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國產HIFI新品牌打【入門爆款】的行為會看作是「收割韭菜前的準備工作」,不過有些牌子好像就一直在不斷打磨著和愈發細分化自家的入門級產品,去竹林鳥的電商店鋪看了下,目前最貴的一款產品也不過179元,之前寫過的「驚鴻」依然是屬於他們品牌的旗艦型號。
霜華這個產品的定價在89元,就是一個常規的消費級入門手機配塞的價格,有3.5版和C口版,後者貴出10塊來,而出於實用性的角度來說其實我是更推薦大家買C口版的,10塊錢給你個來自業界知名供應商恆玄家的數模轉換晶片,最高能支持到24Bit/96Khz還要啥自行車。本文的內容則是以3.5版本為基礎給大家做個聲音簡評。
竹林鳥這個牌子的很多命名都是帶點國風性質的,霜華也不例外,在外形設計方面也以簡潔的白、銀二色為主,面板部分的金屬環和半透明的調調讓這種很難做出設計感的腔體顯得你那麼單調,而直插式的佩戴則能幾乎兼顧絕大部分人的耳型。反正我有時候給女性朋友送耳機實在擔心對方戴不好的話,最後還是會選擇直插式的,比如Tanchjim Darling這種。雖然這根線看著很細,但56芯的4N無氧銅鍍銀也算是比較實在的用料了,而且標配了麥克風和線控。
單元用料方面,日本LCP液晶振膜+CCAW大黑音圈的配置大家應該不算陌生,在這樣的腔體內塞入了10mm的動圈單元,並搭載了N52強度的釹磁。回顧當年,LCP液晶振膜其實是個蠻難駕馭的東西,時至今日的話它相關的調音技術已經更加完善,而且已經能夠在入門型號里應用出很好的聲音來。
霜華的聲音在風格上和我之前寫過的驚鴻有所不同,可以說霜華的聲音某些方面不那麼「HFI向」,比如它結像線條是沒有霜華那麼凝聚精緻的,總體更加寬鬆、有些肉感。而作為HIFI廠家來說,竹林鳥對於一些發燒友敏感的部分也沒有落下,比如聲音底子總體是乾淨的,雖然低頻量感不少,但沒有莫名其妙的駐波、冗餘的混響來強拉氛圍感,聲場也有足夠的寬度、甚至帶一些前後距離感。不過對縱深別抱太大期望就是了,它的整體結像位置略靠後一點、人聲的部分有輕微內凹,畢竟很多小白用戶很喜歡「血盆大口」的人聲結像來聽人聲,而霜華這樣的人聲位置和結像形體總體也符合一個貼臉的需求、但又保證了聲場和結像應有的層次。HIFI向廠家到底還是有一定調音的克制的,能夠和這個價位的消費級數碼產品拉開一個聲音檔次。
霜華的兩端延展表現優秀,如果以89元的價格去衡量當然更甚之,解析力的表達也是較為偏肉的、不那麼突出顆粒感和銳度,人聲的部分順滑清爽、帶點潤感,男女聲的平衡性較佳、音色略顯年輕化一點點,速度感較慢,或者說有一些不過分的Delay感,在中高頻細節和人聲氣息方面都有不錯的表達。作為一個手機佩塞向的選擇來說,霜華的調教比驚鴻來的更符合我的預期一些,因為如果一個用戶真的就是拿來接手機、電腦直推,霜華的聲音有一定的厚度、中高頻的能量感也相對溫和,在不同的設備下至少還是能保證耐聽度的、人聲的部分也較為溫婉,畢竟糊了吧唧的東西我還能勉強聽聽,那種銳利的數碼聲我真是一秒都聽不下去。
89元的東西我就不過分總結什麼ABCD了,卷這個字已經說累了,反正霜華的外形質感、聲音素質、音色表現都高度平衡,百元內除了之前我誇過的那倆二刺猿大廠以外,霜華也可以加入一個推薦清單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