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關鍵業務,京東唯品會都在布局,信號很明顯

2022-10-08     路飛科技說

原標題:又一關鍵業務,京東唯品會都在布局,信號很明顯

最近這一年,阿里、京東和唯品會,相繼做了一個相同的決定:建立自己的鑑定體系,在供應鏈條上進行全方位的「正品鑑定」。

在去年11月的時候,阿里拍賣的奢侈品類目,推出「極速正品」項目。不僅商家上架商品要進行鑑定,發貨環節和售後也要進行鑑定。

消費者可以在商品鑑定報告上進行「一鍵溯源」,看到商品的產地、鑑定機構等各項數據。阿里為了樹立消費者信心,還承諾了「假一賠三」。只要是商品出現了問題,阿里直接對消費者進行商品售價的三倍賠償。

無獨有偶的是,隔壁的京東也開始布局鑑定服務。今年的8月份,京東旗下的京東國家,宣布推出正品鑑定「服務。京東和中檢科等多家國家專業鑑定機構聯手,直接在免稅倉現場進行商品鑑定。

而且京東還承諾,只有鑑定後為正品的商品,才能上架售賣。也就是說,京東從發貨環節上,就開始建立自己的「正品鑑定體系」,杜絕假冒偽劣商品。

就在今年的9月份,特賣電商平台唯品會也被曝光進軍鑑定服務。不僅大手筆的自建了鑑定中心,鑑定設備屬於業內頂尖,費用超幾十萬,而且還招聘了大量專業的鑑定師。

從大牌鞋子到奢侈品,再到貴重的珠寶,唯品會的鑑定中心「一網打盡」,對高端商品進行正品鑑定服務。

阿里、京東、唯品會相繼瞄準了鑑定服務,其實並不是心血來潮。根據《中國奢侈品消費行為報告》顯示,消費者在線上平台購買奢侈品、珠寶等高價值商品的時候,商品的質量是消費者購物時最關心的問題。

換句話說,哪家電商平台的商品質量有保障,能夠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哪家電商就能在高價值商品市場樹立平台口碑,贏得更多的用戶。

不得不感嘆,如今的電商是真的變了。原來電商平台更多的還是出演一個「中介」的作用,讓商家和消費者進行對接,說到底就是粗放式管理。如今電商平台卻在向著「商家」靠攏,對用戶提供類似鑑定的更多服務,在各個環節實行精細化運營。

電商的風向已經很明顯了。今年第二季度,在市場拓展投入上,阿里減少了15億,京東減少了10億,唯品會減少了9億。其實,不是電商不敢花錢了,而是把錢花在鑑定服務這類「刀尖」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25f7e0cf36c82912e6116b3c5c62a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