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地荒了,不是農民不想種,發展農業刻不容緩,積分制可行嗎?

2019-08-03     農夫愛三農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是大家都沒有想到的,現如今我國很多農產品都要依賴進口,這並不是好事,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對農業做大的變革,變革的路是漫長的,也是痛苦的,但是長痛不如短痛,因為現在農村已經出現了「田地荒」的怪象,幾乎村村都有,出現這一現象並不是農民不想種地,發展農業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必須從病根上去解決這一問題,我國的農業才有出路。小編有一大膽的積分制提議,不知道是否可行?

在談積分制之前,小編先帶大家說說我國農業以前和現在的對比吧。記得很久以前,那時候搞集體制,有事情大家一起做,包括吃飯也是的,有點共產主義的味道,小編覺得這個想法是好的,只是當時我國經濟比較落後,所以最終這一想法也沒有成功,不過如果現在我們來借鑑這裡面的某些做法,會不會效果不一樣?因為今時不同往日,我國人們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了,現在要考慮的不是怎麼樣讓大家吃飽飯的問題,而是怎麼分工協作的問題。就拿田地來說吧,現在出現「田地荒」的現象其實就是分工不合理所導致的,這裡面的分工主要是指農民的勞動付出和收入的分工不合理。所以沒人願意種地。那麼如果在這時候採用積分制,也許會有一些效果。

所謂的積分制就是把農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每一項具體勞動進行量化,然後根據所做不同的事情對應不同的積分,最終每年給每個農民打出一個綜合積分,根據積分來領補貼或獎勵。把集體勞動和積分制相結合,這在一定程度上相當於按勞分配,解決了分工不合理的問題。

積分制這一做法,同時還需要有專門的監督人員,不能有弄虛作假的行為,而最終的獎勵和補貼一方面要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礎上,另外一方面這種補貼和獎勵要對農民有極大的誘惑性,比如積分最高的前幾名,獎勵特別高,往後面就越來越低,這樣農民的積極性就會提高,就會想員工在企業上板一樣,你追我趕,這一制度會使農村最終會出現一些先富裕的人,作為勞動榜樣,楷模等來刺激農民的激情。把農業這一灘水給激活。

對於積分制目前只是一個構想,一個思路,具體怎麼在農業種實現並應用,還需要長期的實踐探索和調整。對於農業發展採用積分制大家覺得可行嗎?歡迎留言說說您的觀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QNXWmwBUcHTFCnf7VK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