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哪天入伏?

2024-06-22     極目新聞

星空有約|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

6月21日,夏至。夏至後不久,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將至。民間有「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三庚便數伏」等說法,意思是說,從夏至日開始數起,數到第三個「庚日」就進入初伏。

天文科普專家表示,今年從夏至日起,數到的第三個「庚日」是7月15日,意味著這一天正式入伏。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楊婧介紹,「三伏」的日期是按照我國古代曆法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稱,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組成,一共10個;地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組成,一共12個。天干地支按順序搭配,從甲子開始到癸亥結束,六十個為一周期,俗稱「六十甲子」,循環記錄日期。由於天干是10個,所以每隔10天就出現一個帶有「庚」字的日子,稱為「庚日」。

每年自夏至日起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一天、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第一天,立秋日起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第一天,合起來叫「三伏」。初伏、末伏持續的時間均為10天,但中伏的日期不固定,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

夏至大都出現在公曆每年的6月21日前後一兩天之內,今年夏至是6月21日。從夏至日算起,第一個「庚日(庚申日)」是6月25日;第二個「庚日(庚午日)」是7月5日;第三個「庚日(庚辰日)」是7月15日,於是7月15日就成了今年初伏(也叫頭伏)的起始日。

楊婧表示,公曆平年一年365天,閏年一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因此今年某一天是「庚日」,明年就不是「庚日」。由於「庚日」的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如2022年的入伏時間是7月16日,2023年的入伏時間是7月11日。

雖然距離入伏還有一段時間,但近期我國多地已開啟「燒烤模式」,「熱力」十足。面對這滾滾熱浪,公眾要為即將到來的「三伏」做好充足準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6150ebdc825ad6dc489eed270fc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