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門詳解「創投17條」 全鏈條支持創投做大做強

2024-06-27     第一財經

時隔八年,國務院又一次出台創業投資領域的指導性文件。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政策措施》),圍繞創業投資「募投管退」全鏈條,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和管理制度,積極支持創業投資做大做強。

6月26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改委、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國資委、證監會四部門詳解了上述文件。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政策措施》也被稱為「創投17條」,是繼2016年國務院出台《關於促進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來,國家層面出台的又一部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系統性政策文件,旨在優化創業投資的發展環境,進一步激發創業投資活力,促進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培育壯大耐心資本

發展創業投資是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重要舉措。創業投資具有「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典型特徵,更加適應種子期、初創期和成長期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

《政策措施》部署了五方面的內容,培育創投主體、拓寬資金來源、加強引導扶持、健全退出機制、優化市場環境。

機構分析,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提「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以來,政策組合拳正在密集落地。《政策措施》的出台,無疑是一針強心劑,為解決「募投管退」難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為解決行業難點、堵點指明了方向,為行業帶來關鍵的政策支持。

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對於創投行業健康發展極為重要。當前,我國金融規模體系壯大,但融資結構還有待改善。耐心資本的培育對於促進我國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至關重要。

耐心資本應該如何培育發展壯大?李春臨表示,除了充分尊重市場規律以外,政府這隻「有形的手」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引導各類資本摒棄「急功近利、快進快出、掙快錢」的浮躁心態,堅持做長期投資、戰略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

引導險資投資創投,健全退出機制

《政策措施》中也作了相應的安排。關於保險資金,《政策措施》提出,引導保險資金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進一步釋放創業投資基金長期資金來源潛力。

紫荊資本法務總監汪澍表示,保險資金是官方和市場都非常看好的支持創業投資的長期資金、耐心資本的代表,但苦於「償二代」規則等束縛,保險公司一直對投資創投心有顧慮。此次明確相關要求後,將基本上掃除保險資金和創投合作的紙面障礙。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政策研究司司長李明肖在會上介紹,近年來,金融監管部門持續優化保險資金監管政策,全面破除阻礙保險資金開展股權投資、風險投資、支持科技創新的制度障礙。「目前,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在監管政策層面上是暢通的。」李明肖說。

李明肖說,部分保險公司前期投資的國家集成電路「大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都是一些重要的體現。這些保險資金投資的項目領域聚焦的都是國家科技創新的重大戰略,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應。

例如,在今年的陸家嘴論壇期間,中國人壽集團旗下國壽投資公司與上海國投、浦東創投簽署科創投資基金合作意向協議。

關於銀行資金,李春臨介紹,我國是銀行主導型的金融體系,銀行業資產占金融機構總資產的比重超過了90%,在嚴控風險的前提下,引導銀行加大對科技創新和創業投資的支持力度,還有很大的潛力。

為此,《政策措施》提出,以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為平台,擴大股權投資試點範圍,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積極支持資產管理機構加大對創業投資的投入,發行適配創投基金特點的長期資管產品。

李明肖還表示,為滿足金融市場多層次的投資需求,金融監管總局積極支持信託公司、理財公司等資管機構加大創業投資支持力度,按照「賣者盡責、買者自負」原則,開發與創業投資相適應的長期投資資管產品。

「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持續優化保險資金運用的規則,研究提高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集中度的比例上限,更好引導保險資金和相關資管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創業投資基金的配置力度,積極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李明肖說。

創業投資的退出機制一直是各界關注的重要問題。《政策措施》主要是從拓寬創業投資退出渠道、優化創業投資基金退出政策兩個方面做了相應的安排。

證監會市場監管二司司長吳萌在會上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證監會不斷深化資本市場的改革和開放,努力為緩解「退出難」提供良好的基礎。比如,正在開展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實物分配股票試點,允許將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通過非交易過戶的方式向投資者進行分配,這樣既豐富了退出的渠道,也有利於緩解對市場的衝擊。

再比如,證監會先後在七個地方,包括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寧波、江蘇、安徽的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私募基金的份額轉讓試點工作,目前已經完成私募份額轉讓232億元。私募份額的質押融資316億元,這項試點工作也將會有利於支持二手份額轉讓基金進一步發展。

此外,證監會繼續保持境外上市通道暢通。去年3月《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實施,據統計,截至上周五(6月21日),共有158家企業赴境外上市完成備案,其中85家在中國香港上市,73家在美國上市。

給予央企創投基金更大支持

國有資本在創業投資市場上的活躍度不斷增加,其中中央企業開展創業投資基金業務備受關注。

國務院國資委資本運營與收益管理局局長王海琳表示,國資委近年來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尤其是對創業投資基金提出了差異化的支持政策。截至目前,中央企業共管理126隻創投基金,認繳規模529億元,已投資金額313億元,主要投向了先進位造、能源、電子信息等領域,在推動科技攻關、加大科研投入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以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投集團為例,國投系基金在半導體晶片領域,投資了中微半導體、金瑞泓、中科飛測、華海清科等集成電路產業鏈企業,促進我國晶片產業從材料、設計、裝備、生產等全產業鏈布局;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圍繞整車、電池和材料、電驅動、智能網聯及汽車電子等領域,投資了比亞迪、蔚來、寧德時代、蜂巢能源等一大批產業鏈上下游龍頭企業,推動了行業綜合競爭力的全面提升;在生物醫藥領域,領投榮昌生物、華昊中天等,並在mRNA藥物、小核酸藥物、微生物療法等賽道前瞻布局,投資了一批標誌性影響力項目,助力我國生物醫藥創新研發和產業化進程。

國投集團有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投集團通過基金投資,涉足量子科學、人工智慧、未來網絡、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空天海洋等全部六大未來產業,投資了細分領域的近30家企業,實現了前沿材料、基因治療、雷射製造、礦產資源開發等方向與現有產業布局密切聯動。國投集團強化對被投企業的賦能,推動基金投資企業與下屬企業加強協同,積極培育產業生態、打造產業集群。

王海琳表示,下一步,國資委將在放寬規模限制、提高出資比例、注重整體業績和長期回報考核,明確盡職免責容錯條件等方面,給予中央企業創投基金更大支持。同時,也將指導中央企業用足用好現行相關政策,聚焦主責主業,結合自身優勢和條件,利用創業投資基金加大對行業科技領軍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的投資力度,鼓勵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發揮長期耐心資本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ccf99df86c04c3403c731cf445cfb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