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綠洲護眼屏」憑什麼滿足消費者的「護眼」需求?

2023-12-16     智能相對論

原標題:榮耀「綠洲護眼屏」憑什麼滿足消費者的「護眼」需求?

文 | 智能相對論

作者 | 佘凱文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可如今,人們對於這扇「窗戶」的保護,似乎越來越不重視。

據人民日報今年發布的調查顯示,中國眼病患病人數2.1億,近視患者人數多達6億,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其中10%的學生為高度近視。

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又比如電子螢幕使用時間過長等等。特別是後者,在如今電腦、手機產品早已成為許多人生活、生產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無法捨棄不用的前提下,如何才能減少電子螢幕對眼睛的傷害成為當務之急。

近日,數碼博主Eva的科技生活發布了一個三方對談視頻,內容正是與榮耀終端有限公司中國區CMO姜海榮、榮耀健康顯示專家李工,就當前大眾護眼焦慮以及電子螢幕護眼能力必要性進行的一次探討,而結論當然是「相當有必要」。

當「護眼」重回主戰場

其實在很多年前,電子螢幕的護眼話題就曾被熱烈討論過,市場上也一度出現了很多相關產品,比如早在10多年前,明基這個早已退出智慧型手機和PC生產舞台的品牌,就曾推出過護眼手機、護眼顯示器等產品。

但可惜,「護眼」風潮在漫長的智慧型手機發展歷程中就只是那麼「曇花一現」,此後市場競爭的主角開始不斷變化,從卷續航、到卷影像,從卷性能,再到卷晶片、卷系統,很長一段時間內,「護眼」對於智慧型手機來說,似乎都成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而事實真如此嗎?電子螢幕對於眼睛帶來的傷害其實是多方面的,從Eva的視頻中我們能了解,「當前用戶日均螢幕使用時間已經達到了7小時,電子螢幕是與當下消費者用眼健康關聯程度最大的因素之一。不護眼的螢幕,可能會導致眼睛乾澀、疲勞、眩暈等不適反應,另外還有可能影響睡眠質量。」

具體來看,就比如電子螢幕最常見的問題「藍光」,其可以穿透角膜和晶狀體,直達視網膜,對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造成氧化應激和細胞死亡,導致視網膜功能下降,甚至引發黃斑變性等嚴重的眼底疾病。還有「頻閃」也將導致眼睛更容易感到疲勞。

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護眼功能也早已變得不再可有可無。今年,在行業玩家的助推下,護眼風潮再一次在行業上演。僅近段時間,就有榮耀成立榮耀綠洲護眼實驗室,並在11月23日推出榮耀100系列首發搭載榮耀綠洲護眼屏;接著 Redmi K70 、一加12和vivo S18系列相繼發布,護眼都成為了他們主打的宣傳亮點,還有樣學樣地取名為青山、明眸、朝陽。

很顯然,護眼功能再一次重回智慧型手機競爭的「主戰場」,特別是榮耀此次基於「榮耀綠洲護眼實驗室」的相關舉措,讓不少行業人士直言,榮耀正在為行業樹立螢幕護眼技術新標杆。

榮耀「綠洲」,何以站到護眼頂點?

為什麼榮耀的護眼技術能夠獲得市場認可,在「智能相對論」看來,或許是因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提前洞察的布局

首先前面說過,護眼技術長期以來在智慧型手機領域中都處於「可有可無」的狀態,或有品牌一時興起就拿出來當成一個「添頭」。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技術積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榮耀之所以領先,就是因為其在護眼領域堅持不懈地長期耕耘。2013年誕生的榮耀,在2016年就成立了「光實驗室」,同年便推出了首款支持護眼模式的手機「榮耀V8」,就此拉開榮耀護眼大幕。

2019年榮耀V30實現電子書模式,榮耀30 Pro+成為業界首款支持1440Hz高頻PWM調光產品;2021年榮耀50系列支持1920Hz PWM調光;2022年榮耀90系列首發3840Hz PWM調光,引領手機行業進入零風險調光時代。

再到今年,成立「榮耀綠洲護眼實驗室」,先後推出榮耀90系列和榮耀100系列,分別造就 3840Hz 的超高頻 PWM 調光和實現全天候調光護眼。

這些布局的背後,所展現的出的其實就是榮耀的洞察力。洞察力其實際是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力,就像護眼需求一直存在,只是如今被放大,更早洞察的榮耀則進行了更有針對性的措施。

比如,在行業其他玩家還在左顧右盼,考慮要不要入局護眼賽道時,榮耀已在過去三年,在護眼技術上投入了10個億的研發費用,並表示未來還將加大投入。這其實也是榮耀對於智慧型手機行業發展規律的準確預見。

恰是榮耀的這種提前布局,才使其在技術爆發之時「胸有成竹」,並為之建立起先發優勢。

2、將「荒漠」變成「綠洲」的幹勁

其次,所謂一步快步步快,先知先覺的布局,在為榮耀收穫市場領先的同時,也為榮耀的技術進階奠定基礎。

這就好比是一場對「荒漠」的開發,當其他人還在進行荒漠勘探時,榮耀卻已深入無人區並開始著手將無人的荒漠變成綠洲。

回到技術上,護眼是個系統性工程,維度多、難度大。其中就涉及許多技術模塊、軟硬體協同等等。可見就如榮耀健康顯示專家李工所說「荒漠其實是不能在一夜之間變成綠洲的,這需要很多技術的辛勤灌溉。」

這也說明護眼技術的打造其實也是一種「循序漸進」,這便也有了榮耀的第二個優勢,即在其他玩家仍只是在「減少」藍光之時,榮耀對護眼技術進行逐一攻破。

如行業普遍只有1440Hz時,榮耀早已開始3840Hz超高頻PWM調光;在行業玩家還在「閉門造車」時,榮耀已通過萊茵TüV全局護眼3.0認證與萊茵TüV無頻閃認證,以及通過中標院目前最優的VICO A+視覺舒適測試,收穫專業認可;在行業開始跟進榮耀的3840Hz時,榮耀在此基礎上又開始進階,如最新榮耀100系列搭載的「榮耀綠洲護眼屏」,帶來的自然色彩顯示、360°自適應調光、類自然護眼、助眠顯示技術等諸多護眼技術。

而正是這種積累加上幹勁,使榮耀才站到了當前護眼技術的頂點。

3、率先踏入無人區的勇氣

榮耀的優勢還建立在勇於探索無人區的勇氣。

在榮耀推出護眼技術後,市場上並非是一片和諧之聲,有競爭對手就直言「3840Hz等護眼技術沒有必要」。

但意外的是,榮耀沒有「打嘴仗」,而是通過發布一系列科普長文的方式,來直面質疑。直接將「罵戰」上升到了學術討論的境界,這也是向市場展現出了榮耀的底氣。

而榮耀的這種底氣則來自於其在護眼無人區摸索的成果,如以螢幕技術為底座,以人因體驗為目標,打造人因化、專業化、標準化的健康顯示方向;「榮耀綠洲護眼實驗室」的建立則意味著榮耀還將繼續保持技術疊代;最後則是在護眼生態打造上,在護眼標準和評價體系建設、眼健康和生物醫學、先進螢幕技術、科研與學術單位合作四大領域,榮耀正在攜手合作夥伴共同落子健康顯示。

能看到,以上很多領域或成果,有且只有榮耀在深入其中,所以在護眼領域或許真的只有榮耀最具發言權。如果將護眼領域比喻成一個封閉多年的無人區,那麼當下榮耀定然就是第一個踏入無人區的開路人。

總之,在提前布局、對症下藥、勇闖無人區等多因素促使下,榮耀等在護眼技術領域獲得認可,並取得領先也就理所當然。

總結

但最令人傾佩的地方還在於,即使獲得了術上領先,榮耀並未「積財吝賞」,而是將先進技術拿出來與行業分享,助力行業一起將護眼技術做大做強。特別是在榮耀強推護眼功能後,有質疑的同時,更多地還是獲得了許多競爭對手的跟進,而榮耀CEO趙明卻公開表示「歡迎跟進」,並呼籲友商加速跟進該項技術,用科技進步造福更多消費者。榮耀的格局可以說是在化身一位不吝賜教的「護眼老師」為行業「補課」,於自身而言則是從「獨行者」變成了「領跑者」。

當然此舉最受益的還是消費者,畢竟誰不想自己天天面對的手機螢幕,成為一片無害的「綠洲」呢?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2104db4f167db785f0bd2bbb6f85a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