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與2型糖尿病是「兄弟」

2023-12-14     保健時報

原標題:肥胖與2型糖尿病是「兄弟」

肥胖是一種與體重過高及脂肪過度積累的健康狀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全球肥胖的發病率逐年增高。肥胖所帶來的健康危害有很多,可引發多種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高血壓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代謝性疾病,需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肥胖與2型糖尿病關係密切

關於肥胖的產生,多年來有許多的研究探索,其病因複雜,其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過多和消耗過少是造成肥胖症最關鍵的因素,糖脂代謝的紊亂是促使肥胖症發生的直接原因。

2型糖尿病就是一種以血糖升高為體現的慢性疾病,其特徵是胰島素抵抗伴隨胰島素分泌減少或相對減少。肥胖導致的胰島素抵抗使體內細胞對胰島素反應減弱,從而使得血糖升高,引發2型糖尿病。因此,肥胖與2型糖尿病互為因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2型糖尿病患者隨著疾病病程的延長或治療不規範,逐漸出現心血管、視網膜、腎臟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及壽命。肥胖合併2型糖尿病的患者出現血脂、血糖等指標控制難度增大,且更容易發生糖尿病相關併發症,對人體健康危害更大。

治療肥胖首選生活方式干預

肥胖合併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制定治療方案時,還需要兼顧血糖和血脂,同時控制體重並改善胰島素抵抗,其有效治療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預、減重手術和藥物治療。其中,生活方式干預是管理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基石,主要包括飲食調整、身體活動和行為療法等。

飲食調整低能量和高膳食纖維的飲食有利於減重和控制血糖,優質瘦肉、蛋白、蔬菜、水果、低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對大多數患者來說是最佳的。另外,生酮飲食在減重和降糖方面也突顯出了優勢。生酮飲食是一種低碳水化合物、適量蛋白質和高脂肪的飲食方式,讓身體處於一種生酮的新陳代謝狀態。生酮飲食療法是分階段進行的,分為啟動期、減重期和維持期,其間需要根據患者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研究表明,生酮飲食可用於治療「糖胖病」,有助於減脂、減小腰圍、控制血糖,是糖胖病有效生活方式干預的不錯選擇。但需要提醒的是,生酮飲食也可能出現副作用,如尿頻、便秘、電解質紊亂、頭暈、乏力、頭痛、腹瀉等。因此,對於需要嘗試進行生酮飲食療法的糖胖病患者,建議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制定個體化方案,以免產生不適症狀及影響治療效果或或身體機能。

身體活動針對不同年齡的人群,制訂運動計劃需要遵循個性化和循序漸進的原則。採用有氧氣運動結合抗阻運動為主,每周應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抗阻運動2~3次/周,隔天進行。

行為療法行為療法主要是為了讓患者建立信念,採取有效減輕並維持健康體重的行為措施。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可通過網際網路了解更全面的減重知識,科學減重或控制體重。

減重手術可使體重得到有效控制

近年來,隨著肥胖患病率的不斷增加,減重手術進入大眾的視野,在全國逐漸推廣開展,手術量也逐年增長。減重手術又稱胃減容術,是指通過微創腹腔鏡胃部手術使得胃縮小,從而減少食物攝入和食物吸收,達到減輕體重的手術方式。

減重手術是短期和長期血糖控制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它可以改善和緩解肥胖相關合併症,特別是2型糖尿病。目前最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腹腔鏡下袖狀胃切除術、腹腔鏡下胃轉流術。

對於單純性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32.5、肥胖伴有代謝性疾病等患者可考慮行減重手術。但減重手術並不是治療2型糖尿病一勞永逸的措施,後期仍有復發的可能。因此建議術前進行多維度的評估,術後長期隨訪,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干預。

除了生活方式干預和減重手術治療的方法外,有時也需要使用藥物治療來有效維持或加強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管理。其中,降糖藥物可選擇有減輕體重作用的二甲雙胍、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等。需要注意的是,減肥藥和降糖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切勿自行服藥。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作者||中華預防醫學會糖尿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劉建英

編輯 || 顏紅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f0370b2d513f11d6cd46ab4d18e1e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