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之上
——雲南兩地游日記之一
文/石清華
十二月十九日,星期二。
昆明晴,無風,4至19攝氏度。
九點半的飛機,五點多鐘起床,熱一熱現成的飯菜,與李爺爺喝二兩酒、早餐。六點四十分,兒媳婦小芳與孫子小石頭、李爺爺、田奶奶打的,我、白雲與兒子大石頭開車,經四十分鐘,三十千米左右到達天河機場。
兒子、兒媳婦帶著小石頭,雙方的父母浩浩蕩蕩去雲南旅遊,很有氣勢、很幸福。
八點十分到49號登機口,繞候機亭大半圈,南東北三面是空曠的鄉村,極少四層以上的樓房。北面好像是稻田,西面是三、四層的房子,機場周邊的建築物定然是嚴格管控的。
八點五十分開始進行嚴格的安檢,然後登上南方航空公司CZ8551號航班,飛機尾翼上航空公司的標誌明顯:喇叭狀的紅色花朵正在綻放。預告飛行兩小時十五分到達昆明。
飛機在跑道上行駛、加速到起飛,花了約十分鐘,九點半離地升空。很快,鄉村的房屋、田野已在腳下。只見農家房頂、小山丘之間的青煙慢慢向上升起,逐漸變大。睜大眼睛想看個清楚,卻怎麼也看不清楚,而且雲彩已經覆蓋了整個大地。
大約幾分鐘吧,已斜靠在座椅上進入了夢鄉。空姐輕聲柔和地叫醒了我:免費送來吃的喝的。才十點十三分,最多睡了三十分鐘,已經夠了,想再睡會兒,飛機發動機的「嗡嗡」聲總是徘徊於耳邊,無法入睡。那就乾脆稍稍靠近窗口,看飛機下的雲彩。
也許小睡了三十分鐘,顯得精力充沛,目不轉睛地看望了五十分鐘也沒有倦意。在這段時間裡,飛機左邊一直是白色的雲,雲的邊緣似乎是一條不寬的青色河流。我懷疑飛機是不是一直沿著河谷在飛行。求問空姐,她說不是河,那就是雲。河的另一邊,是大片大片的白雲夾雜些許青雲向河邊傾斜,而上翹的一方愈來愈高,直到望不見。我擔心隨著傾角的加大,厚重的雲會垮塌在河中。望望右邊,也和左邊相似,左右兩邊呈一個V形的槽,飛機便在這槽中飛速地向前飄。
粗看滿天皆是白雲裹攜少許青雲,細看會發現白雲也有深淺不同:有的是灰白的,有的是一般白色,有的是雪白的。形狀以條狀、塊狀、絮狀的居多,其它的什麼形狀都有,而且瞬息萬變,你的精心描摹也只是剎那間的狀態。整體看飛機前後左右的白雲,就像正在向兩邊攀升的遼闊雪原:恬靜、自然、純潔。
十一點四十五分飛機降落,緩緩靠上停機位。下飛機、乘有軌電車、取行李,打的到彩雲里酒店已經下午一點半。用童車推著小石頭,一邊觀看鬧市,與武漢的街市相比,顯得不怎麼熱鬧,一邊徐徐向前,專門去吃野生菌火鍋。
過省第一人民醫院行一段路,即到了後火鍋店。店鋪不大不小,中等模樣,說是祖傳專做八種野菌烏雞湯的門店。
上到二樓,接待員熱情招呼、詳細介紹:吃野生菌中毒不可能。野生菌有的是有毒,有的有輕微的毒。但我們店的野生菌,是有豐富經驗的師傅採摘、有專人洗切、吃時有專人指導的,完全能保證每一位客人的安全。如果因吃我們店裡的野生菌中毒,店主會負責到底。
說得這麼肯切,還信誓旦旦地說負責,應該是安全的,也許野生菌本身就沒有問題。小芳拍板:吃吧。
很快,輔菜上齊,一個大大的火鍋架在桌子中央,大半鍋清湯,滿滿一大盤各種野生菌、估計一斤多的烏雞塊擺在火鍋邊。一個小伙子點燃火鍋,站在桌旁不走了,強調他沒說可吃時客人連筷子也不能沾一點湯。否則出了問題店裡不負責。雖然覺得店裡有點故弄玄虛,但也不敢不聽小伙子的話。
當湯沸騰時,小伙子將菌子下鍋,再沸騰時下烏雞塊,又沸騰時煮二十分鐘即可吃了。說是高溫烹煮二十分鐘後,能夠把野生菌中某些微毒元素轉化為鮮美的物質,更安全。小伙子拿出手錶,既看著手錶,又盯著我們。
「可以吃了。」
我首先吃了一塊烏雞肉、一個菌子:「好吃。」
小伙子隨即拿來一個小杯子,在火鍋里舀了一點湯,寫上客人的姓名,電話號碼備查,以示負責。不論真假,能一絲不苟地去做,肯定能贏得顧客,自然會生意紅火。
烏雞肉細嫩,肉絲沒有從前吃的那麼粗、那麼長,咀嚼入口餘味仍在。各種野生菌嚼勁有別:有的脆、有的軟、有的綿長。最好喝的是湯,白色、清淡、不油膩。喝上一勺,馨香滿口,喝上一碗,仍覺不夠。這才相信店裡的廣告:八種野菌烏雞湯,每次都把湯喝光。
五百八十八元,價格是有點貴,卻是我至今喝到的最美味的湯。
酒足飯飽,已經是下午三點鐘。仍然用童車推著小石頭,一行七人逛老街,踏著磨去了一層皮的石板路去游翠湖。
翠湖公園位於昆明城五華山西麓,占地二十二公頃,被稱為昆明城的「綠寶石」。從牌坊似的西門步入園裡,繞西向南、東、北,花四十分鐘轉了一圈,回到原點,並無什麼特別之處。如與武漢市的東湖公園相比,則是九牛一毛。西東南湖水很淺,可能三十至五十厘米,湖水清澈見底。遊客喂食海鷗的殘渣點點滴滴、歷歷可數。回到湖中間的大道,與孫子他們會合,看孫子向湖面飛來飛去的紅嘴鷗投餌料。紅嘴黑尾灰背的白色海鷗,爭相撲向眾多的喂食者,應接不暇。吃到美味後,不忘「鷗鷗」地叫幾聲,大約是以示謝意吧。人鳥嬉戲,也許是朋友間的遊樂,其樂無窮。轉到湖中小島,才是園中精華。人文宣傳欄,明白無誤:園內水光瀲灩、楊柳低垂、鮮花常開,亭台樓閣、錯落有致、景色宜人。
公園西側有雲南講武堂遺址,腦海里便放映著討袁護國、駝峰航線、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蔡鍔、唐繼堯、李烈鈞、朱德、葉劍英、李宗仁、白祟禧、聶耳、熊慶來,一個個響亮的名字,震耳發饋。他們銘刻著華夏子孫的辛酸、奮鬥、自強,無不與中華民族近百年的歷史緊密相聯。
醒目的標語:一池翠湖水,半部雲南史。豈止是雲南,美麗的藍色星球也有它重重的一筆。
【作者簡介】石清華(男),退休教師。出身卑微,有幸長成,但歲月蹉跎,一事無成,只好勤奮幹事,踏實做人。胸無大志,交遊平民,酸甜苦辣,離合悲歡,滲透於心。然盼其覺醒,努力上進。替己謀福利,為國盡忠誠。暢敘平民事,共享人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