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因為疫情,幼兒園、中小學都延遲上學,對於幼兒園升小學的孩子和父母來說,做好"幼小銜接"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對於大班孩子的家長來說,如何讓孩子順利從幼兒園過度到小學是特別操心的問題。雖然現在疫情的好消息不斷傳來,大人們也紛紛開始上班,孩子的開學日期還沒個著落,這可急壞媽媽們了,孩子還有幾個月就上小學了,宅在家裡什麼都做不了,應該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呢?
媽媽們別著急,很多事情不一定在學校才能做,在家裡反而更方便我們引導和教育孩子,同樣可以行動起來,今天我就和家長們聊一聊孩子的"幼小銜接"究竟應該怎麼做好~
"幼小銜接"是什麼?
很多家長其實都沒弄清楚這個概念,幼小銜接並不是讓家長們給孩子提早學習小學知識,不是知識搶跑、提前學習拼音、算數、書法等等,而是提高孩子的入學成熟水平。
入學成熟水平包括了八個能力:視知覺能力、聽知覺能力、運動協調能力、知覺轉換能力、數學準備能力、語言溝通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學習品質。
而其中,視知覺能使是孩子在學習、生活都要用到的最基礎,同樣也是最重要的能力。
有些家長常常會和我諮詢孩子有多動症、上課東張西望、做作業拖拖拉拉、考試粗心大意等等,其實都是因為孩子的視知覺能力沒有達到及格線,孩子的粗心和專注力不夠導致了這些結果。
幼兒園和小學的不同有哪些?
為什麼要家長們幫孩子做好"幼小銜接"?其實還是因為小學從學習、作息、生活等方面都和幼兒園有很大的區別。
我主要分為學習和生活兩部分來說明:
1.學習
在學習環境上,幼兒園教育偏向寬鬆活潑,有時候孩子上課沒坐在座位上,拿拿筆交交本子什麼的老師也不會在意,但是到了小學,就變得比較嚴謹規範,因為小學在知識學習上對環境要求比較高,這時候孩子的東張西望、亂走動就不行了;
在學習內容上,幼兒園會更注重孩子的動手動腦遊戲,開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而小學則更注重系統地學習文化、藝術、體育等知識技能;
在學習形式上,幼兒園主要培養孩子的興趣,並且進行啟蒙教育,沒有太多的作業考試記錄平時分數,但是小學則不一樣,系統的學習是有時常和任務的,會給孩子帶來壓力。
2.生活
教育不同;幼兒園的老師可以說是同樣扮演了爸媽的角色,保教一體,小學老師則更注重孩子的知識學習,生活方面不會特別照顧。
時間不同;幼兒園學校基本都會有個小型遊樂場,玩的時間比較多,也比較輕鬆;小學則不一樣,主要以學習為主,體育場也是用來體育鍛鍊,提高身體素質。
行為規範不同;相比起幼兒園的散漫自由,小學要求更規範,行為舉止要更符合一名學生,而已經不是可以想玩就玩的場合了。
交往不同;在社交上面,幼兒園孩子的社交可以局限與老師家長還有班裡的小夥伴;但是小學會有更多的活動和比賽,隨著年級的上升可能也會遇到更多的小朋友,課間、課外孩子的獨立性會更強。
這樣說下來其實在很多方面都說明了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是一個質的上升,孩子和家長都需要做好心理準備,行為舉止、生活習慣、社交規矩、學習能力等等,我們需要給孩子熱熱身。
適應完全不同的小學生活,如果孩子在一開始沒有準備好,心態和認知都還停留在幼兒園階段的話,很容易造成各種混亂,嚴重的話還會產生厭學心理。
提高孩子的視知覺能力是關鍵
這麼大的轉變,如果孩子沒有經過訓練就直接讓孩子適應,實在有些難為孩子,幼小銜接應該 5 歲開始,最好的場所是家庭。
孩子磨蹭、注意力不夠、粗心大意,其實還是因為孩子的視知覺能力不夠。在這裡我就給大家列舉幾個提高視知覺的小訓練,適合疫情期間和孩子在家裡玩。
1.劃消訓練
這個遊戲時用於提升孩子的視覺速度和準確性,進而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也是幫助孩子迅速適應書面學習的很好的訓練方法。
比如在下圖中,要求孩子以第一個字母"A"為目標,找到整張圖中所有的"A",找到一個就用鉛筆劃掉一個,並且在規定的時間內(比如1分鐘)完成訓練。
·操作要點:
我們不能直接讓孩子開始,因為孩子的思維習慣是不同的,而我們如果是針對提高孩子的書面學習能力,那就要幫助孩子在找字母時養成從左到右、逐行觀察的習慣。
不然孩子很可能就會東找一塊西找一塊,很容易漏掉,會挫敗孩子的自信心,就算都找全了,也沒有達到訓練的目的,孩子也會玩的頭暈眼花。
劃消的難度可以隨著孩子能力的提升不斷增加,比如在數量上、或者形狀上選擇更加難以記憶的圖形來訓練孩子。
2.舒爾特方格
舒爾特方格是一個非常經典的,訓練視知覺能力和專注力的工具。
就是給孩子一個25個小方格的表格,然後將1~25數字打亂順序填入,之後讓孩子按照順序,以最快的速度將所有數字找出來,找到一個用筆劃掉一個,通過看孩子不斷完成的時間來觀察孩子訓練的成果和能力提升。
·操作要點:
舒爾特方格有嚴格的時間要求。所以家長可以先帶孩子從3×3的表格開始練習,等到孩子適應並且覺得沒有難度後,再加大難度,變成5×5或者6×6,我們可以隨著孩子年齡的提高對時間上有更嚴格的要求。
一般來說,一個7~8歲的孩子可以在50秒左右完成5×5的方格。
當然,如果孩子訓練地已經能夠越來越快,就可以不用讓孩子拿鉛筆,直接嘗試依靠記憶來找數字。
3.找不同
這個遊戲相信所有家長都知道啦,就是給孩子兩幅相似的圖片,讓孩子找出其中的不同。
·操作要點:
家長可以運用手機App的遊戲或者電腦列印圖片,一開始可以設置找3處不同,但隨著孩子速度的提高包括興趣的提升,我們可以適當地增加,孩子在其中通過觀察圖像的變化,可以對圖像學習更加敏感。
當然,除了上面的兩種專業訓練外,我們平時在家裡也可以嘗試用七巧板拼圖、塗色遊戲、紙上迷宮等等遊戲,這些都是運用圖像來幫助孩子提高視知覺水平的遊戲,同樣也適合父母在家裡陪孩子開展。
像塗色也是非常適合孩子在家開展的訓練,在孩子5歲的時候就可以訓練孩子用顏色來區分不同物體的塗色方法,市面上有賣很多種塗色的小圖冊,而且小孩子普遍也都喜歡這種玩樂。
以上都是靜態提高孩子視知覺能力的方法,當然比如拍球、打地鼠(小遊戲)、踢毽子等等,這些也可以用來訓練孩子的視覺準確度。
總的來說,在孩子5歲的時候家長們就可以慢慢開展訓練了,正好也是孩子幼小銜接的關鍵期,這些訓練既能提高孩子的興趣,同時還能讓孩子在過程中享受到快樂,鍛鍊身體又提升視覺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我是小C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pYUDHEBiuFnsJQVbuK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