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分櫱,水分和肥料很重要,這兩點管理好,高產就不難

2019-07-26     一航聊三農

大家好,分櫱是水稻的重要生物學特性。分櫱發生的多少是衡量環境條件優劣、個體健壯程度的重要標誌。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關於水稻肥水管理措施中對於水分的管理和施肥技術辦法,想要了解更多就點進來看看吧!

一、水分管理技術

水分是水稻進行一切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水稻對水分的要求,有生理需水和生態需水二方面,水稻的生理需水是指供給水稻本身生長發育和進行正常生命活動所需要的水分,它直接參與水稻各種生理作用的進行,水稻的生態需水是指調節稻田生態環境時所消耗的水量,包括棵間蒸發量和滲漏量兩部分,它對稻田的生態環境起到調節作用。

水稻對水分的要求是複雜的,水分過多過少都不行,水質差也會影響水稻的生長發育。水稻不同生育期有長有短,生理、生態需水各不相同,其需水量的多少也不相同。由插秧至有效分驟終止期,這生育階段是促進有效分櫱、確保穗數的時期,要求促葉早生快發,水分管理要求做到:

(一)保住水層。田面要經常處於淹水狀態,深度以2~4厘米為宜,不落干,也不幹乾濕濕,這樣可促進土壤還原,加速土壤有機氮轉化為銨態氮,提高鐵、錳、磷、矽等營養元素的溶解度,以利於水稻的吸收。保住水層還有良好的保溫作用。一般早秧緩秧階段的灌溉水溫比氣溫日平均高2~3℃,保住水層可提高地溫,增加積溫,對水稻髮根,成活和提早分櫱具有很作大的作用。

這段時期保水時間長,不會造成土壤缺氧而影響根系發育。因為水稻生育前期,植株有發達的通氣組織,根有較強的吸氧能力,由莖葉氣孔進入的氧氣,能傳導到根部,並能泌出根外,形成根際氧化區,所以,不由土壤供氧氣也能進行有氧呼吸。生產實踐證明,凡是插秧後建立鞏固水層的稻田,都表現緩秧快、分櫱早、生長旺盛。而插秧後保不住水層或實行落乾的稻田,由於土壤變緊變硬,根系發育不良,土壤養分不能充分釋放,加上土壤脫氮,氮素流失,至使稻苗僵化,長勢慢,分櫱少。

(二)加固埂捻。前期埂捻疏鬆不實,易跑水漏水,田面保不住水層,水溫和養分隨水流失,對水稻緩秧和分櫱有嚴重影響,所以插秧後,要把埂埝加高加固,踩實抹光,並經常查堵漏洞,保住水層。有的地方為防止埂埝跑水漏水,利用廢舊塑料薄膜,截滲防漏,收到良好的效果。有條件的地方和保水比較困難的田,可以推廣應用。

(三)適量滲透。在保住水層的前提下,要儘量降低排水毛集水位,使土壤有一定的滲透能力,以不斷淋洗土壤中有害物質,並將熱量、氧氣和養分帶入土壤下層,促進水稻髮根和增強根系活力。實踐表明,稻田土壤以日滲水0.5~1.0厘米為宜,滲透量過小起不到改善土壤環境的作用,滲透量過大保不21住水層,而且養分隨水滲流失,不利於水稻生長。

對低洼鹽鹼地為防止返鹼,首先應加大灌溉水層到4~5厘米,並根據水質變化及時排水更換新水。當田面水含鹽量上升到水稻緩秧階段的耐鹽極限0.15%或pH值超過7.5時,要立即排水更換新水。此外,降低地下水位,增強土壤滲透,以不斷淋洗土壤鹽鹼,加厚淡化土層,利於根系發育。鹽鹼稻田的日滲水量應稍大,以1.0~2.0厘米為宜。

二、肥料施用技術

壯秧稀植高產,是以增加分櫱,特別是早發分櫱為前提。稀植栽培水稻,要求全生育期「長綠長稀」,既要養分充足,又不使水稻生長過旺,插秧至有效分櫱終止期的施肥目的,是促葉早生快發,保證有足夠的收穫穗數。

(一)促葉肥的施用期。促葉肥要早施,其標準有二:第一,當全田大部分秧苗出現新葉時,立即追肥。因為只有出現新葉才能證明秧苗已能從土壤中吸收養分,才是真正的返青,通常在插後5~7天進行。第二,須在穗軸分化(圓梗)前30天以前將肥施完。這是因為穗軸分化前30天以前施入的肥料,10天以後才能發揮肥效,促生分櫱。這些分囊到穗軸分化期能長出4片葉,成為有效分櫱,此外,只有在穗軸分化前30天以前施肥,到有效分櫱終止期以後,肥勁才下降,才能控制無效分櫱發生過多,如果促葉肥施用過晚,肥效高峰錯過有效分櫱期,結果沒有促進有效分櫱,而是增多了無效分櫱。追施促囊肥,既要施足,又要不過量。施足就是施肥量必須保證發生足夠的分櫱,到穗軸分化前20天時,使畝莖數達到能夠保證預期的收穫穗數,如果尷肥量不足,養分供應跟不上,分櫱發生少,最終因穗數不足而減產。

所謂不過量,就是所施肥料量,當畝莖數達到預期穗數的時候,肥勁便開始下降,分櫱速度減慢,抑制無效分囊。如果葉肥過量,使無效分奠過多,造成群體過大,容易發生病害,難以獲得高產。

促囊肥如何才算施足不過量,這要根據土壤肥力和苗情而定。生產表明,中等地力,土壤有機質含量在1.0%~1.5%,秧苗生長正常的,一般每畝施氮素6.5千克為宜;上等地力,土壤有機質在1.5%以上,秧苗生長正常的稻田,一般每畝施氮素5.5千克為宜,最多不超過7千克。當年的秧田地,土壤肥沃,又有秧田殘留的肥分,追肥量還應減少。

以上就是今天的所有內容啦,因此,在進行稀植栽培應促櫱早生快發,爭取較多的有效分櫱,以確保穗數,實現高產。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就關注我們下篇文章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M-7LmwB8g2yegNDgr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