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守護 愈患心聲 | CSCO肉瘤專家委員會在線答疑公益活動(第三期)

2020-03-06     醫脈通腫瘤科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各地和社會各界眾志成城,全力奮戰,效果顯著,我們欣喜地看到全國疫情防控總體形勢較好。然而,受疫情影響,很多肉瘤患者無法獲得必要的醫療服務,難以按時治療、複查。為解決疫情之下患者就醫的實際困難,履行社會責任,醫脈通邀請北京積水潭醫院牛曉輝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宇紅教授、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張星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羅志國教授,開展「多重守護 愈患心聲「CSCO肉瘤專家委員會在線答疑公益活動,通過現場直播與互動在線為肉瘤患者答疑解惑。【醫脈通】將精彩問答整理如下,供廣大醫生和患者參考。

問題1:

尤文肉瘤患者,3次新輔助化療後疼痛感完全消失。受疫情影響未能繼續化療,現再次發生左上臂疼痛。請問是否應該及時治療?曾發生IV度骨髓抑制,是否應該繼續化療?延遲化療會導致病情進展嗎?

專家解答:

尤文肉瘤對化療敏感,一般建議術前進行為期9周的化療,術後也需進行新輔助化療,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無復發生存期(RFS)和總生存期(OS)。如果當地疫情不是很嚴重,建議在當地就醫,進行治療。即使發生IV度骨髓抑制,也應堅持化療,可以適度減量:如果不伴有粒細胞缺乏,可減量15%~20%;如果伴有粒缺性發熱,可減量20%~25%。延遲治療可能會導致疾病進展。

問題2:

間葉源性惡性腫瘤患者,目前進行止痛藥物對症治療。請問有什麼可選的治療方案?疫情期間是否可以減量化療?

專家解答:

由於患者的病理亞型不是很明確,難以選擇治療方案。對於平滑肌肉瘤,可以考慮化療(如阿黴素、異環磷醯胺);對於血管肉瘤,可以考慮阿黴素聯合紫杉醇類藥物。對於年輕患者,可以考慮AI方案化療。如果當地疫情不是很嚴重,可以在當地醫院化療。由於化療劑量與效果密切相關,不建議減量化療。對於是否進行手術治療,建議諮詢肝膽專家。

問題3:

盆腔平滑肌肉瘤患者,術後復發轉移。MAID方案化療5個療程後,評估病情穩定(SD)。疫情期間無法繼續按時化療,請問應當如何應對?

專家解答:

疫情期間,建議患者在當地醫院治療,當地醫生可在CSCO指南指導下,結合自身醫療條件採取最佳治療方案。

問題4:

右大腿纖維肉瘤患者,74歲,術後發生肺部轉移。靶向治療6個月後病情達到穩定。後續2次評估均顯示肺轉移病灶進展較快。目前患者身體狀況良好,無明顯不良反應。請問是否需要更換治療方案?

專家解答:

軟組織肉瘤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肺部。目前患者的病情相對可控,可以繼續使用原方案進行治療。由於患者未進行基因檢測,不建議更換靶向藥物。轉移灶出現快速進展,考慮患者沒有進行化療。建議患者根據自己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化療方案,可以採取減量化療。

問題5:

平滑肌肉瘤患者,術後復發轉移。啟用靶向治療,發生劇烈腹痛。請問腹痛的原因是什麼?是否需要更換治療方案?

專家解答:

患者需明確腹痛部位。腫瘤本身或靶向治療均可能導致腹痛。如果停用靶向藥物後,腹痛自動緩解;如果採用逐漸加量靶向藥物治療後,再次出現腹痛,則需要更換治療方案;如果通過靶向藥物減量或藥物控制,腹痛減輕,可以評估靶向治療效果後決定是否換藥。如果需要更換方案,可以考慮採用化療。對於有疼痛症狀、骨轉移的患者,可以採用放療。

問題6:

左肱骨中段骨肉瘤患者,12歲,新輔助化療期間局部疼痛得到緩解,但化療結束後疼痛恢復,外觀可見局部腫塊持續增大。請問接下來該如何治療?

專家解答:

患者應當遵守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由於患者自身原因影響治療進程,導致疾病進展,並不是治療失敗。如果並非治療失敗,可以繼續使用原治療方案,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聯合抗血管藥物靶向治療。後續可採取手術治療,根據化療效果決定手術治療的方式和時機。不建議進行放療。

問題7:

右前臂腺泡狀橫紋肌肉瘤患者,13歲。2019年2月行腫瘤切除術後採用AI方案化療。2019年12月局部復發(8*5mm)。採用靶向治療至今,現右前臂、手復發灶周圍出現紅腫。請問後續治療方案如何調整?

專家解答:

建議患者進行全身複查,通過外科會診,決定是否能夠進行手術治療。術後可以考慮進行放療,但需注意放療對兒童產生的長期影響。對於腺泡狀橫紋肌肉瘤患者,也可採用化療方案。

問題8:

上皮樣肉瘤患者,術後輔助放療後定期複查。2016年7月複查發現局部復發、淋巴結轉移,行4個周期化療後達到完全緩解(CR)。2019年12月再次發現局部復發伴肺轉移。2020年1月行左小腿截肢術。請問下一步該如何治療?是否需要做基因檢測?EZH2抑制劑對上皮樣肉瘤療效如何?

專家解答:

患者已行原發病灶切除,後續治療主要針對肺部轉移病灶。建議患者進一步評估病灶:如果是孤立性病灶,可以選擇手術切除;如果是多發病灶,需考慮全身治療,可以繼續使用之前的化療方案。

有條件的情況下,建議患者進行基因檢測,尋找特異性靶點。90%的上皮樣肉瘤患者會出現INI1基因缺失, EZH2抑制劑通過可以恢復抑癌基因的表達來治療上皮樣肉瘤,目前還在臨床試驗階段,患者可以考慮參加臨床試驗。

直播最後,牛教授總結道,非常感謝各位教授的參與並給予患者專業的解答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時期,希望通過線上交流的平台能為患者微薄之力。大家可以繼續關注這個項目,後續還會有更多的教授參與這項公益活動,為大家進行解答。幾位教授紛紛表示非常高興能有機會解答患者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克服困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Ms_snABjYh_GJGVCG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