躋身全球前十,中國汽車世界級品牌夢想讓比亞迪率先實現了

2023-09-22     車市裴聊

中國汽車崛起的速度,超出人們的想像。不久前結束的慕尼黑車展,全球車壇見識了中國汽車強大的力量。而近期一則重磅消息,意味著中國車企進入了「世界級品牌」行列——今年上半年,比亞迪以125萬輛的銷量躋身全球車壇前十,而特斯拉以88萬輛的成績位列第15。

這個數據是調查公司MarkLines的數據(如上圖),據其統計,比亞迪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車銷量同比增長96%達到125萬輛,超過奔馳、寶馬,位居全球第十。

對比亞迪來說,躋身全球車壇十強,是里程碑式的,而對中國汽車來說,是歷史性。進入全球頂尖車企行列,打造「世界級的中國品牌」,是歷代中國汽車人的夢想。那麼在中國汽車品牌中,為什麼又是比亞迪呢?

終獲大成的背後

從去年11月單月銷量超越所有合資企業和中國其他品牌,比亞迪成為中國市場和中國汽車界的領頭羊。早在2021年年中,比亞迪的單車均價以15.18萬元超越大眾汽車在華合資品牌。2022年6月,市值突破萬億,硬核技術發布接連不斷——比亞迪急速爆發,不斷突破一個個前無古人的成就,高光閃亮,受外界廣泛關注。

今年8月銷量27.43萬輛直逼30萬輛,以全部新能源產品牢牢占據中國車市第一,無論在產品競爭力、銷量和市場占有率、市值等關乎一個汽車企業實力的方方面面,創造了新能源汽車時代的「比亞迪現象」。

比亞迪亮相慕尼黑車展,海豹歐洲上市

其實,比亞迪獲得如此成就,並不讓人意外。

第一,篤定新能源,心無旁騖,長期堅持下來終於迎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

比亞迪是1995年創立的,以電池起家,從起步就奠定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研發。早在2003年就做到了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生產商,後來,業務範圍囊括電池、電子、汽車製造、軌道交通等領域。

比亞迪2008年就已推出雙模F3DM雙模新能源車

從2008年投入新能源汽車賽道,推出了全球首款不依賴專業充電站的雙模電動車F3DM,到如今逆襲成為行業神話,比亞迪靠的就是技術積累,持續投入研發新能源。進入21世紀尤其是2010年前後,中國車市井噴,幾乎所有車企都賺得盆滿缽滿,比亞迪不為所動,按照掌門人王傳福確立的長遠戰略,篤定新能源,堅持了下來。

很長一段時間,比亞迪被外界質疑和嘲笑,但是隨著碳中和政策頒布、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迎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最終證明,王傳福領導的比亞迪篤定新能源汽車的決策是多麼的正確。

眼下,比亞迪耀眼的成就讓人艷羨。可是有多少車企在那個年代就能有如此戰略眼光,放著巨大的燃油車利潤不去爭取,去投入大量資金精力做新能源技術積累呢?

第二,高質量爆發背後,是比亞迪堅定長期的巨額投資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研發。2022年的研發投入高達202.23億元,累計研發超千億元。比亞迪也成為專利大戶,平均每個工作日遞交19項專利申請。

技術長期積累帶來了收入和利潤非常可觀的增長。比亞迪的汽車以及相關產品今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2088.2億,同比增長高達91.11%;上半年凈利潤達109.5 億元,同比增長更是高達204.68%。即使上半年車市價格戰、不少車企毛利率下滑,比如特斯拉今年第二季度的毛利率下滑1.1%至18.2%,但比亞迪汽車業務毛利率上半年同期還增至20.67%。

比亞迪深圳總部六角大樓裡邊的「專利牆」

第三,在燃油車市井噴的時代,扛著巨大的壓力持續投入,獲得了先發優勢,構築了極為寬廣的技術護城河。正是因為在三電、晶片、專業平台、電池、車身底盤、智能化等各方面牢牢掌握核心技術產業鏈自決,自造「保護罩」,產業鏈自決,技術突破了「卡脖子」,比亞迪才取得了如今的成績。

比如其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兩大王牌技術、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e平台3.0、以及易四方、雲輦系統、DMO超級混動越野等核心技術,都成為比亞迪產品的核心技術標籤。

我們看到,比亞迪近兩年發布的諸如雲輦、DMO超級混動越野、CTB電池車身一體技術等都很快被應用到仰望U8、方程豹豹5、海豹DM-i、騰勢D9/N8等系列產品上。

第四,比亞迪的人才戰略。

今年招聘季,3.18萬名應屆生入職比亞迪,在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成為社會熱點的當下,比亞迪的人才招聘成為業內美談。當然,這並不是比亞迪的「應急」做法,而是一貫堅定的人才戰略。

對於人才戰略,王傳福曾告訴媒體,要用大量的研發人員來保持顛覆性疊代的能力,拼的是工程師,拼的是垂直整合的能力,拼的是市場戰略,拼的是規模優勢。

目前,比亞迪已擁有超6.9萬名研發工程師(不含今年應屆生),擁有11個研究院,全面支持人才創新和新技術落地。在2023年校招中,碩博學歷超61.3% ,而2023校招人數的研發人員占所有校招人數的80.8% 。

而且比亞迪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不僅是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更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清華大學三所學校,建立14個學科16個流動站聯合培養博士後。20年來,比亞迪研發投入超過千億。

當然,比亞迪能躋身全球前十,不止上述原因。比如從產品的角度來說,以DM超級混動和EV純電兩大動力形式為主導,以其強大的競爭力,成為讓中國消費者購買新能源首當其衝考慮的品牌。可以說,打破合資壁壘,實現技術平權和技術輸出。王朝系列打下了雄厚的基礎,海洋網系列產品更進一步,助推登頂車市,騰勢厚積薄發,仰望和方程豹產品陸續推出,必將把比亞迪推上更高的品牌高地。

品牌布局清晰成型,未來空間更大

隨著方程豹品牌以及豹5發布、豹8概念車亮相,比亞迪構築了清晰的品牌矩陣——王朝系列、海洋網系列、騰勢、方程豹、仰望。

幾乎在各個細分市場,都有比亞迪旗下的明星產品、銷量冠軍,轎車市場有秦、漢、海豚;SUV有元系列、宋系列、唐系列;海洋網剛剛上市了強大的海豹DM-i,騰勢在與奔馳股權變革後迎來了爆發,其高端MPV騰勢D9顛覆了MPV市場,以新能源身份擊敗了號稱「公務艙」的長期霸主別克GL8,要知道,騰勢D9的均價達42萬元,可謂比亞迪的盈利利器。

仰望U8豪華版已於9月20日上市售價109.8萬元,方程豹豹5、宋L等車型也將年內推出。至此可以說,比亞迪構建起了強大的品牌矩陣,各個品牌定位明晰。除了大家熟知的王朝系列、海洋網系列、厚積薄發的騰勢外,仰望作為最高端品牌,將在百萬級越野和超跑上,打開比亞迪向最高端衝擊的空間,方程豹則在四五十萬的硬派越野市場,大展身手。

比亞迪的未來,更值得期待。

總結

放在5年前,我想極少有人會預判到比亞迪代表的中國車企進取的速度,更難以想到有如此的力度實現了技術平權和輸出。話語權的贏得,市場規模的獲取,也許在第500萬輛下線儀式上,比亞迪總裁王傳福的哽咽聲中能夠體會,在合資壟斷30多年的中國市場,中國車企強大起來背後所花費的時間、艱辛與付出。

躋身全球十強,這是比亞迪的一大步,也是中國汽車的又一個開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b90b3adf0664533dfdce875d0d26d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