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24日中國外交部公布了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其中包括中方對處理俄烏問題的具體表述,迅速受到了輿論關注。在這份文件中明確強調包括停火止戰、啟動和談、維護核電站安全、減少戰略風險等12項內容,非常全面地涵蓋了俄烏衝突各方關切的利益。在文件發布後俄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高度讚揚了這些解決方法,認為中國的方案目前「最符合所有公認的國際法準則,(俄方)應該得到聯合國宣布的權利和義務的保障」。
消息提到,烏克蘭政府也對這份文件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早在23日預發布階段澤連斯基就向中國喊話稱,願意看到中方發出解決俄烏衝突的積極信號,也打算和中方展開會談,新文件標誌著(中國)已經邁出了「很好的第一步」。歐盟成員波蘭成為首個對文件表態的國家,波蘭總統杜達讚揚中國是「偉大的合作夥伴」,他們同樣擁有強大的實力,且談判永遠是通往和平的道路,中國(的立場)不容忽視。但就在此時,又出現了一種十分「反常」的聲音。
24日在比利時舉辦的簡報會上,歐盟對外行動署發言人馬斯拉利表示該機構已經獲悉到中國關於烏克蘭問題的「12條立場文件」,總的來說這份文件基於聯合國憲章原則,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他選擇。她開始尖銳抨擊表示「中國呼籲重視俄羅斯的安全利益事實上是錯誤的」,因為這完全不能成為俄羅斯發起軍事行動的藉口;總之就是中國的文件沒有考慮在俄烏戰爭中誰是「侵略者」和誰是「受害者」的問題,這就是歐盟方面的立場。
有解讀則認為,馬斯拉利的說法則完全扭曲了事實。中方文件中確實提到過「重視各方的安全利益和關切」,但被惡意改變表述為「只重視俄羅斯的安全利益」,是一種狹隘且帶有目的性的的解讀。且歐盟官員又臆想到所謂「重視俄羅斯安全利益」,是在替俄方的軍事行動找一種合適的出發點和藉口,則更屬於顛倒黑白。總之就是,歐盟對外機構試圖構建一種「中國在盡力替俄羅斯開脫和尋找正當理由」的氛圍,這是顯而易見的政治抹黑行動。
值得一提的還有,相對於歐盟對外行動署的尖銳表態來說,歐盟委員會的態度則較為緩和。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稱他們將致力於研究中國提出的「12條內容」,但同時也會考慮這些是基於中俄密切合作的背景下的倡議。對此有評論稱:「馬斯拉利和馮德萊恩都給不出一份適合的談判方案,但又難以接受其他國家的建議,對俄烏問題閉門造車。從歐盟的整體態度中不難看出他們仍然對中國存在『偏見』,這是基於某種形態的對抗原因,還是歐美暫時不想讓俄烏衝突有談判契機,外界仍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