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最新通報

2023-12-24     保健時報

原標題:國家衛健委最新通報

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醫療機構門急診呼吸道疾病診療量總體繼續呈波動下降趨勢

今天(12月2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關情況。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近日,全國醫療機構門急診呼吸道疾病診療量總體繼續呈波動下降趨勢。數據顯示,12月22日,全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門急診呼吸道疾病總診療量較上周同期下降8.2%,較高峰期下降30.02%。

米鋒表示,要進一步密切追蹤國內外呼吸道疾病流行趨勢、病原變化和病毒變異情況,加強形勢分析和監測預警。進一步擴充醫療資源,做好藥品供應保障,提升診療效率。進一步加強重點人群分類分級健康服務管理,做好疫苗接種。

近期的寒潮天氣影響範圍廣,降溫幅度大。要提高醫療應急響應速度,加強門急診特別是夜間急診醫療力量,適應群眾正常診療需求。針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下凍傷、骨折、心腦血管疾病等常見傷害和疾病,不斷提升診療水平。

嬰幼兒、兒童、孕婦、老年人、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戶外作業人員是寒潮天氣下需尤其關注的重點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滑防摔倒,如出現凍傷、失溫及胸悶、胸痛、心悸、頭暈等症狀,要及時就醫。

中國疾控中心:未來一周急性呼吸道疾病可能繼續下降 病原體仍可能以流感病毒為主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管理處呼吸道傳染病室主任彭質斌介紹,據12月11日至17日的監測結果,近期我國急性呼吸道疾病開始呈下降趨勢,全國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診室)診療量、哨點醫院每周流感樣病例占門急診構成比均有所下降。總體來看,當前急性呼吸道疾病呈現以流感病毒為主,其他多種病原體共同流行的態勢,其中流感活動處於高位但略有下降,肺炎支原體、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活動呈波動變化,新冠病毒活動處於今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專家研判認為,未來一周急性呼吸道疾病可能繼續下降,病原體仍可能以流感病毒為主。

有專家稱「不倡導公眾長期佩戴口罩」,中疾控回應

12月24日,在國家衛健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管理處呼吸道傳染病室主任彭質斌表示,臨近年底人員流動增加,建議在做好呼吸道傳染病日常防護的基礎上,加強以下4個方面的防護措施:

首先是在乘坐地鐵、公交、飛機、火車等公共運輸工具出行期間,建議要科學佩戴口罩,並且要及時洗手或手消毒,做好在旅途中的個人防護。

第二,針對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孕婦、兒童,以及有嚴重的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建議儘量減少前往人群聚集的旅遊景區和公共場所,如果必須或者是確認必須要去的話,建議要科學佩戴口罩。

第三,對於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或者是出現相關症狀者,建議暫緩出行,儘量避免感染其他人。

此外,對於舉辦大型聚集活動的單位或舉辦方,要落實通風、消殺、健康提示的責任,並且要關注和遵守當地的呼吸道疾病防控的信息和要求。

針對有專家稱不倡導公眾長期佩戴口罩的說法,彭質斌表示,近期我國已出台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公眾佩戴口罩指引,指引中也聚焦了公眾的生活、工作、學習等密切相關的常見情形和場景,而且區分了疫情高發和常態化等不同的時期,針對重點機構、重點人群、重點場所等,分別提出了應佩戴口罩、建議佩戴口罩、建議不佩戴口罩等相應的分類建議,也更加科學精準地指導了公眾佩戴口罩,在保證防控效果的基礎上,儘量減少了對公眾生產生活的影響。

國家衛健委:11月26日至今 基層呼吸道疾病日診療量約占全國40%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司長傅衛介紹,秋冬季以來,城鄉居民尤其是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明顯增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結合前期應對新冠疫情的有效做法,在對患者提供診療尤其是兒科診療服務、分診分流、重點人群健康服務、疫苗接種、健康教育等方面繼續發揮著重要的基礎保障和服務作用。為指導各地切實發揮基層哨點作用,引導合理就醫,我們推進各地基層積極做好有關工作:

一是加強基層兒科建設,充實兒科醫生,並組織經過兒科專病診治培訓的全科醫生開展兒科診療服務。

二是要求轄區綜合醫院兒科與基層機構對接,安排人員到基層出診並加強帶教指導,分流患者。

三是對基層醫務人員加強兒科、冬季呼吸道疾病診療知識和技能培訓。

四是通過多種方式宣傳引導群眾到基層就診,比如我們出台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10項舉措並不斷深化落實,就是希望群眾在基層就診更便利、更舒心。

另外,我們持續開展基層呼吸道疾病診療情況每日監測,動態掌握變化趨勢。自11月26日至今,基層每日呼吸道疾病診療量在100萬至137萬人次之間,約占全國醫療機構呼吸道疾病診療量的40%。同時,我們堅持基層藥品、設備等物資配備周監測,目前95%以上基層機構儲備的中藥、解熱、止咳三類藥品可適應兩周以上用量,90%以上的基層機構指氧儀、制氧機等設備配備達標。基層機構的服務有效適應了群眾的就近就醫需求,切實發揮了作用。從全國整體來看,目前基層呼吸道疾病的診療量相對平穩,近日有所下降。

國家衛生健康委:地震傷員均得到及時有效救治 災區正常診療服務已經恢復

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黨中央、國務院時刻牽掛著甘肅、青海地震災區群眾。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派的2支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和重症、骨科、普外科、神經外科、小兒外科、心理等專業國家級專家,與當地醫務人員一道,開放綠色通道,保障所有傷員「應收盡收」。落實落細「集中資源、集中專家、集中傷病員、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則,安全轉運重症傷員,組織開展心理疏導和巡回醫療工作。

截至目前,本次地震傷員均得到及時有效救治,災區正常診療服務已經恢復。

國家衛生健康委將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疾控局,進一步統籌醫療資源,加強災區醫務人員力量,全力救治傷員,持續做好傳染病監測和風險評估,開展飲用水監測、環境消殺等衛生防疫工作,確保災後無大疫。

來源 || 央視新聞客戶端、北京日報客戶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901b7cb0b0ab4bd468d193b987472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