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ROOT
李子柒,一個最近網上衝浪絕對繞不開的名字。
她乃何許人?
油管第一大中國視頻博主、國內頭號鄉村&美食視頻博主,央視欽定的文化輸出網紅人選。
央視:李子柒就是當代余光中
她的視頻,主打營造一種「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田園生活,田園仙境和小布爾喬亞風兼得。
在國外,她被外國友人們視作來自神秘東方的仙女,用逆天的點擊量助她年入千萬。
國外網友的彩虹屁:如果我死後去了天堂,那這就是我希望看到的天堂的模樣。
李子柒油管收入預估
到了國內,對她的評價則顯得兩極分化。有人覺得她的視頻太假,有人覺得她頂呱呱,實打實地輸出中國文化。
微博CEO的高度評價
fake!都是fake!
然而,當你試著把目光從李子柒身上的刺眼光環上挪開後,你會發現:
這位頂流網紅的背後,有著相當數量的一群分食她流量的群體。
許多昆蟲都有趨光性,比如飛蛾撲火。
人亦是如此。只不過,人追逐的這道光往往是錢的金光。
一個李子柒,養活了千萬個「復刻、山寨李子柒」。
其中最低級和最猖獗的現象是盜視頻。
在油管上,常有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巧用Ctrl+C外加Ctrl+V,冒充成李子柒本柒,導致她一會是東南亞人,一會是中東人,一會又是非洲人。
「李子柒在越南」
有意思的是,某些人在盜視頻時完全不會考慮到現實基礎。
就像這種在飄雪比天上下金子還難的越南,卻推出一個冰天雪地的「實拍」視頻的迷惑行為。
沒人能輕易斷定它是單純的反智,還是東南亞魔幻現實主義行為藝術的一道曙光。
每一個成功人物的背後都會有千萬個企圖複製成功的人。
利益的雪球越滾越大,自然會有越多種的物質混入其中。
比起單純的搬運,模仿相對而言要高級不少。儘管當中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
「龍梅梅」算是模仿得比較成功的一位國內視頻博主,在油管上也有幾十萬的訂閱量。
龍梅梅的一條視頻名叫《姑娘看到了李子柒的視頻,自己回家建了竹屋拍攝》,等於是直接承認了自己對李子柒的模仿學習。
從她視頻的取景、調色等方面,也都的確能一眼看出李子柒的印記,有點內味兒。
相對而言,更多模仿者還沒有跳出土味的藩籬。不過,那股土味有時倒也讓人倍感親切。
比如下面這位「土味李子柒」,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腳踩在泥地里的粘稠感。就農村生活的語境而言,衣服上的泥點子越多,反而越能反映一個人的勤快程度。
還有下面這段,不用開音量,我都能腦補出菜刀和案板之間「鐺鐺鐺」的碰撞聲。多少個在老家試圖賴床的清晨,都是被這段迴響給硬生生地打破。
除了國內,文化相近的東南亞也出產了不少李子柒模仿者。
據說,東南亞就像「李子柒軍火廠」,每天批量生產不計其數的低配李子柒。
比如這位泰國李子柒,快刀斬菠蘿又不忘啃上一大口,是對食材的敬畏。
完事兒後用菠蘿做焦糖蛋糕,又是「薩瓦迪卡」和「Bonjour」的一次大膽融合。
連前泰國拳王播求解甲歸田後,都開始操起了鄉村美食博主的行當。就是不知道他會不會靠肘擊和鞭腿去打獵,來一個「泰拳打獵李子柒」。
再如網名為「阿新婆」的這位阿婆,是越南一大美食博主。
阿新婆的早期視頻主打製造超大份的北越農村美食,後來伴隨著李子柒的走紅,這位阿婆也緊跟時代潮流,風格升級,提前排演了「李子柒的老年生活」。
由此看來,李子柒視頻不一定是觀眾的剛需,但復刻李子柒的確是千萬美食博主的剛需。
李子柒的走紅帶出了兩個問題:
李子柒為什麼能成功?李子柒不可複製嗎?
照我看,李子柒成功的首要原因,便是長相。
和一眾美食博主或者鄉間生活博主比起來,李子柒的長相肯定屬於腰部以上。
打開李子柒視頻的評論,你不難發現很多諸如「仙女」、「有仙氣」之類的評論。但你得承認,仙氣是跟顏值和年齡直接掛鉤的。
如果視頻的主人公換成李子柒的奶奶,或者隨處可見的中年農婦。
不消說,肯定能勸退掉相當一部分人了。
你會選李子柒還是謝大腳?
第二條原因,則是李子柒確實能幹活。
如果說長相是李子柒的軟實力,那麼干農活的能力便是她的硬實力。
關於這點,很多有過務農經驗的人都已經做過專業的分析,結論幾乎一致認為:李子柒的確會農活,不是光有把式。
反觀一些李子柒的模仿者,往往是在實操的環節露了怯,費勁巴拉的身手寫滿了平時的不事勞作。
比如這位越南李子柒就受到了B站彈幕的連環拷問:會幹活嗎?
最後一個原因,可能也是最核心的原因便是她背後堅實的團隊以及資本。
團隊這點相對顯而易見。李子柒視頻的構圖、取景、調色乃至鏡頭的虛化等方面的表現力,都透露出其製作團隊的高水平。
無論是白雪皚皚還是晨光藹藹,攝影團隊總能鉚足了勁兒搞出仙境味兒。
對比華農兄弟那種全無修飾的手機拍攝,李子柒視頻的製作水平基本屬於降維打擊,讓模仿者們連李子五、李子六都做不到,直接降維成了李孓,穩居同類型視頻技術天梯的頭部。
之所以會有人把李子柒視頻當做紀錄片來看,也是因為視頻的拍攝水準直逼專業紀錄片。
團隊說完了,再來看似乎有點費解的資本。
李子柒的走紅有資本的支持嗎?
當然有。
我在搜索李子柒在國外多火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個域名為「liziqishop.com」的境外網站,網站頁面上充斥著李子柒的LOGO、畫像和照片,網站的主營內容則是售賣李子柒的相關周邊,而且大都價格不菲。
比如說這份鹹鴨蛋醬,要差不多30美元,合人民幣將近200塊。
而在淘寶的「李子柒旗艦店」上,它只需34塊9。
帶著是不是有人用「李子柒」的名號盈利的好奇心,我翻到了網頁尾部,發現了「四川子柒文化有限公司」的字樣。
按圖索驥,再到天眼查上一看,公司的受益人「李佳佳」正是李子柒的本名。
而那家杭州微念科技有限公司呢?
接下里可能會伴隨一些夢想破碎的聲音。
它從2016年開始就已註冊了「李子柒」的商標,李子柒的視頻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開始貼上「李子柒」的字樣。
也就是說,「李子柒」從一開始就是團隊打造出來的一個人設,或者說一個IP。
李子柒背景起底
不過無需對人設和IP抱有偏見,李子柒的視頻本來標榜的也不是對真實生活的復刻。
李子柒成功的終極原因,是由於將以上因素匯總, 打造出了一個個人皆嚮往的桃花源。在生活壓力尤其大的當下,對田園牧歌的需求也格外旺盛。
所以說,李子柒視頻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把它們當做真人秀綜藝、電視劇或者是童話來看待,視頻的內容為:演員扮演一名叫「李子柒」的角色,在一個源自於生活的攝影棚中排演抽象的田園仙境生活。
但也如評論人韓浩月所說的那樣:李子柒有一個就夠了。李子柒可以成為一部分人嚮往的生活方式,但不能裹挾所有人都沉浸在這種幻象里,進而全面否定現實生活的意義。
試想下如果所有人都開始種豆南山下,搞起仙子仙女cosplay,那世間肯定不會是蓬萊仙境,是什麼樣恐怕也不用我多費口舌了。
在研究「山寨李子柒」文化時,我還發現了一種現象:
這些視頻的彈幕區、評論區中常能見到李子柒堅實擁躉的身影,積極地捍衛李子柒視頻的純潔性。
那些不高明的模仿,都會被一一揪出,加以批判。
然而,有時這種維護則變了味兒,針對視頻的議論轉變成對人的指點甚至謾罵。
唯有李子柒就像他們眼中的耶路撒冷,神聖不可欺,其他模仿者皆為異教徒。
例如由於食量大,有人貶損這位「土味李子柒」還不如高老莊的豬八戒,純屬飯桶一個。
當評論區有人稱其為「李子八」時,更尖銳的謾罵隨之出現。
還有的人光貶損還不夠,甚至會在彈幕中公然飛車搞黃色,泄完欲了再甩下一句「跟李子柒沒得比」。
從臉蛋到身材再到食量,針對視頻的評論變成了針對人的人身攻擊,著實讓人費解:我們看的是美食視頻還是選美大會?
在許多類似模式的視頻里,你都能看到李子柒粉絲的入侵現象,一條條詆毀彈幕硬生生地占據別人視頻的畫面空間。
和我們已經見怪不怪的其他飯圈一樣,李子柒的粉絲群體也有著強烈的排他性,執著於黨同伐異,維護自己的勝地。
然而,回看李子柒視頻那種試圖打造一個與世無爭的童話仙境的初衷,戾氣滿滿的粉絲行為不正與它背道而馳嗎?
前段時間,幾乎半個網際網路都在爭執「李子柒到底算不算文化輸出」。
但比起它,更值得被討論的是:可別先把李子柒變成了一種文化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