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好的縣城火鍋,正變成高壓「熔爐」

2023-10-17     火鍋餐見

原標題:被看好的縣城火鍋,正變成高壓「熔爐」

本期看點

1、數據雖美好,下沉市場卻反轉

2、縣域火鍋出現新特徵

究竟該不該去下沉市場?

在各路人馬紛紛搶占大城市地盤時,許多老闆意識到,下沉市場這塊肥肉,越來越香,諸多企業也布局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

像華萊士,從福建周邊崛起,專攻縣域,避開麥肯的鋒芒,細嚼慢咽,一點點地吃,竟吃成了萬店的大胖子;

再如蜜雪冰城,縣城及以下的店,竟占到總量的40%,幾塊錢一杯的糖水,讓其坐擁萬店。

縣城夜市

很多火鍋品牌也在走下沉之路,像300多家店的朝天門,下沉市場門店超過65%;像700多家店槐店王婆大蝦,下沉市場門店數超過70%;除了一開始就選擇下沉戰略的品牌,一些在大城市已顯疲態或潰敗的「過氣頂流」,也開始瞄準縣域市場。

縣城火鍋,真的好做嗎?

在過去的國慶節,很多機構公布「相關」數據,鋪天蓋地的消息中,可以影影綽綽地看見一些關鍵字,諸如「排隊、火爆、等位、爆單、翻台」等等;

美團發布數據,國慶期間,全國服務零售日均消費規模較2019年同期增長153%,迎五年來最旺「十一」。其中,全國餐飲堂食消費規模較2019年同期增長254%。

都在火爆地排隊

有業內人士分析,在這場「假期角逐賽」中,火鍋和奶茶,是最大贏家。

表面上看,形勢一片大好,但深入調查後卻發現,事有蹊蹺。

形勢大好

下沉市場卻在反轉

節後數日,火鍋餐見在採訪中發現,一二線城市的火鍋行業確實在假期時表現不錯,大部分餐創聯會員表示,明顯有提升,客流有增多,尤其是商圈店,提升比較明顯,社區店聚餐人數也提升了四五成的樣子。

但將目光聚焦到下沉市場時,情況就發生了反轉。

安徽某縣城一位餐創聯會員介紹,國慶期間,只比平時多出10%,有幾日跟日常無異,節後兩天客流迅速下降,比節前還差。

兩位來自河南兩個縣城餐創聯會員,都表達了類似的意思,假期前兩天好一些,後幾天生意一般,大街上確實多了很多人,但營業額並未增加,節後生意冷清。

圖源小紅書

幾乎每個人都會講,中國的下沉市場,潛力巨大,但從今年國慶節縣城火鍋的表現來看,並非如此。

2023的縣城國慶檔,是口熔爐,不管是朽木塑料,還是真金白銀,都在短暫的返鄉潮中,顯出了真身。

火鍋餐見實地探訪河南某縣城火鍋市場發現,今年的縣城,不同於過去三年,新店很多,不僅有芳竹園、趙九記、郭鐵柱、許府牛這樣的新晉品牌,也有李想大蝦、蝦吃蝦涮、花千代這樣的老品牌,還有一些自創品牌,品類百花齊放,生意各有千秋,但整體來看,憂多樂少,不太美好。

縣城火鍋添「新病」

都是競爭惹的禍

從調研結果看,當下,縣城火鍋市場的主要特徵有三。

第一、火鍋連鎖品牌逐漸滲透下沉市場,並嶄露頭角。

連鎖品牌在縣域顧客看來,無疑是正規軍,統一的裝修色彩、器皿、醒目logo,以及服務員統一的著裝,那些無精打采、在店門口拍蒼蠅的店員與其相比,更像是草台班子。

善用抖音快手小紅書和美團的年輕人,消費喜歡貨比三家,一旦發現某店是連鎖品牌,信任度直接乾上去了——還是連鎖店有保證,要不然,人家能開這麼多店?

芳竹園

像芳竹園店長介紹,三四百平的店,平均一天翻台大約四五次,一般都是年輕人放假回來聚餐,也有帶著父母來縣城買東西的鄉鎮青年,家庭聚會結束後,再騎車或開車回去。

在該縣,趙九記雖是初來乍到,勢頭卻數月不減,每晚燈火通明,宵夜至深,對於「市井風+重慶火鍋」的組合,很多北方年輕人覺得「很新奇」。

而一些較早加盟品牌的餐廳,由於常年不翻修,場景老舊,而逐漸失去年輕人的市場,進店的顧客多是附近居民,復購理由無他,習慣使然。

趙九記

第二、獨創品牌增多,差異化定位思路明顯。

一些不願加盟的餐飲人,逛了一大圈後,決定不走尋常路,獨創品牌和品類。

不可否認,這是內卷帶來的藥方,亦是疾病——創業新人急於跳出內卷的圈套,卻又感染了另一種疾病,即「莫名其妙綜合症」。

獨創品類如諸如燒烤火鍋、爆蛋豆腐蝦、鮮品火鍋、香菇雞火鍋、鮑汁羊排蝦火鍋、竹蓀鵝火鍋等等,還有的更加獨創,將豬肚雞跟羊蠍子放一起賣,店名直呼「豬肚雞羊蠍子」,當南方的豬肚雞遭遇北方的羊蠍子,可謂狹路相逢、南北通吃。

縣城的一些品牌和品類

國慶期間,晚上六七點時,這些店也是燈火通明,顧客卻寥若晨星,原因很簡單,品類太過小眾或無消費認知,最關鍵是,這些品類由於「稀缺」而有充足議價權,客單價很高,這麼一來,更無人願意試錯。

第三、高端品類「被迫」紆尊降貴。

比起第二個特點,第三種也挺危險,即,創業新人開始將一些高端品類挪進了小縣城,比如壽喜燒、海鮮火鍋、和牛火鍋、燒烤自助等品類,個個也是門前冷落鞍馬稀,原因是「價格太高」。

一海鮮自助餐廳服務員介紹,由於價格太高,客流稀少,後來調了客單,品質自然也調了檔次。

長此以往,顧客更覺得「不值」,前景不難預見,要麼勉力支撐,要麼轉店改行。

瘋狂的海鮮自助

在偌大的火鍋市場中,有些品類可遷移,有些品類本身地域性就很強,自帶隔離性,根本無法遷移,像豆花牛肉,是道經典川菜,但遷移到北方小城做成豆花牛肉火鍋,品牌從開業那天起,基本就進入了倒計時。

對於下沉市場的火鍋未來,目前看,有兩條路比較光明,一是連鎖品牌下沉,一是打社區老店模型,走「人情、鄰家」路線,不好擴張,但也能勉強維持。

根據實地調研和採訪發現,現實和數據,似乎是兩個世界,活著的,會發聲,不發聲的,在勉強活著。冷暖自知而已。

最後

中國哲學講,看待事物,要一分為二,事物的兩面性,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正如地上有陰影,乃天空有太陽之故,火鍋餐見無意與趨勢、潮流唱反調,但有必要提醒老闆,千萬不要迷失在所謂的數據和火爆的案例里,對於未來,還應有個清醒的認識。

最後再看一組數據。

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人民幣存款在今年上半年增加了20萬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超過1.3萬億元,創下新紀錄。

足見,大眾消費確實更謹慎了,以前掙錢,像是河邊取水,能取多少,得看你器皿有多大;現在掙錢,像是火中取栗,不僅要看你的勇氣,還要看你的速度和準頭。

再大的火,也有人能取到栗子,但不代表所有人都能,諸君須細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3ea83e1419e450965a47b0321b3df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