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e/stay night》:無論發生什麼,都會維持心中的正義

2021-07-27     二次元木之本櫻

原標題:《Fate/stay night》:無論發生什麼,都會維持心中的正義

今天的男主角是《Fate/stay night》的衛宮士郎,穗群原學園高中部二年級學生,十年前冬木市第四次聖杯戰爭引起的火災中唯一的倖存者,因為和衛宮切嗣的約定而以「正義的夥伴」為目標的故事。

少年經歷

雙親在第四次聖杯戰爭最後的大火中遇難,失去一切的少年在絕望中求助,心死之際被身為「魔術師殺手」的衛宮切嗣所救,切嗣將Saber的聖劍之鞘放入了瀕死的少年體內,獲救的少年作為他的養子和他一起生活了下去並改名叫「衛宮士郎。

士郎憧憬著切嗣,因他救出自己時的表情太幸福,所以也想變成那樣,士郎心目中的切嗣是能救起所有人的正義之友,想成為像他那樣的人,對於士郎的這種感情,切嗣經常在內心感到慚愧。

最初幾年經常做有關那場火災的噩夢,後來在樂天派的大河影響下才逐漸走出陰影,但偶爾還是會夢到,對「其他的人們尋求幫助卻只有自己得救」一事抱有負罪感,認為活下來就必須代替沒有得救的人幫助更多人,故別人請求幫助一般不會拒絕。

為了有天能幫到某人,衛宮士郎從十年前開始就在鍛鍊身體,得知養父是魔術師後一直纏著他教授魔術,但切嗣因為不想讓士郎成為魔術師不願教他,在士郎死纏爛打了兩年後,切嗣聽取大河的意見,教他錯誤的魔術迴路使用方法,既痛苦又毫無成果,想讓他知難而退,沒想到他竟然堅持了下來,直到第五次聖杯戰爭期間才知道正確的用法。

投影比強化更早習得,是士郎最先使用成功的魔術,因切嗣說沒用才改練強化,在鍛鍊強化失敗時常常用來轉換心情,由於屬性限制,平時的投影只有外表相似裡面空空如也,劍的投影、製作也是在第五次聖杯戰爭時初次嘗試。

成長的路途

因為切嗣不擅長家務,大河又是個吃閒飯的,所以從小開始家務事都是他一手包辦,當士郎有一定獨立能力後切嗣就經常外出旅行,快則幾個月,慢則半年,每次回來都向士郎講述旅行中遇到的故事。

幾年後切嗣漸漸很少出門,就像領悟到了自己的死期,某個月色皎潔的夜晚,衛宮切嗣突然談起了兒時的夢想,遺憾未能實現,士郎向切嗣許諾要替他實現夢想,聽到養子的話後,切嗣留下一句「安心了」離世,從那刻起,士郎決定要代替憧憬之人完成他的夢想。

切嗣去世後,有段時間士郎像程序出錯的機器人一樣,總在幹些連他事後想起都覺得亂七八糟的事,例如某次放學後他一個人在操場練跳高,那高度一看就知道絕對跳不過,但他還是跳了三小時才回家,卻也因此吸引了遠坂凜和間桐櫻的注意。

與間桐慎二認識是在初中二年級,據說士郎受人委託用一晚重新製作文化祭的招牌時,慎二整晚在身旁凝視著就是這段友情的開始,雖然慎二認為士郎各方面都是笨蛋,卻在暗處對隨意使喚士郎的傢伙們在社會上給予抹殺、頻繁地在自家招待士郎,慢慢成為了好朋友,和間桐櫻也是這期間認識的。

不過在上了高中之後便因為櫻的緣故而開始疏遠,士郎之所以退出弓道部,和慎二的排擠也有一定的關係,曾參加穗群原學園弓道社,學習弓道的契機,是看到體格劣於他人卻不服輸的士郎,雷畫老人推薦他學習弓道。

在此之前練習相撲似乎也是雷畫推薦的,切嗣在世時士郎向他學習劍道,天生就對劍特別喜好,此外弓術也早已到達了大師的境界,「箭矢呢,是在射出前就已經射中的」,因此他唯一的失誤只是因為他本來就沒有要讓箭矢擊中紅心。

之後因打工時發生意外,在右肩上留下燒傷的痕跡,穗群原學園的弓道社是很重視格式的,學生也要進行禮射,男生的禮射是右肩要裸露,露出皮膚來射的,慎二藉此批評讓肩膀上有燒傷的人進行禮射不好看,而且也正好是忙著打工的時候,就以此為契機退出了弓道社。

命運挺住的夜晚

隨著年齡增長和知識的獲得,因無知而不懂界限的孩子也了解了極限,即便如此他還是堅持著夢想,做著些力所能及的事,但他的心中亦有疑問,所謂正義之友該做什麼,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而這想法又是從何而來,直到那個命運之夜降臨

士郎在幫弓道社打掃時偶然目擊了Servant的戰鬥,然後被Lancer庫·丘林追殺滅口,瀕死之際幸得遠坂凜用父親留下的吊墜所救,甦醒後的士郎撿到了凜不小心遺落的吊墜,他很感激這個救了自己卻不知姓名的人,此後一直將吊墜當做護身符帶在身邊。

然而士郎沒死的事很快被庫·丘林知道,剛回到家不久庫·丘林就尾隨而至,為躲避追殺慌亂中逃進了平日作為魔術工房的倉庫里,無意中又以體內的劍鞘作為媒介,召喚出了Saber的Servant阿爾托莉雅·潘德拉貢,之後Saber將庫丘林擊退。

各自在簡單自我介紹後,Saber感應到有另一組人馬前來出去迎戰,搞不懂狀況的士郎也跟了出去,黑暗中隱約看到對方的身影有些眼熟,凜為了向士郎說明聖杯戰爭原委將他帶到聖杯戰爭的監督言峰綺禮處,在凜和綺禮的勸說下士郎決定參加聖杯戰爭。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79826937_120369357-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