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再是美國最大的服裝出口國,市場份額正被越南搶占!

2020-08-11   亞洲牛仔

原標題:中國不再是美國最大的服裝出口國,市場份額正被越南搶占!

七個月前,中國仍是美國時裝公司最大的產品供應國,但由於冠狀病毒和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脫鉤關係,中國相對越南的顯著優勢已經消失。

據美國商務部:從價值上看,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服裝從2019年的近30%下降到2020年上半年的20%,在東南亞國家將其市場份額從同期的16%提高到現在之後與越南相當。

中國在美國時裝供應鏈上地位的削弱,部分反映了日益緊張的局勢,美國時裝公司被迫減少與中國供應商的接觸,以應對貿易戰、冠狀病毒大流行和不斷惡化的雙邊關係。

美國時裝工業協會在第二季度對領先時裝公司的25位高管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雖然大多數商品是從包括中國和越南在內的多個國家進口的,但2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 今年從越南購得的商品比中國多,去年為25%。

美國商務部下屬的紡織品和服裝辦公室(office of textiles and apparel)本周發布的數據顯示,按數量計算,今年上半年美國服裝進口至少有30%來自中國。

但至關重要的是,這一百分比遠低於平均水平,因為大多數中國製造商和貿易商都大幅降價,以維持海外訂單和應對疲弱的需求。

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服裝單價從去年的每平方米2.25美元降至2020年上半年的1.88美元左右,降幅為16%,遠高於所有服裝進口價格3%的平均降幅。今年以來,中國供應商的報價比其它亞洲國家低30%左右。

截至今年7月,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紡織品、服裝和家紡產品約300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90%,由於貿易戰,美國對這些產品在正常關稅的基礎上加征7.5%的關稅。

德拉瓦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時裝與服裝研究副教授盧盛表示:「如果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繼續升級,美國時裝公司很可能會進一步大幅削減在華採購,儘管這在經濟上不是首選。」

接受時尚行業協會(Fashion industry association)調查的一位高管表示,他們「取消了訂單和發貨;另一家公司表示,它們已「與第三方審計機構合作,加大審計力度」,以確保它們的進口產品沒有使用強迫勞動力。

美中關係的惡化,也加快了中國製造商和出口商已經開始的行動,即將部分生產從中國轉移到周邊國家,以利用較低的勞動力成本,並避免美國的進口關稅。然而,由於大流行造成的旅行限制,這一轉變在今年有所放緩。

「外國投資在幫助越南發展和擴大其服裝生產能力方面確實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德拉瓦大學的盧補充說。

根據越南計劃和投資部的數據,在過去的三十年中,流入越南紡織服裝業的外國直接投資總計195億美元,其中韓國是第一大來源,其次是台灣,香港和中國大陸。

近年來,中國向其他國家(製成服裝的國家)出口的成品服裝和紡織材料的數量減少了。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今年前七個月,中國的紡織品出口增長了31%,而服裝和配件的出貨量下降了16%。

盧說:「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中國作為亞洲許多服裝出口國的紡織品供應國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以價值衡量,去年亞洲其它國家超過一半的紡織品進口來自中國,而10年前這一比例為37.2%。

儘管美國時裝公司多年來一直在減少對中國產品的依賴,但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仍將是美國採購的關鍵基地,尤其是在冠狀病毒疫情促使許多公司大幅削減成本之後。

在fashion industry association的調查中,約70%的受訪者預計,到2022年將減少從中國的採購,低於去年的83%。

一位高管表示:「我們公司很難從中國以外尋找貨源,再加上它所服務的(產品)價格點。」「即使有關稅,我們也無法在其他地區獲得合適的面料、價格和產量。其他地區必須發展我們撤離的能力。因此,我們正在考慮所有削減成本的措施。」