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死亡和機器人》(Love, Death & Robots)第三季終於播出了,由於去年播出的第二季過於平淡,所以原本對第三季並沒有抱太大希望。不過實際看過之後美叔覺得這一季的質量是要高過第二季的。
由於剛剛播出的關係,《愛,死亡和機器人》在各影評網站的口碑雖然很高,但應該是處於「虛高」的狀態,預計等評價人數達到一定數量之後評分會有所回落。目前該劇第三季爛番茄新鮮度100%,爆米花指數93%;豆瓣暫無評分。剩下IMDB和MTC都沒有專門針對單季的評分,根據IMDB的單集評分綜合之後平均得出這一季的分數是7.5。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三季一共9集,美叔個人感覺其中第2、3、6、9這4集比較不錯。咱們一集一集聊。
本集的優點是在短小的體量內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且故事性較高。個人感覺這一集更像是通過壓縮一個正常體量的劇本得來的,因為劇情保留了足夠多的衝突,但故事線的轉折有些地方顯得比較生硬,明顯是捨棄了一定的情節。
如果說以本集內容為框架,在原有風格的基礎上將其擴展成一部長片,或許會有更不俗的表現,比如前期可以鋪墊更多種類的海怪、船員之間的矛盾、更多展現主角性格的內容等等。總體來講這一集的表現是亮眼的。
本集呈現出一種「學院派」的科幻感,觀看這一集的過程就像是在讀一篇上世紀「科幻黃金時代」的典型小說一樣。這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從情節到節奏都給人一種特別「工整」的感覺。
當然,如果單論情節的話,其實這一集並不算多麼出彩,所以美叔是基於個人情懷給出這一集好評的。如果你是一名科幻小說愛好者並且讀過不少「科幻黃金時代」作品的話,估計你可能會跟我有同樣的感受。
本集跟第2集《糟糕之旅》一樣,都有一個可以進行「深加工」的劇本框架,雖然在故事性上要略遜於第2集,但本集「幻想」層面的高度是強於第2集的,其探討的內容個人感覺也更有深度。
劇中對於「智慧」的探討也是挺有新意的,如果再往深處解讀一下,與其說是在探討「智慧」,不如說是在探討「自由意志」。蟲群沒有自由意志,只會按照分工去工作,所以蟲群成功生存了上百萬年,而擁有「自由意志」的外星種族,則在於其交鋒的過程中被蟲群同化,成為了其沒有「自由意志」的一分子。
本集是《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三季裡面討論最多的劇集,不少朋友對海妖和騎士之間的故事到底在隱喻什麼都有各自的見解。這裡美叔就不去探討這部劇到底想要表達什麼了,因為目前這種「百花齊放」情形,其實就是對該集最大的褒獎。
除了故事之外,本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其美術風格了。本集在人物造型方面跟《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一季中《證人》那集很像(畢竟是同一團隊),但是景物方面所展示出來的那種接近真實又比真實「清淡」一些的感覺,比《證人》要進步不少。
這種介於真實與虛幻之間的視覺呈現讓《吉巴羅》有一種非常別致的感覺,同時又具備相當強的視覺衝擊力,這一集給我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
第1集《三個機器人》是最早放出來的一集,可能是被《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一季的表現沖淡了新鮮感,所以整體表現感覺中規中矩。
第4集《迷你亡靈之夜》本身比較簡單,主題內容是諷刺,最後一個鏡頭把諷刺效果拉滿。
第5集《各隊互相殘殺》充斥著「簡單粗暴」的味道,感覺就是那種「好萊塢套路片」換成動畫風格。
第7集《梅森的老鼠》有一定深度,可解讀的點也比較豐富,但整體劇情太過單薄,除了結局的反轉外乏善可陳。
第8集《葬於拱形大廳之內》特效非常寫實,但故事嘛,太過平鋪直敘,尤其是「個人英雄主義」結尾,感覺有些倉促。不過這一集氛圍渲染還是值得表揚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