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盤古開始,《中國》第三季今日19:30啟上古探源之旅

2023-10-01     華語娛樂聚焦

原標題:從盤古開始,《中國》第三季今日19:30啟上古探源之旅

一部紀錄片,縱覽中華數千年文明傳承。今日19:30,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中國》第三季,重磅登陸湖南衛視、芒果TV。帶著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膽嘗試,本季節目將追溯上古三代,從神話傳說到考古史料,從滿天星斗的史前社會到夏商周廣域王朝,全片以禮制的孕育和發展為主線,解碼中華文明基因。

回溯中國人的「童年時代」,一探上古神話系統

一直以來,《中國》憑藉世界級的視聽質感、具思想性的敘事文本,收穫廣大觀眾的喜愛。在《中國》前兩季中,一個個歷史人物被還原成「人」,一個個最具轉折性的重要節點被鋪陳開來,梳理出從春秋到辛亥革命2000多年的歷史流變。鮮活敘事與鮮明風格交織,鍛造出2022年唯一同時獲得「金鷹獎」與「星光獎」的紀錄片。行至第三季,也是收官之季,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指導,湖南衛視、芒果TV、伯璟文化出品,人民日報視頻客戶端視界聯合出品的《中國》,將延續「大脈絡」與「大寫意」,回溯中國人的「童年時代」——從神話到歷史,上溯堯舜禹,時跨夏商周,以當代視角與中西視野剖析「何以中國」。

「自盤古開天地以來……」中國人的故事,總愛以盤古的神話開篇,而《中國》第三季也將從這「一片混沌」開始講起。從盤古開天地,到女媧造人,到「三皇」的故事,到由天神、地祇、物魅、人鬼所形成的神靈秩序,再到人們附會在「五帝」身上的政治理想,耳熟能詳的神話傳說里,實際蘊藏著中國人的世界觀,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精神。在10月1日至3日每天19:30播出的前三集裡,《中國》將一探中國複雜的神話系統與清晰的先民認知世界的總綱,開啟一場幻妙的探源之旅。

史無前例的影像嘗試,再續「中國式審美」

你會如何描述神的形象?如何描摹遠古?針對「上古、夏商周」這一特殊的創作對象,影像呈現成為橫亘在創作之路上的第一隻「攔路虎」。實際上,大氣瑰麗的影像表達,形神兼備的東方意蘊,讓《中國》系列深受年輕人的喜愛,成為短視頻平台最火熱的紀錄片之一。而到了第三季,因所呈現時代的特殊性,也因一直以來其「打破過去,突破自己」的創作傳統,節目組選用了一種史無前例的影像呈現方式,在延續「中國式審美」的基礎上,實現了顛覆式的創新,那就是「繪畫+CG」。

183位優秀的青年畫家因而相聚,共創近200天超3000小時,在大量可考的圖文資料支撐下,放飛想像。身披稻穗披風的巨大的神農,直聳入天際的高山與巨木,隱藏著的各式自然之神……他們嘗試了中國畫的所有門類與當代技巧,描繪出那些存在於古老傳說中飄渺綺麗的人物與事件;再通過CG特效,讓近千幅藝術畫作運動起來,給所有元素賦予靈動的表現力。每一幕皆是原畫,每一幀皆經歷幾十次的打磨。這樣的創作方式,可以說既保留了繪畫特有的豐富層次、細膩筆觸、紙張紋理和國畫氣韻,也強化了動效視覺的生命力和表現力。

當代視角碰撞遠古時代,闡發中華文明根魂

何以中國?要做好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闡釋,就應當回溯到口口相傳的、只有神話與傳說的時代,回溯到必須用考古材料來說話的時代。為保證敘事文本在信息及論斷上的準確性,《中國》第三季特邀請王子今、許宏、沙武田、阮明套等一眾歷史學家及考古專家作為學術顧問。節目組亦查閱大量的考古資料與歷史文獻,力求以精準的文字、當代的視角、中西的視野,梳理呈現出中華人文精神的源頭,中華文明的源和本、根和魂。

12集的《中國》第三季,在用前三集講述完蘊含中國先民自然觀與世界觀的神話體系之後,將用兩集內容聚焦到國家形成之前的「滿天星斗」的史前社會,再用四集內容來講述廣域王權時期的夏和商,最後兩集則展現周朝分封體系、禮樂文化的形成,繼續以脈絡式思維,抽取歷史的主幹,文化基因的內核。而當第三季講述完周朝,正是「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的前夕。「一個不知道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作為首部以「中國」命名的歷史紀錄片,可以說,三季《中國》將組成一部全景式的中國通史。而湖南廣電以影像著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職責使命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次前所未有的上古之旅,一場文化基因的解碼溯源,在湖南衛視、芒果TV,10月1日-3日19:30,《中國》將每天更新一集;10月8日至12月3日每周日19:30更新一集。看當代人如何用不設限的想像,開啟這場瑰麗的上古探源之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a134f9af19a90aea8ee2112aeb093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