座壓在另一座上面,每座都是在前一座被毀滅之後在它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
在第二層,他發現這裡寬闊的大街上到處鋪滿了大火燒過後的灰燼,他認為這就是最後在大火中被燒毀的特洛伊城了,不久他又在那裡找到了大量的金銀珠寶,聯想起荷馬所說的大富翁普里阿摩斯,他更加確信這裡就是傳說中的特洛伊城了。
歷史上,特洛伊戰爭中的一方是以普里阿摩斯為王的特洛伊,另方則是以阿伽門儂為統帥的希臘盟軍。阿伽門儂是邁錫尼的王,邁錫尼是當時希臘最強大的城邦。
找到特洛伊後,施里曼風塵僕僕地來到了希臘,他的下一個獵物就是邁錫尼。與找特洛伊時大費工夫不同的是,邁錫尼城是不用去找的。因為,荷馬所說的巍峨、莊嚴的邁錫尼的獅子門,雖然歷經了兩千餘年的風吹日曬,依舊挺立在伯羅奔尼撒的大地上。施里曼在邁錫尼城內發現了五座古墓,裡面直立地埋葬著古代的英雄們——施里曼相信這五位英雄就是阿伽門儂王和他的朋友們,其中一個人身材特別高大,骷髏旁邊放了大量的青銅武器,他斷定這就是統率希臘英雄們毀滅特洛伊的阿伽門依。在屍體旁邊還放著許多隨葬品:盔甲、酒杯、飯碗、許多小飾品,甚至有能戴在整張臉上的大面具——這些東西統統是金子做的!這更加印證了施里曼的想法:這些墓就是希臘英雄們的。
邁錫尼之後,施里曼還進行了他最後一項重要的發掘——梯林斯,就是荷馬所說的「有圍牆的梯林斯」。不過找到的東西遠沒有特洛伊與邁錫尼的多,只找到了一些陶器、少許青銅器、幾個野獸與女人的泥巴小雕像。施里曼的發掘到這裡就結束了,有幾句話還該說個明白。施里曼發現特洛伊後,他的工作給他帶來英名的同時也帶來了罵名。許多考古學家說施里曼與其說是一個發掘者,不如說是一個破壞者。他們這樣說當然有一點道理。因為施里曼不是考古學家,頂多算得上一個考古愛好者,他在挖掘特洛伊和梯林斯的過程中,都是在山丘上找個順眼的地方,一鋤頭刨下去,一直挖到他要找的東西,並將這些東西堆成一堆, 這樣就把不同地層、不同年代的東西亂七八糟地混在一起,這可是考古發掘最大的禁忌。但施里曼憑一己之信念,用自己的巨額財產作經費將傳說變成了現實。試問,有哪個考古學家願意這樣做,並且能樣做呢?況且,施里曼的目的雖然是找金銀財寶,但他同樣也想要證明古希臘,就是那個遠在亞里士多德與伯克里利之先,當時還不為人所知的古希臘的存在!也正是由於他的辛勤工作,我們才知道了西方文明的真正源頭!
但施里曼至死都沒有料到,他所發掘的「特洛伊」實際上與發生特洛伊戰爭的地方遠著呢!不是空間上的遠,空間上的確是同一個地方,但就年代而言,他們就像漢朝與宋明一樣遙遠,他認為的特洛伊實際上是比真正的特洛伊早得多的當時還全然不為人所知的另一種文明。
施里曼死後,他的助手費爾德主持繼續發掘,他寫了一本叫《特洛伊與伊里翁》的著作,將在此地發掘的城市分成九層,它們是九個一層疊一層,像千層餅的城市。他認為發生特洛伊戰爭的地方是第六層。費爾德與施里曼不一樣,是訓練有素的考古專家。他的分層是正確的,但特洛伊不在他所說的第六層,而在第七層。
像在特洛伊一樣,施里曼什麼都對了,只有一樣錯了,他找到的並不是希臘英雄們的墓,而是另一些希臘人的墓,他們比阿伽門儂大了足足四百歲!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人也是古代的英雄,他們也許曾經與阿伽門儂一樣有過偉大的業績,曾經是一國之君,但他們的英名,像那逝去的時光一樣,已經永遠消失了,沉沒在被遺忘的歷史長河裡。除了施里曼,對發現古希臘貢獻最大的是英國人伊文思。克里特島位於希臘半島的南面,是古希臘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後來,一度輝煌的克里特,也像邁錫尼和特洛伊一樣,幾千年前就已消失在斷垣殘壁之中,是伊文思令它重見天日的。
伊文思的發掘方式比施里曼的要科學得多了,他不但找到了大量文物,還將發現的一切分門別類地整理好,甚至把宮殿都復原了,這些我們在後面講古希臘人的藝術時會看到。後來他將這些發現寫成了一本書,叫《克諾索斯的米諾斯王宮》,足有四大卷。
伊文思的結論是什麼呢?簡單地說,他認為克里特文明是歐洲文明的真正源頭,是整個西方文明的祖宗,它從公元前3000年一直延續到公元前1200年,此後它神秘地消失了。在伊文思發掘它們之前,好像不曾存在過一樣。至此,偉大的古希臘文明像畫卷一樣清晰地呈現在大家面前。
從愛琴期到古典時代
在施里曼之前,歐洲的歷史是從希臘——也就是亞里士多德的希臘——開始的,有千年之久。歐洲人都把這個古希臘當做自己的人文初祖而加以崇拜。施里曼的發掘使他們恍然大悟:原來他們印象中的希臘人不但不是最先登上古代西方文明舞台的,反而是最後的呢!在它們之前的特洛伊人、邁錫尼人與克里特人,早在雅典人為雅典衛城奠基之前就已經建立了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擁有了文明社會所應有的切:文字、法律、規模宏大的宮殿以及精美的藝術,等等。
我們可以簡明扼要地將整個古希臘的歷史分成以下五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叫「愛琴期」。這實際上是西方文明的「史前期」,它比米諾斯王宮還要早,大約距今六千年之久。
第二個時期就是米諾斯時期了。米諾斯人的王在這個時期控制著愛琴海,他們擁有最先進的文化,主城克諾索斯好比今天的紐約與巴黎,它從公元前兩千年左右開始延續了約五六百年,史稱克里特文明。
第三個時期是邁錫尼時期。邁錫尼人是生活在希臘半島上的大陸人。他們本來比克里特人要落後得多,後來接受了克里特文化,慢慢強大起來。這個時期持續了大約五百年。
在這之後呢?克里特人和邁錫尼人的蹤跡突然消失,就像昨天還是熙熙攘攘的大街今天突然冷冷清清、空無一人,這就是第四個時期「黑暗時期」,它長達近五百年之久,這段時期的歷史就像沒有星星,也沒有月亮的夜空一樣,漆黑一片。
第五個時期就是我們最熟悉的古希臘了,我們稱之為希臘的「古典時代」,在這個時期,偉大的古希臘文明達到了她的巔峰。
在這個時期,誕生了那些締造出今日西方文明的古典巨人們:
——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
——偉大的作家與詩人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德斯。
——偉大的藝術家菲狄亞斯、米隆、坡力克里特。
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大部分生活在同一個地方,這就是雅典,它是希臘古典時代最傑出的代表,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整個西方文明的發源之地。
在這個古典時代,還有另一座希臘城市的名氣幾乎與雅典並駕齊驅,它就是下文要談的斯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