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點:
1、爆店都是怎樣跟年輕人溝通的?
2、如何讀懂年輕消費者的真實需求?
3、如何打響搶奪年輕人的流量戰?
在7月份的2023中國火鍋領潮峰會—破內卷大會上,劉一手集團總裁尹伊、宏姐串串香創始人徐宏、小小河邊魚總經理王方、吼堂火鍋聯合創始人李小孬、北步園火鍋聯合創始人阿迅、輿情分析師&危機公關專家梁玉巧,就「擁抱Z世代共話流量增長新打法」這一話題進行了探討。
火鍋餐見將這場對話乾貨進行了梳理。
擁抱Z世代
火鍋品牌推出了哪些新玩法?
梁玉巧:
輿情分析師、危機公關專家梁玉巧
從地理上說,得中原者得天下是一個地理視角,從心理上說,得年輕人得天下是一個心理視角。
請問各位,Z世代逐漸成為消費的主力軍,深挖這群年輕人的消費需求是餐飲人必做的功課,也是掌握餐飲流量密碼的關鍵,在「擁抱Z世代,共話流量增長新打法」這個話題下,各自的品牌都有哪些亮點玩法?
阿迅:
北步園火鍋聯合創始人阿迅
這裡跟大家分享個人在品牌創新上的秘訣。
第一個是尋找市場變化,包括顧客需求變化,以及流量玩法的變化。變化在哪裡,創新的機會就在哪裡。比如說現在大家喜歡拍照打卡,那做產品或者場景,顏值就很重要。再比如現在抖音小紅書機制和傳統平台不同,這些變化也是創新的機會。
第二個秘訣是溯源文化,做文化創新。拿北步園火鍋來說,就是將火鍋文化+茶文化進行結合。
火鍋村是想做一個火鍋地標打卡點,在重慶可以吃很多家火鍋,但是進村吃火鍋至少是其中一項必去的。
尹伊:
劉一手集團總裁尹伊
23年來,劉一手一直都在探索,我們追求的是以「用戶為需求中心,由賣貨思維轉為品牌思維」,客戶在哪我們就在哪,具體是怎樣做的呢,分享4個點:
1、利用高認知度,進行產品/品類創新。
我們具有高認知度,無須進行市場教育,這是很多新品牌無法比擬的優勢,但同時也有個短板——顧客會有「錨定效應」,顧客對於品牌的認知,很難發生改變,如果利用好這個效應,會迅速出圈。
劉一手20年升級的「全球臻品店」,整體黑金風,同時對產品進行升級,其中升級的金條牛油鍋底,口味堅持二十幾年的老味型,但是在出品上進行了升級,產品的口味+高顏值的外型,很受年輕人群的喜歡,通過不斷升級,把品牌的優勢放大,擁抱客群的變化。
2、打破固有思維,積極擁抱網際網路。
老品牌走出舒適圈,必須打破固有思維。今年劉一手舉辦的「20年回饋粉絲」的全國大場直播,更多是「厚積薄發」,此次直播48分鐘破200萬,自然流量高達80%,整體roi投產比:1:100+,商業流量引流效果占比15%,訂單來源商業流量僅占比22%,直播間流量和轉化主要依靠自然流量進行拉動,所以,在打破固有思維、積極擁抱網際網路之前,一定要積累品牌資產。
同時,抖音矩陣形成後,我們在抖音平台上和東風進行大型聯名活動,請KOL到店打卡,設置聯名套餐,再一次提升品牌勢能。
3、營銷玩法升級。
年輕人喜歡有顏有料有趣的事物,無論是營銷還是公關,一定要好玩,才會有關注,參與、互動,否則就是自嗨。當年輕人願意花費大量時間在某處時,那裡,就是企業營銷觸角應該抵達之地。
4、組織力變革。
品牌要出圈,組織力是一道難關。劉一手的運營閉環體系可用八個字形容,「區域下沉,精準扶持」,這就為後續很多動作能夠快速落地提供保障。
如何擁抱Z時代,我覺得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充分發揮品牌優勢,緊跟消費趨勢,轉換用戶思維,客戶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切中用戶喜好,全方面實現流量覆蓋。
徐宏:
宏姐串串香創始人徐宏
關於這個話題,給大家分享四個提示:
首先,線上推廣是時代趨勢,我們要積極擁抱 Z 世代;宏姐串串香選擇拍攝日常工作,敢於自我暴露不足,做最真實的自己。這是在"種草"與"種樹"之間的抉擇。
第二點,線上互動比作品更重要,我們對待粉絲的態度,決定著粉絲給予我們的回饋結果。
第三點,網絡流量是一把"雙刃劍",在火爆之前就要準備好迎接"風暴";線上投訴更及時、更具體、更真實有效;及時回應、如實反映,誠懇接受、積極解決。
最後,渠道呈現是企業文化的映射。在對外表現之前,首先要完成對內的文化建設,使內外保持一致。
王方:
小小河邊魚總經理王方
一個公司要想成功在創業初期必須清晰知道自己的市場定位,或者占領一個品類或一個獨特的功能。
小小河邊魚8年來一直在堅持占領黃辣丁獨特的細分市場,區別於冰鮮大魚,充分展現小、野、鮮的特點,活魚現做,鍋底現炒。在抖音上40多萬條的視頻超10億的曝光,單條視頻曝光超千萬,幾乎都是原生態自然流量。
從產品出發,提煉了會跳舞的魚這個話題傳播點。因為鮮活,魚下鍋才會跳舞,同時也不斷從如何一口嗦魚的有趣手法,讓消費者體驗小、野、鮮,一口脫骨的口感。
李小孬:
吼堂火鍋聯合創始人李小孬
為什麼吼堂的營銷活動能夠抓住年輕人?持續被顧客喜歡的同時,能夠持續的輸出大家喜歡的內容?
非常關鍵的點是品牌本身,如果在單點打爆,很容易獲取流量,比如模仿市面上流行的事物,稍微把產品、內容做好看一點就很容易傳播出去。
但是想要持續獲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首先要明白你的品牌內核是什麼,以及品牌價值是什麼?
吼堂的品牌價值是成都、蜀地文化和食材,這是一個巨大的能量池。不管是成都也好,厚重的歷史、熊貓、火鍋也好,都是目前流行元素,能夠跟國風、國潮去結合,有這些元素就很容易去開發。
重點在於,一定是在你的品牌價值和市場需求端去找到一個平衡,你就能夠持續輸出年輕人喜歡的東西。
「流量為王」時代
品牌如何搶占流量制高點?
阿迅:
吸引年輕群體兩個方法。首先是多和年輕人在一起;第二個是多看抖音小紅書上面的爆款內容。
從獲取流量的層面來說,有效途徑也有兩個方面:
· 最牛的還是自傳播,讓自己門店或品牌具備自傳播屬性。
· 讓你的顧客都幫你傳播,品牌自身的傳播只是在點起星星之火。
尹伊:
我們的策略是必須要去做正面的阻擊戰。作為頭部品牌最重要的就是做狙擊戰和殲滅戰,不能把市場份額讓出去,老品牌對比新品牌來說,確實也更適合打狙擊戰,其中最主要的優勢就是產品、供應鏈以及組織力。
具體舉兩個例子:
今年我們組建自己的抖音運營團隊,帶著全國門店一起打造抖音矩陣,上面我也講了關於「20年回饋粉絲」的全國場直播,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在直播後,我們自己的團隊又進行了重慶區域場的直播,6個小時45萬+。
其實這個就是我們打狙擊戰的一個大動作,一般新起的品牌因為沒有供應鏈優勢及門店體量的優勢,是達不到這麼好的效果的。
第二個例子是孵化新品牌。這兩年新起了很多社區火鍋,搶占了很大一部分流量,我們有一群忠實的消費客群,老品牌無法解決所有流量的問題,我們讓新品牌去解決。
去年我們孵化了一個新品牌—劉口水耙牛肉火鍋,目標客群聚焦90後,迎接Z時代,整體風格市井風。目前來看,整體市場反響還是非常不錯的。我們用了2個月的時間完成新品牌全案孵化,剛開始做招商手冊的時候,就已經簽約十餘家。
這也是我們通過狙擊戰搶占流量的一種方式,當然這個新品牌,我們也構建了很多爆款產品,如YYDS七大耙、耙耳朵絲等都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及自發傳播,通過爆款產品,撬動更多的自然流量,這是一個正向的循環。
徐宏:
如何搶流量布局未來市場,這裡涉及了一個時間的概念,當下要符合「市場熱點、共性心理、互動話題、打卡元素、正能量」等關鍵要素。大部分餐飲品牌喜歡年輕人,是因為年輕人率直的性格可以第一時間反饋她(他)是否喜歡。
在餐飲熱門品類競爭中,一個品牌的樹立,靠用餐顧客的長期認可與復購;除了要堅持QSC的基礎建設,想長期滿足顧客需求,就要有一個交流反饋意見的平台,讓自己了解市場,線上平台是最便捷的渠道。
這需要有敏銳的觸覺和判斷,從顧客反饋和時代社會的綜合元素中萃取出顧客下一步的需求。
關於未來在宏姐品牌的運營工作會議上,我們有過這樣一個提示:"一定要照顧好跟隨父母來店一同就餐的小學生,她(他)在10年後就會成為你主要的客群對象。現在她對品牌店面的就餐好感,將'先入為主'地優先建立起她的味覺記憶!"
"同行沒做的是服務,同行做過的是義務。"尤其在基礎工作中,如果做得與眾不同,就是創新升級,形成自己的獨特優勢。連鎖品牌對待特色工作標準的執行,需要全員保持一致的積極態度,要做到:言而有信、名不虛傳、銘記於心。
王方:
我們注重市場矩陣策劃及培養。目前小小河邊魚全國的幾百家門店,每個門店抖音帳號都是整個品牌的宣傳矩陣。
抓住Z時代愛分享、愛打卡拍照的個性,製造一些極為有趣的場景,讓大家自發拍攝分享,成為幫我們宣傳的KOC。聚焦獨特賣點,不斷提煉並形成有趣傳播點,形成自然發酵,這是小魚推廣策略及矩陣。
在流量打造方面,圍繞產品的特點「鮮」字,不斷在顧客心中強化。在我們的經營中,所有的動作圍繞細分市場定位。快速協同供應鏈優勢,才能始終將食材的安全和新鮮程度作為經營的核心,讓消費者吃到最新鮮、安全、高性價比的食物。
配合空間展示,我們每家店都有魚缸陳列,每一條黃辣丁從門店中的魚缸中現撈出來,對於顧客來說,新鮮程度顯而易見。而鍋底也由大廚當餐單鍋現炒,在全民預製菜當道的市場環境下,另闢蹊徑,提供給消費者返璞歸真、充滿煙火氣的餐飲該有的本質。
李小孬:
很多人做出的東西得不到顧客的喜歡?那是因為你沒有掌握這部分人的需求,只有把握Z世代的喜好,才知道需求點在哪?
這裡面就會有一個新的名詞叫中產階級裝逼寶貝,這不是一個貶義詞,在我們認為他們是目前中國歷史上第一批活在當下的人,在乎自己的感受以及生活方式,他們願意分享,更願意在市場當中去交流。
然後他們互相抄襲對方的生活方式,雖然他們的收入可能不太高,但是也過著中產階級的生活,他們引領著很多人,在小紅書、抖音上看到的,但凡爆火的內容都是他們創造的,然後進行傳播。
所以要非常了解他們的需求以及喜好,只有了解,才能掌握了市場的潮流,你再把這部分潮流跟你的品牌價值結合,就簡單了。
那麼如何了解這部分人,就要看每個品牌的創始人,以及品牌營銷團在這方面的敏感度了,你既要了解你自己,還要了解市場。
巧姐:
實際上我們天天在說轉化、在說流量,但實際上最好的轉化是轉化進消費者的心理,不管他今年20歲、30歲,還是40歲。
我們也希望大家在沸騰的事業當中,在流量越來越卷的時代,能夠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